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桃球蠟蚧
- 拉丁學名:Eulecanium kuwanai Kanda
- 別稱:Lecanium kuwanai Takahashi
- 界:動物界
基本信息,分布與危害,形態特徵,發生規律,
基本信息
中文名稱:桃球蠟蚧
拉丁學名:
中文別名:槐花球蚧、皺球蚧、桑名球堅蚧、皺大球蚧
主要異名:
綱名:昆蟲綱
拉丁綱名:Insecta
目名:同翅目
拉丁目名:Homoptera
科名:蠟蚧科
拉丁科名:Coccidae
分布與危害
危害症狀:幼蟲孵化後轉移到葉片上為害,落葉前又轉回枝條上為害。以成蟲、若蟲和幼蟲為害枝幹,受害枝條表現衰弱、葉片小、芽子瘦小乾癟,嚴重時造成枝條枯死。
形態特徵
雌成介殼:近關球形或饅頭形,體背密布一層白蠟粉。初期體壁較軟,黃褐色,中後期體色漸變深褐或棗紅色。體長約6.7毫米,寬約6毫米,高約5毫米,背中央兩側有兩縱行較大的凹下刻點,每行5~6個。排列較整齊因此形成放射狀3條縱隆起。口器較小,喙1節,觸角7節,其中第3節最長,足細小。雄蟲介殼:長扁圓形,單層,由蠟質層和蠟毛構成,表面呈毛氈狀。後半部表面無折縫,殼下蟲體淡棕紅色,頭部黑色,眼4對黑色。觸角10節,第4節最長,中胸盾片黑色。前翅近卵圓形,白色,前脈區微紅,後翅具2條翅鉤,復部背面可見8節,腹末端著生淡紫色性刺,其基部兩側各有一條白色蠟毛。卵:淡桔紅色,卵圓形,背面隆起,腹面稍凹陷,近孵化時出現2個紅色眼點。若蟲:初孵若蟲桔紅色,體扁平,長橢圓形,背中線暗灰色,兩側為黃白色。後期背中央縱軸稍隆起,體周緣有若干細橫皺紋,體壁軟,表面覆蓋蠟層且呈現規則的龜襲,並附有少量白色蠟絲。雄性若蟲褐色,體背覆蓋蠟層較厚,不呈龜裂並附有大量蠟絲呈毛毯狀。雄性蛹:長卵形,體背隆起,頭、胸淡黑褐色,翅芽及腹部淡褐色。
發生規律
在北方一年一代,以2齡若蟲在枝條上越冬,幾個或幾十個常群集一處,在枝條表面或芽腋間,次年一般不再轉移。3月上旬取食為害,3月末開始發育,3月底4月初雌雄蟲體發生區別。雌性若蟲發育膨大時將越冬蠟層漲裂,仍附於體背中央。4月中旬蛻一次皮後變為成蟲,蟲體迅速膨大成近球形,4月中旬雄蟲羽化後即交尾,交尾後雄蟲即死亡。4月下旬體壁硬化,並開始產卵於腹面的卵室內,每雌產卵800~3000粒,平均2500粒。卵5月中旬開始孵化,下旬為孵化盛期。若蟲孵出後即鑽出,沿枝條爬行拆散,多數爬至葉背固著為害。發育緩慢,體背分泌有薄蠟層,10月間爬回枝條上尋找適宜部位固定越冬。離葉前蛻一次皮變為2齡若蟲。若蟲抗寒力很強。越冬死亡率約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