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紫紋羽病是由桑卷擔子菌引起的、發生在桑的病害。病根初為黃褐色,後變黑褐色,嚴重時皮層腐爛變黑,在被害根表面可見紫褐色絲縷狀菌絲,菌絲糾結成根狀菌索,菌索縱橫交錯呈網狀,索內菌絲呈“H”狀連結,根部布滿菌素,後期樹幹基部及附近地面形成一層紫紅色絨狀菌膜。桑根染病,枝葉生長緩慢,細小,葉色發黃,下部葉提早脫落,枝梢先端或細小枝枯死,最後整株死亡。
桑紫紋羽病在中國分布於四川、廣西、重慶、浙江、山東、河北、廣東、安徽、江蘇和台灣等蠶區;該病曾在日本桑園大暴發。在育苗區,一般造成桑苗損失率達20—30%,嚴重的苗圃桑苗損失率達80%以上。該病從發病到枯死,桑苗和幼齡桑樹只需數月,成林桑一般2—3年後死亡,喬木桑經多年後枯死。
桑紫紋羽病的防治方法,只用單純的某種方法進行防治很難起到徹底殺滅的效果。必須以農業防治為主,物理生物防治為輔,化學防治進行重點防治才能防止桑紫紋羽病的發生與蔓延。
(概述圖註:1.健根;2.病根;3.病根放大;4.病原菌菌索;5.擔子及擔孢)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桑紫紋羽病
- 別名:霉根、泥龍、爛蒲頭
- 病原:桑卷擔子菌
- 為害作物:桑
- 為害部位:根部
病原特徵
為害症狀
- 地下部分症狀
- 地上部分症狀
分布範圍
侵染循環
流行規律
防治方法
農業防治
- 選擇無病苗地:選用以前栽種過水稻或其它禾本科作物的土地播種,播種前檢查土壤中有無病菌,對土壤進行嚴格消毒。檢查方法是:用條徑1—1.5厘米粗的新鮮桑枝,剪成33厘米左右長短,幾根紮成一束,每隔一定距離插入土中深度16.5厘米,經50—60天,拔出檢查有無紫紅色菌絲。有條件的地方可以利用顯微鏡觀察土壤中是否有紅色菌絲。
- 選用無病苗本:挖苗和栽桑前可用25%多菌靈可濕性粉劑500倍液,45℃溫水或0.3%漂白粉液浸根處理30分鐘,以殺滅侵入根部組織中的病原菌。
- 深翻土壤,改土培肥:病原菌大多分布地10—25厘米的土層,每年在桑樹夏伐後,冬季冬耕時,對桑園深耕深翻,深翻在25厘米以上,使病原菌暴露於空氣中,使其被高溫殺死或凍死,降低危害。
- 選用抗性強的砧木進行嫁接:選用親和力高、抗病性強的桑樹品種作為砧木與優質高產的桑品種的接穗進行嫁接,既可增強樹勢,也能間接減輕發病。
化學防治
- 石灰:石灰經濟實惠,來源廣泛,使用方便,是使用最廣泛的一種殺菌劑。苗地經反覆犁耙曬土後,每畝用150千克的石灰均勻撒布翻耕再進行播種,防治效果可達70%左右。
- 80%二溴氯丙烷乳劑或氨水發現感染桑紫紋羽病的桑園,每畝可挖1個深為約16.7厘米的土穴,施5毫升80%二溴丙烷乳劑,施好後覆土壓實,也可用氨水在溝內每畝施100—150千克。
- 多菌靈:在感病桑園裡,每畝用50%多菌靈0.5千克,拌土撒布後,翻入土中,有很好的效果。
- 阿維菌素:在桑樹秋季封園時,用濃度為1.8%(1000—1500倍液),用量10克/平方米的阿維菌素對感病的桑樹進行灌根處理,結合地膜覆蓋熏蒸,一畝桑園用阿維菌素達到6千克時,防治效果可達9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