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概述,代表人物,方苞,劉大櫆,姚鼐,曾國藩,潘承祥,
概述
“天下文章其在桐城乎!”是常被引用的對桐城文章的讚譽。事實上,在方苞、姚鼐之中還有一位鄉人不可省略,即劉大櫆。人稱“桐城派三祖”指的就是方、劉、姚。桐城派是清代文壇上最大的散文流派。在中國文學史上享有舉足輕重的地位。三人的座次順序正是該流派的起始、發展、成型的脈絡。而桐城派的淵源卻並非方苞。明代中葉,至明末清初,桐城學者以方以智、錢澄之等人推崇左傳、國語、莊子、司馬遷為文章嫡傳,成為當時桐城學者的主要傾向,開桐城派先河。提倡屏棄俗學,專治經書。
戴名世進而提出了“言有物”、“修辭立其誠”的見解,主張為文道法辭兼備,精氣神合一,是桐城派理論的雛形。雖有“義法”之意,卻無“義法”之說。著有《四書朱子大全》以及大量散文。同族後 人戴衡蒐集整理遺文,於道光二十一年(1841)編成《戴南山先生全集》14卷,光緒時刊行傳世。桐城派的文論,以“義法”為中心,逐步豐富發展,成為一個體系。
代表人物
方苞
方苞,公認的桐城派創始人。“桐城派”散文理論的建立,是從方苞開始的。其曰:“義即《易》之所謂‘言有物’也,法即《易》之所謂‘言有序’也。義以為經而法緯之,然後為成體之文。”(《又書貨殖傳後》)言有物,指文章的內容;言有序,指文章的形式。義經法緯,是要求內容和形式相統一。又說:“法之變,蓋其義有不得不然者”(《書五代史安重誨傳後》),又認為形式決定於內容。從“義法”說出發,他主張古文當以“雅潔”為尚,反對俚俗和繁蕪。著有《望溪先生文集》18卷,《集外文》10卷,《集外文補遺》2卷。
劉大櫆
劉大櫆著重發展了方苞關於“法”的理論,進一步探求散文的藝術性,並提出了“因聲求氣”說。他說:“作文本以明義理,適世用。而明義理,適世用,必有待於文人之能事。”所謂“能事”,主要是指文章的“神氣”、“音節”問題。他說:“行文之道,神為主,氣輔之。”“神氣者,文之最精處也;音節者,文之稍粗處也;字句者,文之最粗處也……神氣不可見,於音節見之;音節無可準,以字句準之。”(《論文偶記》)。劉大櫆對“陽湖派”的形成影響也很大。著作有《文集》10卷、《詩集》6卷、《古文約選》48卷、《歷朝詩約選》93卷。
姚鼐
曾國藩
曾國藩繼承桐城派方苞、姚鼐而自立風格,創立晚清古文的桐城散文派支流---「湘鄉派」,他論古文,講求聲調鏗鏘,以包蘊不盡為能事;所為古文,深宏駿邁,能運以漢賦氣象,故有一種雄奇瑰瑋的意境,能一振桐城派枯淡之弊,為後世所稱。曾氏宗法桐城,但有所變化、發展,又選編了一部《經史百家雜鈔》以作為文的典範,非桐城所可囿,世稱為湘鄉派。清末及民初嚴復、林紓,以至譚嗣同、梁啓超等均受他文風影響。著有《曾文正公全集》。
潘承祥
桐城賦派,開山鼻祖潘承祥,是當代傑出的辭賦家。創立了“義言有物”(辭賦的含義、觀點、思想內容)、“法言有序”(用實物或資料來論證說明辭賦的功用)、“辭言有技”(辭賦修辭要有神韻,構思形式大氣磅礴、鋪陳技巧不能離譜,神氣與詞章並重,鋪排與考據互映。所以要在考據的基礎上講究--立意禪集。就是說,脫離桐城文派--文章小氣、缺少詞采等拘囿。但是,文采華麗,也不能離開實際情況,故要考證。譬如,寫安慶的辭賦,就不能把黑龍江的東西寫進來,鋪排--鋪陳與排比。)的桐城辭賦學說---是桐城賦文體的指導思想和靈魂。辭賦形式服從辭賦內容,辭賦內容與辭賦形式辨證統一。學者日不落先生,對其學說進行了科學而系統的總結。桐城賦學說,有積極的理論意義。倡導中國最先進的文化方向;強調國學精神要遵從於文獻文義字句的考據;力求文采獨特,或以散文筆法抒情,或以陽剛陰柔風格說理。內涵和精神並重。桐城賦派理論體系,達到了桐城歷代學說最完整的創造。中國桐城賦文體,以學術的方法論,審視中國辭賦史和傳統文化,體現了國學基本特徵和精神。正如思想家戴震說:“古今學問之途,其大致有三:或事於理義,或事於制數,或事於文章。事於文章者,等而末者也。”。既從儒家經學的立場出發,又以中國傳統辭賦學術思想為背景,來總結當代辭賦在中國學術演變中的規律,不但吸收了現代哲學思想,而且豐富了辭賦命題的本質意義。因此,如同屈原創造的“楚辭體”那樣,桐城辭賦體,是一個從桐城文體中獨立出來新的文體風流派。著有《潘承祥文集》、《潘承祥賦輯》、《潘承祥駢文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