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啓超修身三書·德育鑒

梁啓超修身三書·德育鑒

《梁啓超修身三書·德育鑒》是2017年12月1日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梁啓超。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梁啓超修身三書·德育鑒
  • 作者:梁啓超
  • 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
  • ISBN:9787532585724
內容簡介,作者簡介,

內容簡介

編者前言
梁啓超(任公)身跨政、學兩界,名滿天下,著述宏富,於當時後世影響巨大。然而,在今天很多人心目中,其形象卻飄忽不定,以致有研究者稱其人多變無恆守,其學多面無統緒。其實,任公一生跌宕起伏,其行動主張固然多所變更,其中卻有一以貫之者;其學問涉獵極廣,多所開創,其中確有統攝全局者:其一貫、其統緒正是中國傳統的修身之學。而這一點被我們大大地忽略了。
梁任公的修身之學奠基於萬木草堂時期,深化於戊戌變法之際,確立於遊歷美洲之後。政治行動的挫敗,促使他從政、學兩方面深入反思:為政者缺少修身工夫,則內心無主宰,行動無根柢;為學者如無修身工夫,則知識愈多,愈為作惡的工具。他總結清代以降的政治:曾國藩走的是“道德改造”路線,從改造自己做起,然後砥礪朋友,找到一個是一個,終於開創了一片新天地;繼之而起的李鴻章轉而走“功利改造”路線,以功利為本位,專獎勵一班有才能而不講道德的人,政局無可避免地衰敝下去;袁世凱則更以富貴為本位,變本加厲,明目張胆地專門提拔一種無人格的政客做爪牙,天下事遂不可收拾。這種風氣蔓延到社會上,“現在一般人,根本就不相信道德的存在,而且想把他留下的殘餘,根本去剗除”(《梁先生北海談話記》);表現在教育上則是“智育日進,而德育日敝”(《節本明儒學案》眉批)。概括言之,政治、社會的敗壞在於重功利而輕道德,輕道德的根源在於傳統修身之學的衰落。
1903年之後的梁啓超,其自立立人的宗旨確立為以道學統馭科學,以德育統攝智育;德育的內容則為先私德後公德,即以傳統的道德學問為本;德育的方法則是從個人修養做起,推己及人,即回到傳統修身為本的正路上去。此是任公的“晚年定論”,是他此後巡迴各地演講和參加清華國學研究院的初衷,也是他編撰和出版《德育鑒》《節本明儒學案》《曾文正公嘉言鈔》三書的原由。不幸的是,梁任公當年的大聲疾呼並未改變歷史的進程,其對前途的擔憂早已成為現實:那之後的政治改良固路漫漫其修遠兮,今日學界之腐化墮落亦有目共睹,學校則適成為“販賣知識雜貨店”(《為學與做人》)。然則任公之努力果無意義乎? 修身三書的出版,當時就深刻影響了一批士子如蔡鍔、徐志摩、梁漱溟的人生道路,誰說不是在另一種意義上改變了歷史?
任公有詩云:“世界無窮願無盡,海天寥廓立多時。”今天重印是書,名之曰《梁啓超修身三書》,固在繼承先生之遺志,亦以還任公真面目與世人。三書之所由作,乃為修身實踐作指導,一面總結了修身之學的道理和方法,一面結合任公自己的親身體驗,諄諄提醒工夫的要點。惟願有緣讀是書者,如任公所期望,真實做修養工夫,幸勿以思想資料視之!
劉海濱 2016年4月7日

作者簡介

梁啓超,近代著名思想家、學者、作家、政治活動家。與康有為一起主導了戊戌變法,名滿天下;其文字不論內容屬於政論還是文化教育,均膾炙人口,萬人傳頌。在很多學術領域均有開創之功,並創穫甚豐。其對於傳統文化特別是修身之學浸潤很深,後期致力於提倡以傳統的修身之學充實國民教育。
彭樹欣,江西財經大學人文學院副教授,長期致力於梁啓超思想及儒學研究,其在武漢大學哲學系博士後出站報告題為《古代人生哲學在晚清民國的生存狀況——以梁啓超為中心》,其中詳細介紹和評價了梁啓超所編篡的三種修身德育讀本。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