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城文論

桐城文論,是相對於桐城文派、桐城詩派、桐城賦派的散文、詩歌、辭賦作品相對而言的三個桐城文學流派文學理論的總稱。桐城文論,是對整個桐城文學成就進行分析判斷、評價、文學批評的指導理論;是針對桐城作家和作品進行分析、研究,並闡明文藝觀點正確與否的文章、文獻、資料、言論的總合。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桐城文論
  • 含義:三個桐城文學流派文學理論的總稱
風格,桐城派之名,經濟致用,理論,

風格

桐城散文派創立,到現在,關於桐城的歷史文獻,浩如煙海,僅桐城散文派的作家就有1000多人。因此,桐城文派文論在全部桐城文論中占有最重要的位置。清順治元年(1644年)清王朝入關後,為鞏固其封建統治地位,採取尊崇儒家理學的策略,以軟硬兩手迫使知識分子就範,宣揚“萬世道統之傳,即萬世治統之所系也”。統治階級的政治思想,給宣揚儒家道統的文學帶來了發展良機。桐城派創始人方苞及其古文流派就是在這種歷史條件下應運而生的。那么,桐城文論從一誕生就被打上了封建色彩的烙印。時間為清康熙、乾隆年間,代表人物有戴名世、方苞、劉大櫆。方苞早在青年時代,就有以唐宋八家之文,載程、朱之道的志向。他在《讀史記八書》、《書史記十表後》中提出了“義法”主張。《南山集》案解脫,“義法”說得到明確和完備。戴名世是桐城派孕育過程的繼往開來者,他以時文和古文創作名重於世,並針對明末故作艱深、虛矯的文風,提出了“言有物”、“修辭立其誠”的見解,主張為文道法辭兼備,精氣神合一,實為桐城派義法理論的先驅。1733年,方苞編成《古文約選》,便為“義法”說提供了佐證。劉大櫆,在繼承方苞“義法”說的基礎上,提出了“神氣”說。其弟子以桐城姚鼐、王灼,歙縣吳定、程晉芳,常州錢魯斯等最為著名。
桐城文論

桐城派之名

乾隆年間至1840年鴉片戰爭之前,代表人物是姚鼐。姚是桐城派集大成人物。在《劉海峰先生八十壽序》中,正式亮出了桐城派的旗號。他引用吏部主事程晉芳、編修周永年所云:“為文者有法而後能,有所變而後大,維盛清治邁逾前古千百,獨士能治古文者未廣。昔有方侍郎,今有劉先生,天下文章其出於桐城乎?”闡述了方苞、劉大櫆以及姚鼐之間的理論繼承關係,揭示桐城古文形成派系的端緒。此後桐城派之名遂顯於世。 為文提倡“考據、義理、辭章”兼備,所編《古文辭類纂》。

經濟致用

1840年鴉片戰爭後至1919年“五四”,流行區域廣,人數多。劉聲木《桐城文學淵源考》補遺載桐城派作家1200餘人(內女士2人,日本人2人),其中多數為桐城派末流作家。鴉片戰爭後,梅曾亮、方東樹固守陣地,但桐城派的壁壘仍然開始動搖。曾國藩出來重振桐城派,將古文運動繼續推向前進。強調“經濟致用”,文體為之一變,以剛毅雄辯見長,為桐城派變體。

理論

學者日不落先生,系統中國桐城賦派的一系列基礎理論。因為桐城賦,是指中國桐城賦派作家群創造出來的當代辭賦的新的文學屬種。以“學行繼程朱之後,文章在韓歐之間”為宗旨,雷池賦翁潘承祥大師是中國桐城賦派的開山祖師,創立了“義言有物(辭賦的含義、觀點、思想內容)”、“法言有序(用實物或資料來論證說明辭賦的功用)”,“立意禪集(辭賦的修辭、寫作技巧、構思形式等)”的桐城辭賦學說---是桐城賦文體的指導思想和靈魂。辭賦形式服從辭賦內容,辭賦內容與辭賦形式辨證統一。桐城賦學說,有積極的理論意義。倡導中國最先進的文化方向;強調國學精神要遵從於文獻文義字句的考據;力求文采獨特,或以散文筆法抒情,或以陽剛陰柔風格說理。內涵和精神並重。桐城賦派理論體系,達到了桐城歷代學說最完整的創造。中國桐城辭賦學說,繼承、發展、創新了桐城派文論思想,把桐城文論,在辭賦和國學領域,再次推向了一個高峰。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