人物角色
梁樹新,生於1976。在廣州生活、工作超過十年。資深網際網路人,現任天涯社區新媒體總監。
微博深度用戶,南方公益標桿人物,致力於微公益理念的傳播與實踐。知名NGO“微基金”發起人。微基金定位“專注鄉村教育的網際網路公益組織”,成功案例為“鉛筆換校舍”、“剪愛行動”、“午餐計畫”、“鄉村童園”等;
媒體人,新媒體行銷人士,對新媒體運營有經驗。《
南方都市報》廣州早茶版長期專欄作者。
足跡
從傳統媒體輾轉網際網路公司,再跨界網際網路公益,他一直在挑戰自己。先後服務於廣州日報贏周刊、部落格網。歷任《品牌世界》雜誌主編,《
新行銷》雜誌副主編。2008年至今,供職天涯社區,歷任總編助理、商務運營總監、公益總監。堅持“為價值觀工作”的職業理想。
榮譽
2010年度時尚先生盛典年度公益人物(內地)
2011年南方人物周刊中國魅力50人(行動之魅)
2012年責任中國公益盛典公益行動獎
媒體報導
梁樹新:微公益的踐行者
來源:南方人物周刊 記者 林姍姍
冬日的下午, 在窗簾把窗戶敲打得噼啪作響的辦公室里,梁樹新擺擺手說:“不會浪費時間和這些質疑者爭吵了。”
他慢慢想明白一件事兒——想利用微博聚合資源,取得效應,去推動一些事情,就要承受遭非議的代價。這是公平的。
但也許是不公平的,畢竟質疑要比行動更容易。他感慨:微博將我帶入了另一個世界。
“第一眼感覺,新浪微博和新浪部落格一樣,繼續打名人牌。”自從2009年9月20日,梁樹新發出第一條微博起,他就開始了草根式的探索。在這裡,他廣交朋友、用心經營、見證奇蹟。在微博上,他為一名鉈中毒護士求稀罕解藥,果真找到救命機會;他呼喚博友不穿褲子搭捷運,吸引了全城媒體的目光;他為高考生李盟盟因為錄取通知書被鎖而不能被錄取鳴不平,竟掀起了輿論風暴讓她順利入學。當用一支山村學生的鉛筆,以物易物,最終換來一座校舍的價值時,他發現自己能做到更多。
如今,經過兩年多曲折探索,他終於為自己找到了方向——一種藉助網路興起的草根公益:微公益。微博主題也變得突出明晰起來。
“你看,我在微博上低調了很多。”他聲音低沉,語言樸素,像是找到了歸宿。
“在不穿褲子搭捷運之後,你還保持低碳生活嗎?”記者問。他承認,“其實就是好玩啊,當時沒想那么多。”
“沒想那么多”, 在梁樹新的講述中,這是他做許多事情的開端。或許這就是行動者的特點:不瞻前顧後,不拘泥概念,靈活探索,點滴改善世界。在瞬息萬變的轉型時代,梁樹新有一種緊迫感。他說,有三四成把握就要行動,總害怕錯失時機。
3月9日,梁樹新在微博上看到央視《今日說法》關於貴州紅板國小學生沒午飯吃的報導。苦惱於推行淘寶公益網店的他靈光一現,決定發起愛心午餐計畫。
他興沖沖地去和紅板國小校長溝通情況,對方卻說,學生習慣了不吃午飯,午餐計畫還得請示領導。行動了再說。他給志願者打電話:我們就在淘寶上賣飯吧——5元一份的虛擬愛心午餐,募集到的資金全部捐出;除了他供職的天涯社區,他還邀請“多玩遊戲網”、NGO“麥田計畫”加盟。
到了晚飯時間,梁樹新上網查了一下。他發現,4個小時之內,虛擬午餐賣出了1000份。“我嚇一跳,頓時有了壓力。”他說。捐款是打到梁樹新的個人賬號,這意味著他要承擔起道德和法律風險。果然,很快,他遭到了質疑。
此後,網路草根愛心遭到更大的挫折。20天后,當募捐到二十幾萬的梁樹新一行到達貴州黔西縣,縣教育局領導婉拒了他的午餐計畫,領導談到穩定問題、食品安全問題,最後建議,最好能把錢發給家長。縣領導並不能說服梁樹新。第二天,他們驅車直入紅板國小。
“我差點把命丟在貴州了。”回憶起來,梁樹新仍唏噓不已。汽車翻到山溝里,梁樹新記得汽車翻了兩圈半。幸運的是,除了一名記者肩胛骨折了,其他人只是虛驚一場。
談判還得繼續。直到4月1日,校方才允許午餐計畫進入校園。校領導擔心午餐中斷後無力承擔,便對學生強調:“飯是叔叔阿姨帶來的,他們承諾提供三年午餐。”
不管多么委屈,畢竟,孩子們終於吃上了熱乎乎的午飯。這一天,梁樹新站在門口看著他們的背影,當電視台記者遞過麥克風讓他表達感想時,他百感交集,無言表達。
這些偏僻的鄉村國小,不僅安放了他的鄉村理想草根情懷,還讓他找到了存在感與意義感。他總是回想起小時候,廣西貧困的鄉下。在他講述的苦難史中,有貧窮,有上不起學的悲傷,有他輟學到廣州打工的辛酸。
初三畢業時,他拿了父親的50塊錢,隻身到廣州的一家小飯館打工。除了養活自己,他還寄錢給哥哥交學費。飯館對面是廣交會的會場,廣交會是他痛恨的“節日”,總有接待不完的客人和洗不完的碗。高中畢業後,他當了幾個月的建築工人。那時,孫志剛事件還沒發生。在那些風聲鶴唳的夜晚,沒有暫住證的少年梁樹新總是驚恐地躲在宿舍里。上大學時,又是那些催人淚下的鄉村場景——親戚們來送別,給他湊學費。大學4年,他拒絕拿貧困生補助,很早就用稿費養活自己。他為此而驕傲。
走出大學校園時,1976年出生的他已經26歲了。“大器晚成,很有緊迫感,”他又笑著更正,“喔,沒有成。”
當經過多年奮鬥成為天涯社區商務運營總監時,他偶然看到了當年的飯館。他走進去,竟看到當年一起打工的工友還在那裡打工,那個經理如今還是經理。他突然有了一種恍惚感,似乎看到命運的另一種可能。
在紅板國小,他看到孩子們腐蝕的牙齒,吃上午飯的滿足。他希望他們也能改變命運。他還告訴自己不能只是心血來潮,儘管那時他連一個合法的募捐身份都沒有。
幾天后,貴州省青少年發展基金會領導的到訪讓他豁然開朗。他們希望和梁樹新的團隊合作午餐計畫,梁樹新提出四點要求:第一,貴州青基會不向我們收取管理費;第二,要保持身份獨立、平等的關係;第三,有足夠的決策空間;第四,公開透明。
對方欣然答應。清明節,雙方簽了協定——清清白白的,他希望。梁樹新團隊成立了專項基金“微基金”,終於解決了身份問題。3個月後,這支年輕的團隊還有了辦公室。
採訪就是在微基金的辦公室進行的。在那裡,梁樹新介紹,他正在探索一種新的公益模式:藉助網際網路平台,整合各種社會資源包括NGO資源,向西部農村地區學校有序輸送,以新技術和新理念影響和改變當地傳統教育生態,最終實現鄉村教育環境正常化和公平化。 “我說的正常化應該是最低標準,你看這些貴州的孩子連飯都吃不上,還談什麼素質教育。”
如今午餐計畫惠及貴州省8所國小,1500名學生。明年覆蓋範圍還將進一步擴大。除了改善學生營養,微基金還致力於聯合其他公益組織,為貧困山區孩子提供更多更好的教育資源。而在天涯公司,他又多了一個職位——公益總監。一位同事佩服他的本事:“他能夠把事情安排好給他的下屬,讓他們代替他做得很好。”
隨著民間力量的不斷推進,溫家寶總理終於表態 :中央財政拿出160億,資助學生午餐。
但梁樹新並不打算就此退出現實舞台,他希望與政府合作,甚至希望政府“購買我們的服務”。他想把微公益的理念發揚光大。
在他的理解中,微公益是草根的,又是快樂的。他慢慢總結——悲情不是持續的生產力,他厭倦了那種展示傷口、渲染情緒的募捐。他會過濾過於絕望的信息,當他收到求助私信時,通常只轉發那些讓人看到希望、能夠解決的困境。
梁樹新 創意擺平“微公益”
來源:三月風雜誌 作者 曲輝
“一群素未謀面的環保愛秀分子,在一輛廣州捷運車廂里,褪去他們外面的長褲,旨在提高人們可持續消費的意識。面對圍觀乘客的震驚和娛樂的表情,這20餘半裸男女淡定地坐在座位上繼續他們的將近40分鐘的旅程,或讀書,或聽音樂。”英國《衛報》這樣報導2010年初發生在廣州的“不穿褲搭捷運”來提倡低碳的公益活動。
這場活動的策劃者就是梁樹新。此舉受到了英美等國類似行為藝術的啟發。作為廣州極為活躍的公益活動設計者,2008年初南方大雪災,他曾發起為滯留旅客捐送物資的“融雪行動”,籌集到200萬元的救災物資,自此介入了網際網路公益事務。
2010年可謂是中國的“微博元年”,微博用戶人數爆炸性增長。一直從事新媒體觀察,意識到微博強大公益潛能的梁樹新,開始了他的一系列“微公益”實驗:2010年1月12日,他參與組織了營救鉈中毒護士郭麗娟的愛心行動,此後“不穿褲搭捷運”、“鉛筆換校舍”、“關機一小時”、“聲援落榜生李盟盟”、“免費愛心午餐”……創意源源不斷。他將這一系列行動核心提煉為“微公益”——門檻成本低、人人可參與、互動性強、效率高。普通人得以從身邊最簡單的小事情做公益,這徹底顛覆了以往企業和有錢人大筆捐款做公益的模式。
鉛筆換校舍
“你相信一支鉛筆會換來一座嶄新的校舍嗎?微小之力積攢起來就會形成巨大的力量。”
36歲的梁樹新,少時家境貧寒。靠著父母辛苦籌來的學費,終於考取大學。一個偶然的機會,得知自己曾就讀過的廣西昭平縣走馬鄉佛丁村國小校舍近年破敗不堪,他便將國外“別針換別墅”的創意引入到微博公益中來,發起了一個名為“鉛筆換校舍”的行動。
“我們將用一支佛丁村國小學生用過的鉛筆來和網友交換任何物品,直到交換到價值12萬的物品為止。終極物品將進行愛心拍賣,所得款項全部用於援建佛丁村國小校舍。”構想很大膽,但究竟行不行得通,他自己也沒底。
沒想到微博發出去不到半個小時,一個網友便主動與他聯繫,用一塊朱古力換走了鉛筆。第二個網友用電飯鍋交換朱古力,然後電飯鍋又被換成印表機、球衣。短短兩天內,這條信息的轉發量就達到了兩萬次。直到換成了一套人物寫真套餐時,活動出現了短時間的“卡殼”——普通網友的財力已經不足以支持下去。這時梁樹新改變思路,開始嘗試用“名人拍賣”效應將計畫延續下去。曾子墨的化妝品、姚晨的道具菸斗、李念的道具紅馬甲……名人的參與打破了財力上的瓶頸,並引發了更為廣泛的關注互動,極快地推動了事件進程。僅用了不到一個月,一根普通鉛筆經過層層交換就換來了一筆十多萬的籌款。
“鉛筆換校舍”的奇蹟從此成為了“微公益”最著名的佳話之一,一支鉛筆圓了一群孩子的夢,這讓梁樹新的信心更加增強。
重拾大學夢
“李盟盟,21歲,今年高考565分。因縣招辦失職把她的志願申請鎖在柜子里忘記提交,造成任何大學都上不成。河南省高招辦回應,此事不予處理。你的一次轉發也許就能幫她改變命運!試試能否創造奇蹟!”2010年8月,看到了女孩親戚上網發的信息後,梁樹新發出了這樣一則微博。
盟盟的父親工傷摔斷了腿,妹妹輟學供著盟盟上學讀書——梁樹新很明白能夠改變命運的大學夢對於這樣一個家庭到底有多重要。儘管分數過線,可全家拚命力爭後,仍被告知“此事不予處理”,陷入了絕望和悲傷。
“ 轉到李盟盟接到錄取通知書為止”,“正義的圍脖,有愛的圍脖!李盟盟百分之百能上大學。”梁樹新的微博被以每小時近萬次的速度轉發,各個媒體大幅跟進,省教育廳、高招辦等單位的採訪與質疑來電被打爆,卻對電話源和信息源摸不著頭腦。
梁樹新預感到進展會有進一步的突破,便繼續向上呼籲省部級領導關注此事。終於使得局勢大逆轉——相關責任人被停職處理,而河南的一所大學則向李盟盟家伸來了橄欖枝——他們願意錄取李盟盟。當天李盟盟自己也註冊了微博,向各方的好心人致謝。不到24小時,各方終於迎來了大圓滿:李盟盟被河南財經政法大學錄取,第二天,央視法制頻道便播出了李盟盟因“微公益”而收到遲到了的錄取通知書的故事。
讓山區的孩子能吃上午飯
在貴州山區,很多孩子因為貧困而且路途遙遠,只能餓著肚子上學。敏感的梁樹新又及時跟進,創造了另外一個奇蹟:2011年3月初發起的“貴州山區午餐計畫”,以及後來成立的“微基金”,在4個月的時間裡,募集資金3300多萬元。其中最便捷的捐助方式是網友可以在淘寶上通過支付寶花5元“購買”一份虛擬午餐。此舉讓貴州貧遠山區學校幾千名孩子吃上了免費午餐。
傳統公益的捐款捐物,捐助者將物資發出之後,便無從得知其流向和落實情況。而這正是梁樹新看好“微公益”的一個重要方面:網路上公開、透明的監督和反饋使得其公信力成倍增長,而這恰恰是目前官方機構的短板。“微基金”成立了管理委員會,將收到的捐款全部逐筆在官方網站“愛心網”公示,雙方共同監督支出的每筆賬目,確保善款落實。作為“微基金”發起人兼執行主席,每隔一段時間,他也要前去實地考察網友的捐款是否落實。微基金本身則實行零管理費,確保公募而來物資全部用在孩子們身上。
“我們能聚集起來的每一個100萬,都是由成千上萬的網友從一分錢幾塊錢這樣聚沙成塔。也正是因為‘陽光下的透明’,我們能得到普通人的信任,大家都願意參與進來,畢竟慈善從來不是富人的專利。”
悲情牌一去不返了
從2008年到現在,能讓梁樹新在“微公益”上一路堅持下來的原因很多,除了愛心和責任感而外,他更像一個孩子一樣對公益形式的設計保持著熱情和好奇。
“我認為微公益要有兩個內在基因:創意和快樂,這也是微公益不同於傳統公益最明顯的地方。傳統的悲情牌、發催淚彈的公益方式已經一去不復返了。”
“做公益一定要快樂,快樂公益,如果你抱有快速苦行僧的心態是不可持續的。沒有創意的公益組織形式,僅僅靠自發的愛心是不能在短時間內聚集更多的力量的。創意可以推動你的公益,有趣的形式是非常重要的,可以讓理念走得更遠。” 這從他一系列嘗試的標題就可以看出來,“鉛筆換校舍”、“不穿褲搭捷運”,哪個不是讓人耳目一新,第一時間激發起濃厚興趣的?
如今的他,又成了“廣州微博競選人大代表第一人”,正在利用微博平台與線下結合,準備參加今年9月開始的基層人大代表換屆選舉。他所要面對的不是辦公室同事,而是居住區的廣大居民。無論成功與否,這種嶄新理念指導下的競選嘗試,都是一次難得的系統“公民訓練”。而從廣義上講,這無疑也是“微公益”領域延伸的一個重要部分。
梁樹新:民間公益人與微基金
來源:福布斯中文版 記者:吳曉波
廣州某大學校區,一間面積只有三四十平方米左右的辦公室,這便是發起了“免費午餐”計畫的微基金辦公室。由於廣州市區租金的上漲,他們的辦公室已經搬遷過數次,現在獲得某個創業團隊支持,可以共同分享這間辦公室。
目前微基金的主要團隊只有數人,發起人是天涯社區公益總監梁樹新,他笑稱自己與另外負責法務、網站設計、媒體關係推廣等團隊成員是微基金的長期義工,負責項目執行的全職職員只有兩人。就是這樣一個非常普通的草根團隊,卻塑造了目前國內微慈善領頭羊之一的微基金。
微基金的誕生很偶然。2011 年2 月末,梁樹新在參加天涯社區年會時,聽到同桌一位貴州支教老師透露:當地小學生們由於中午吃不上飯而普遍營養不良,眾多網友都很震驚。梁樹新在進一步了解情況後,於3 月9 日在微博上發起“紅板國小午餐計畫”,通過淘寶義賣店認購的方式籌集資金,給這所學校的205 個孩子送上了熱騰騰的飯菜。
4 月5 日,梁樹新與貴州省青少年發展基金會秘書長楊震簽署戰略合作協定,雙方共同發起成立“微基金”,並設立基金管理委員會,任命梁樹新擔任微基金管理委員會執行主席。這一公益項目有了合法公募的資格。
梁樹新這樣描述微基金的模式:“它用社交媒體運作,以IT 技術提升公信力。它一直依託微博、論壇和淘寶開展項目推介和籌款,以這種模式將自己置身全透明環境,連線城市與鄉村,傳遞麵包與理想。它的公信力也能在時刻的監督和質疑中確立和提升。”
其淘寶店1 年內收到超過30 萬筆捐款,最多一筆為10 萬元,最少一筆只有5分錢。截至2012年3月中旬,微基金的“貴州山區午餐計畫”項目籌集捐款220 多萬元,覆蓋貴州7 所國小。兩次愛心行動“救助白血病女孩小碧心”、“救助紅斑狼瘡女孩朱丹”共募集捐款50 多萬元。
2012 年4 月5 日,微基金首次公布2011 年年報及財務審計報告,同期上線的公益項目管理及財務披露系統,向所有捐贈人及網友開放,每一筆捐款都能查詢到其詳細的資金流向。
“家家富大米56 斤 2.3 元= 128.8元;豬肉13 斤 15 = 195 元;木耳2.2斤 22=48.4 元;自製酸菜20 斤 1.5 元= 30 元;味素2 包 1 = 2 元;食鹽1包 2 = 2 元;辣椒麵0.8 斤 10 元= 8元;煤球15 個 0.57=8.55 元;菜油4斤 7 = 28 元;吃飯人數190 人;合計:450.75 元”。這是貴州紅板國小的2012 年3 月14 日的午餐支出明細表,由該校負責開飯的老師每天記錄並傳送到微博供網友監督。
在微基金略顯簡陋的辦公室里,記者看到了這個還在試運行階段的披露系統。每個午餐學校都配備了一部由企業捐贈的智慧型手機,負責開飯的老師可以即時上傳當日收支數據和就餐圖片到系統,同時自動生成微博接受網友監督。登錄系統只要輸入捐贈者的姓名,就能查詢到自己的捐款何時進入微基金賬戶,何時打到哪所學校。而輸入學校名字又能看到它每月接受捐款的額度以及每天的詳細支出流水。
類似微基金這樣利用微博平台,很好解決了傳統公益機構透明度及執行力不足問題的各種微慈善項目,在過去一年成為中國慈善界的新星。對於中國慈善事業來說,2011 年是最為特別的一年:成也微博,敗也微博。因為“郭美美事件”令官方慈善領域中相繼出現一系列信任危機,而微博打拐、免費午餐計畫、大愛清塵(救助肺病民工)等民間慈善,突然造就空前熱烈的全民慈善氛圍。
梁樹新是內地較早將社交媒體與公益慈善事業結合起來的實踐者,他的個人履歷表上有著傳統媒體與新媒體的任職經驗,也曾經擔任過一本DM 雜誌的主編。在天涯公益任職之前,他一直潛心於新媒體的行銷。他更喜歡用創新的方式去發起公益行動,以此增強公眾參與的樂趣以及持續的關注度。
2008 年雪災期間,梁樹新開始涉足公益,緊接著在汶川大地震期間他帶領天涯心理援助志願者前往四川災區紅白鎮進行心理救援,這對於梁樹新的公益理念來說是一個大的轉折。在看到汶川地震的慘狀後,他甚至患上輕度憂鬱症,時間長達6 個月。當他從這種狀態中走出時,他覺得需要改變策略:不僅僅對突發事件進行被動性的援助,而是探索一種能夠讓公益行動維持日常化和持續性的模式。
他迷上微博後,覺得這個工具可以把現實中的人際關係移植到網路中。需要幫助的信息、能夠提供的資源都能迅速地以鏈條式傳播,也降低了做公益的成本。微基金正是他“人人可參與的快樂公益”理念的試驗載體。
網友們可以幫助查找和轉發各種公益信息,可選擇認購愛心物品、義捐、競拍或直接轉賬等各種適合自己的方式參與公益活動。微基金定位於草根階層的小額日常捐款,並且利用種種新媒體技術在大眾正常消費中融入公益元素。
在微基金運作之前,他曾經利用微博發起過很多微公益行動。2010年3月15日,他在微博上發起“鉛筆換校舍”活動,通過以物易物和愛心競拍方式,在25 天內為廣西昭平縣走馬鄉佛丁村國小籌集到近二十多萬校舍修繕資金。
“鉛筆換校舍”的反響很大,後來還有很多網友包括部分明星希望繼續捐贈物品助學,為此,梁樹新開通了“蛋生萬物”淘寶義賣店,該店開通後一個月成為皇冠店。目前蛋生萬物義賣店是以網友義捐物品及微基金紀念品銷售為主。
當微基金正式成立後,其團隊又開通了專門的微基金淘寶專賣店,運營一年後也成為皇冠店。一個民間公益組織同時擁有兩間皇冠級公益網店,在淘寶平台上也是絕無僅有。現在蛋生萬物義賣店所有收入都用於微基金行政辦公費用,並且會偶爾參與一些“見義勇為”式的個案救助;微基金淘寶專賣店的支付寶賬號直接捆綁到微基金賬戶。
由於微基金的平台已經被廣大網民認可,其匯聚的草根力量爆發力非常可觀。今年2 月9 日,微基金利用蛋生萬物淘寶義賣店,在網路上發起了一次以認購愛心剪髮卡救助廣州白血病女孩碧心的“剪愛行動”,碧心父親是一名理髮師,強調要憑藉自己的勞動有尊嚴地籌款。
這個訴求點打動了眾多網友,並得到了包括姚晨、文章、馬伊俐等明星的支持和回響,剪愛行動5 天內完成全部1.5 萬張愛心剪髮卡(每張20 元)的認購,共籌集到30 萬元的專項救助資金,並已於3 月1 日全數撥付到南方醫院小碧心的醫療賬戶上。
與其他聲勢浩大的、更多利用微博明星名人效應推廣的微慈善不同,梁樹新的背景讓他在以個人名義發起並運行微基金的過程中,對綜合運用新媒體技術、整合傳統媒體、企業等各種社會資源方面顯得遊刃有餘,而他對網民的了解則讓微基金的運作更接地氣。
不過,梁樹新並未無限拔高微基金的存在意義。他表示,民間慈善者其實大多都是弱勢良民,不能僅僅指望窮人救窮人。在微基金為小碧心成功籌集到醫療費時,他反而覺得這種需要舉全城之力救助一個重病兒童的模式成本較高,不易複製。而且這種大規模募款的個案救助太多,更易透支公眾的熱情。
民間救助機制需要公平化和量化,媒體與政府應該去探討如何建立兒童大病救助機制的問題。NGO 不應成為政府職責的代執行人,而應推動和監督政府履行自己的職責,正如免費午餐所起到的倒逼效應。
在國家承諾每年撥款160 億元改善貧困學童營養後,微基金開始探索與地方教育部門採用雙方接受的方式合作。第一,在政府撥款覆蓋到的地區如畢節,微基金願意解決餐費之外的雜費,包括人工以及廚房設備等,這部分的額度約等於在3 元午餐中另加1 元。此外還會監督學校用好這來之不易的“三塊錢”。
第二,在貴州12 個非國家營養補貼計畫覆蓋縣市,微基金將聯合貴州山區希望工程基金以及上述地區的團委、教育部門,按以往的籌款、監管模式,以費用對半承擔的方式合力解決午餐問題。首個試點地區是遵義地區,最快3 月底可促首批12 所學校開飯,惠及2,000 多名學生。
運行微基金一年時間,梁樹新坦承這個公益項目比以往天涯公益所進行的個案救助、突發災難救助更為艱難。微慈善的模式仍處於摸索之中,愛心人士的熱情衰減、項目的創意匱乏、行政費用提留的爭議等等都在考驗著成長期的微基金。
微基金主要團隊包括梁樹新一直為義工,不支取任何薪酬,在廣州辦公的兩名全職人員去年每月領取3,500 元工資,從去年12 月開始調整到4,000 元。
面對項目生命周期的困境,微基金團隊期望通過創意和技術手段解決。今年在原有的微基金淘寶店的基礎上,開通了移動捐贈。除了與支付寶、中國銀聯合作推出無線支付功能外,人們在居民電梯、捷運站的快拍廣告上拍下微基金網店的二維碼,就能直接向微基金捐款。
微基金還會每個月選拔一兩名志願者親自到學校探訪,並由他們直播親眼所見所想;進行一些特別的個案救助宣傳快樂公益理念,鼓勵網友以創新方式為午餐項目籌款。微基金也通過和其他NGO 項目形成深度合作以壓縮成本,增加推廣力度,目前與包括麥田計畫、明星書院、貸幫小額貸款、貴州愛心之家、愛盟公益等NGO 達成合作。
微基金今年的目標是籌款200萬元,資助5,000名左右的兒童享有營養午餐。梁樹新表示不會追求覆蓋的數量,微基金要打的是一場爭取和捍衛兒童基本福利的持久戰,直到全部農村國小都能持續、穩定享有營養午餐。
公益領袖淡出 草根公益能否繼續前行
2014年05月26日 09:45:08 來源:中國青年報
梁樹新離開他親手創建的“微基金”執行團隊進入6個月倒計時。
截至5月20日零點,這個由梁樹新個人和貴州省青基會聯合發起成立的專項基金,在運行的3年時間裡總共募集了5856646.4元,超過40萬社會各界愛心人士為“微基金”提供捐贈。
“微基金”也因民間公益人與公募基金會合作、精確到1分錢收支的“全裸曬”賬本等一系列探索備受社會關注。公開透明的實踐和新公益模式的探索成果使得“微基金”知名度不斷擴大,作為“微基金”精神領袖的梁樹新也因此成為國內著名的民間公益領袖。
就在越來越多的網友對梁樹新建立起絕對信任,並且捐款一直穩定支撐著公益項目正常運轉時,梁樹新決定轉身,“這3年我確實很累很累”。
“離開執行團隊是為了給‘微基金’去精神領袖蹚路,把對我個人的信任變成對公益機制的信任,才能讓‘微基金’走得更遠。”梁樹新說,必須和“微基金”一起找到一條沒有梁樹新的路。
公益領袖光環下的艱辛
從2011年4月貴州省青基會和梁樹新牽手起,按照雙方協定,“微基金”第一期計畫實施3年,到今年4月底,3年計畫完成。
“微基金”還要不要往前走?在梁樹新和貴州省青基會秘書長宋靜的心中,答案都是肯定的。“‘微基金’誕生在國內公益信譽幾乎跌到冰點的時刻,好不容易一步步做出點樣子,消失了太可惜。”梁樹新說。
但下一步“微基金”是否還像前3年那樣運作,宋靜和梁樹新的答案都是否定的。
“‘微基金’完全顛覆了我的生活。”大量的日常性事務影響了梁樹新原本的工作,帶著公益領袖的光環,他時刻感到壓力。今年4月底離職時,老闆給他的評價是“你是公司的一面旗幟。”但梁樹新清楚,這樣的評價換不回自己的發展空間。
家人的態度也漸漸變成反對,“等你四五十歲的時候再做公益吧,現在必須考慮過日子的事”。
為了給梁樹新減壓,“微基金”管理委員會決定招一些專職工作人員,處理項目執行的日常事務。但為了節約成本,每人每月3000~5000元的補貼在廣州根本無法留住人,“大家都抱著人生中一段美好NGO生涯的憧憬來,帶著和一份行政工作沒什麼區別的委屈離開”。
宋靜也清楚這樣的狀態,在多年從事公益事業的她看來,與其讓梁樹新硬撐下去,不如雙方攜手找到一條變個人信任為機制信任的路,“民間公益人的艱辛很難想像,要尊重他們的貢獻,給他們足夠的理解”。
現實中,梁樹新和宋靜心裡都有數,自從“微基金”2012年通過網路“全裸曬”賬本後,用機制贏得公眾信任的構想已經打下了很好的基礎。每一筆超過0.01元的捐款都能查到源頭、每一筆超過0.01元的支出都能查到流向,已經成為許多人檢驗公益組織值不值得信任的標尺。
沒有公益領袖,組織怎么贏得信任
“微基金”管理委員會一直在商量,如何向公眾宣布梁樹新退出執行團隊的訊息,大家擔心公眾會不會有草根公益人和公募基金會最終“分道揚鑣”的猜測。
更深層次的擔心是,公眾能不能接受心中的“微基金”沒有梁樹新這個公益領袖,未來還會不會信任“微基金”發起的公益項目。
與此同時,隨著國家農村義務教育學生營養改善計畫的實施,“微基金”原本幫助山區兒童吃上熱騰騰午餐的“午餐計畫”實施空間已經大大縮小,“微基金”新的項目是在偏遠山區的村里開啟“希望童園”項目,幫助大山裡的兒童享受免費的學前教育。
“準備換人、又準備做新的項目,大家還能不能繼續信任‘微基金’我也說不準。”梁樹新說,“但下決心為‘去梁樹新化’再蹚一步的時候到了。”
他和貴州省青基會商定了6個月的過渡期。這6個月裡,“微基金”項目的具體執行團隊由貴州省青基會和梁樹新共同選定,梁樹新指導這個團隊的成員熟悉各項業務,同時繼續在域名為“wjj.imore.net”的項目執行過程披露平台上發布各項數據和圖表。
6個月後,“微基金”管理委員會正式發布梁樹新退出執行團隊的訊息,新執行團隊全部接手“微基金”所有業務,梁樹新轉身成為“微基金”的“發展顧問”。
同時,在現有項目執行過程披露平台的基礎上,如何升級加強參與感和監督感也是重點討論的問題。過去的平台中,做到了收入和支出的數據公開,項目執行的過程通過現場照片展示,雖然有微博內容分享,但公眾及時互動交流的體驗還不夠最佳化。
一次,一位研究食品營養的學者登錄“微基金”項目執行過程披露平台,細緻地查看了學生的食譜和食堂買菜的價格記錄,經過分析,她認為在同等花費的前提下,更換一些菜品,從營養學角度更有利於學生成長。
她轉而通過其他渠道找到“微基金”項目的參與者,轉達了自己的分析結果。梁樹新認為,如果這個項目執行過程披露平台的互動交流能更最佳化,各領域的專家就能及時在平台中交換意見,“很可能快速生成優質的解決方案,同時加強公眾對執行過程的監督體驗。”
梁樹新認為,讓公眾有更便捷的參與體驗和監督體驗,是未來項目贏得信任的上策。
大數據基礎上的公益新機制
郭鵬同意梁樹新的思路,這位幫助梁樹新開發“微基金”項目執行過程披露平台的公益人,希望能嫁接上網際網路思維將現有的平台升級,做出一種公益新機制。
“眾籌、分包!”郭鵬說。
郭鵬認為,眾籌的思路和過去基本一樣,“大家出錢”,分包則希望更多的人能參與進來,在大數據分析的基礎上分解出一個個公益任務,分包給熱心參與的人完成。
比如,在貴州全省建立數百個“希望童園”,通過匯集於平台上數百童園的孩子基本信息、老師授課信息、飲食信息、作息信息等數據,由專業人士參與分析出孩子們需要的醫保數量、教育成果、成長需求等內容。公益項目在執行中,依託這些數據分析的成果及時調整完善。
郭鵬總結,這樣的方法把“依靠某個人力量對捐款負責”變成了“依靠所有參與者的力量對捐款負責”,這就有可能將對公益領袖個人的信任變成對公益機制的信任。
宋靜認可這樣的公益機制,她認為,這可以匯聚所有熱心人參與項目實施,同時強化參與者對實施過程的監督,“符合‘微基金’品牌創立走市場化的初衷”。
與此同時,升級後形成的公益項目執行監管平台可以為“微基金”之外的公益組織借鑑使用,不同公益組織的數據連線後,各個平台上匯聚的熱心人都能在自己擅長的領域為不止一個公益組織服務。 “結果是公益項目執行的每一關鍵點,都有專業人士的指導和監督。”郭鵬說。
他甚至構想,未來“希望童園”建設得更多,獲取的數據就越大,再把山區公辦幼稚園的數據接入,就能形成貴州山區學前教育資料庫,可以為政府提供很多方面的決策參考,“沒有網際網路思維,不可能完成這樣新機制的創立”。
“微基金3年,每向前一步都在嘗試別人沒做過的事。”梁樹新反覆說,希望這次“去梁樹新化”的一步,能得到更多寬容和理解。
公民參選
參選公民梁樹新
來源 中國企業家 作者夏宏
2011年07月14日
梁樹新決定參選人大代表是在5月26日,他通過微博看到江西撫州發生連環爆炸案的訊息後。
他是天涯社區的商務運營總監,也是廣州極為活躍的公益事業參與者。但正因為活躍,他每天都會收到十多封網友來信,向他控訴冤枉、強拆、司法不公、無錢治病等各種難事,他一度看得有些麻木。
撫州爆炸案發生之前,他就曾在網上看過犯罪嫌疑人錢明奇因房屋拆遷,十年上訪無果的事。他沒有轉發、評論過錢明奇的微博。相反,這個遠在幾百公里外引爆自己的人,卻關心過梁樹新2010年發起的公益組織“微計畫”的一些項目。
爆炸案發生當天,梁通讀了錢在天涯的100多條微博。“如果不是這件極端事件的發生,你會發現,他其實是一個很普通、很正常的人。”說到此,梁嘆了一口氣。他的身體緩緩後傾,長時間望著天花板。當天,梁樹新注意到,錢明奇5月25日凌晨最後一次登錄了天涯微博,沒有發言。“不知道他最後上來,想乾什麼。”梁在自己的微博里寫。
梁樹新覺得自己把“麻木”帶到了錢明奇事件上。他感到愧疚:“之前我其實對他的事是有所迴避的。”他覺得,自己當時如果能站出來,哪怕在微博上為此說上幾句話、轉轉帖子,可能也會起到點作用。
2011年5月27日,在
新浪微博上,梁樹新用自己的實名ID發出了參選宣言:“我是一名有9年黨齡的中國共產黨員,但基本沒有行使過代表參選權,深感慚愧。現決定參加廣州市天河區今年的區人大代表選舉。姓名:梁樹新;年齡:35。戶籍:廣州市天河區天河直街69號。理由:我有廣泛的民意吸收和傳播渠道;熱心公益,有服務和奉獻精神;我想為弱勢群體說話。請支持!”
他成為繼足球評論員李承鵬、夏商、姚博等人之後,又一通過微博自薦方式宣布參選人大代表的案例。在2011這個人大換屆選舉年裡,據不完全統計,全中國突然湧現了80多位自薦參選地方人大代表的普通公民。
“如果大家都抱著事不關己的態度,很可能下一個錢明奇就是自己。”在他看來,要求自己站出來參選,是一種“公民訓練”。
梁樹新小時候家境貧寒,是他長大後熱心公益事業的源動力。2008年初南方雪災,梁樹新在網上發起號召,最終籌集到價值200萬元的救災物資,自此介入了公共事務。“汶川地震”後,他又帶著跟天涯社區相關的一些組織去了四川災區紅白鎮進行心理救援。
藉助自己所在的天涯社區的平台,梁樹新在2010年發起了成立聚焦於農村教育的NGO“微計畫”,2011年又成立了專項基金“微基金”,通過義買義賣方式目前籌集資金150萬元,修繕過廣西鄉村國小的校舍,也捐贈過四川、雲南鄉村的飲用水,還幫偏遠農村國小建立了“天涯書屋”圖書館。
但當時僅限於此。梁樹新說,自己從沒意識到過,未被剝奪政治權利、年滿18歲的普通公民也有權利參選人大代表,表達意見。
2010年,梁樹新在一次交通違章中被執法交警辱罵,他一氣之下拍下對方的照片,發到了網上。“他罵我‘你就是一個垃圾’,就揚長而去。讓我目瞪口呆,這句話讓我決定把他發到微博上。”
“我違章我認罰,但你罵我?你是警察啊,應該保護我,我還是納稅人。我當時問他本人、他的同事投訴電話是多少,他們根本不搭理我。我一定要討個說法,這也是我一個公民的行為。”當時還是廣州亞運會前夕,梁樹新覺得,自己的投訴也是為了維護這個城市的形象。梁樹新連發了10條微博講述了事情的細節。隨後評論、轉發數以千計,當地主流媒體也迅速跟進報導。
事情曝光後,交警所在的部門向梁樹新道了歉。梁樹新也為自己給交警帶去的壓力表示了歉意,但他意識到了什麼是公民。“如果下回再遇到這樣的事情我還會這么乾,我錯了就是錯了,你錯了也要認錯……這就是一個公民正常維護權利的行為。”
開始要求自身權利後,梁的公民意識自此萌動。他開始注意到,自己住了八年的番禺麗江花園裡,停車難題、公共設施欠缺、沒有學校、沒有醫院、沒有公共廁所都沒人帶頭解決。參選人大代表後,他把自己的競選口號定為“我愛廣州,我願為廣州街坊出一份力”。他組建了一個協助自己參選的志願者團隊,核心成員上十人,包括律師、公關、媒體記者。
在梁樹新過去的印象里,人大代表就是電視裡常出現的官員、企業家和明星。他估算了下,全廣州大概有好幾千人大代表,而他所能知道的、常出現在電視裡的也就十多個而已。後來他了解到所居住的番禺區有16位人大代表,除了這個數字,這些人究竟是誰他不清楚。對於他來說,有事找人大,但不知道該找誰。
梁樹新說,自己並無特別的個人政治利益訴求,而是把自薦參選人大代表當作是一種“公民訓練”。宣布參選後,他才一一通過微博上的同伴,學習到了如何參選人大代表、公民有哪些權利等基本知識。
當一批普通民眾通過微博宣稱和自薦參選基層人大代表,成為一股小小的風潮並被熱議時,梁樹新並不感到有多么特別,他覺得這個現在大家看來新鮮的事,就像他用微博投訴交警執法,一段時間過去,也許就尋常起來了。
眼下,梁樹新正在等待7月,廣州選民登記時間的到來。他念起了5月下旬《人民日報》的一篇評論文章的觀點,作為對我這次採訪的開場白:“我們迎來了一個表達的黃金時代。但不能讓更多的聲音沉沒。”
這也應是開啟公民自薦參選人大代表時代的開場白。
公益之路
2008 年雪災期間,梁樹新開始涉足公益,緊接著在汶川大地震期間他帶領天涯心理援助志願者前往四川災區紅白鎮進行心理救援,這對於梁樹新的公益理念來說是一個大的轉折。在看到汶川地震的慘狀後,他甚至患上輕度憂鬱症,時間長達6 個月。當他從這種狀態中走出時,他覺得需要改變策略:不僅僅對突發事件進行被動性的援助,而是探索一種能夠讓公益行動維持日常化和持續性的模式。
他迷上微博後,覺得這個工具可以把現實中的人際關係移植到網路中。需要幫助的信息、能夠提供的資源都能迅速地以鏈條式傳播,也降低了做公益的成本。微基金正是他“人人可參與的快樂公益”理念的試驗載體。
網友們可以幫助查找和轉發各種公益信息,可選擇認購愛心物品、義捐、競拍或直接轉賬等各種適合自己的方式參與公益活動。微基金定位於草根階層的小額日常捐款,並且利用種種新媒體技術在大眾正常消費中融入公益元素。
主要公益及社會活動
1、2008年1月28日,聯合天涯社區發起“
融雪行動”,向全社會發出給滯留旅客捐款捐物的號召,籌集到價值200萬元的救災物資。
2、2008年5月,組織抗震救災,參與發起“天涯愛心直通車”,並帶領“天涯心理援助志願者”前往
四川災區
紅白鎮進行心理救援。
世界小姐張梓琳擔任愛心大使隨隊前往。
3、2010年1月12日,在微博上參與組織鉈中毒護士
郭麗娟愛心大救援。
4、2010年1月17日,組織發起
廣州首屆“不穿褲搭捷運”活動,引發南方都市報、
新快報、
信息時報、
羊城晚報、南方電視台、廣州電視台等國內主流媒體報導,並形成網路熱點事件。《英國衛報》對梁樹新進行了專訪,並刊發《進步的褲子》一文。
5、2010年2月,在天涯和微博組織“向代課老師拜年”公益活動,召集到200多名網友以寄去慰問金等方式向150多名代課老師拜年。
8、2010年3月27日晚上7點-8點(地球一小時前),在微博發起“關機一小時”低碳行動,著名演員
姚晨、央視體育頻道
主持人於嘉擔任活動形象大使,超過2000多網友參加並上傳關機照片。
9、2010年4月14日,在
天涯社區參與組織發起《玉樹,挺住!——“天涯愛心直通車”第一時間緊急再出發》的捐助倡議,同步在全國六個城市募集賑災物資,在熱心網友和志願者的幫助下,四天內共募集到賑災物資共105噸,其中包括棉被、食物、衣物、藥品和生活用品等。並於24日早上送達
玉樹結古鎮分發給災民。
10、2010年5月,發起“我是
沙發客”互動旅遊活動,號召網友騰出自己家裡的沙發,免費提供給來本地旅行的網友住宿。目前已有
上海,
北京,
廣州等城市的
沙發客成功配對。
11、2010年7月5日,發起成立國內首家基於網際網路、聚焦農村教育的NGO“微計畫”。微計畫公益理念:微公益,大奉獻!公益主張:創意公益,快樂公益。並同時啟動與天涯社區合作的“天涯書屋”計畫,致力為偏遠農村國小建立標準化的圖書室。
12、2010年8月19日22:47分,在
新浪微博上轉發了來自天涯社區頭條的“
我要上大學”的帖子,為
河南開封縣陳留四中學生
李盟盟“被落榜”事件呼籲。一天時間轉發8萬多次,評論2萬多條,引起網路、媒體和有關部門高度關注。不到24小時,李盟盟被
河南財經政法大學會計專業錄取。包括中央電視台、人民日報在內的多家媒體對
李盟盟事件進行了報導和評論。
13、2010年12月1日,在
北京舉行的第七屆“年度時尚先生盛典”中獲得內地年度公益人物獎。作為“鉛筆換校舍”的公益活動發起人,在微博上積極發動眾多
明星及廣大博友成功在25天內為
廣西昭平縣走馬鄉佛丁村國小籌集到15萬多校舍修繕資金;以“快樂公益”為理念,發起成立國內首家基於網際網路、聚焦農村教育的NGO“微計畫”等公益活動。
14、2011年3月9日,在微博上發起“紅板國小午餐計畫”,通過微計畫
蛋生萬物淘寶義賣店認購的方式,給孩子送上熱騰騰的午餐。據《中央電視台今日說法》報導,
貴州黔西縣建中鄉紅板國小有三分之二的孩子因路途遙遠和家庭困難吃不上午飯。能吃上的大多是沒有任何菜的白米飯。
15、2011年3月29日,代表微計畫,與天涯公益、麥田計畫、
多玩金蠟燭等前往貴州黔西縣
建中鄉紅板國小當地推動午餐計畫。歷盡艱辛,“午餐計畫”4月1日正式啟動,紅板國小的205名小朋友吃上了第一頓熱騰騰的午餐。
16、2011年4月5日,微計畫經與貴州省青少年發展基金會友好協商,決定發起成立專項基金“微基金”。微基金將以微公益理念為核心,定位草根型公募基金,充分依託網際網路平台開展公益項目,聚焦西部貧困地區中國小基礎教育資源的最佳化與提升。
17、2011年9月23日,梁樹新發起的微基金“午餐計畫”項目獲得“聯想微公益大賽微公益之星”稱號。
18、2012年6月23日,發起“鄉村童園”項目,在廣西及貴州開辦鄉村幼稚園,使當地的學齡前兒童可以享受免費的學前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