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夭門大橋

桃夭門大橋

桃夭門大橋是舟山跨海大橋五座橋中的第三座大橋,系雙塔雙索麵特大型混合式斜拉橋。桃夭門大橋跨越桃夭門水道,連線富翅島和冊子島,全長888米,橋面寬27.6米,雙向四車道。大橋開工於2000年3月,2006年1月1日通車。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桃夭門大橋
  • 橋樑類型:雙塔雙索麵特大型混合式斜拉橋
  • 全長:888米
  • 橋面寬:27.6米
結構,技術,

結構

桃夭門大橋,是舟山大陸連島工程的第三座跨海大橋,為世界跨度第二大橋。通航等級為2000噸級,通航淨高32米,通航淨寬280米,主橋為主跨580米的雙塔雙索麵半漂浮體系混合式斜拉橋橋跨布置為48米+48米+50米+580米+50米+48米+48米,主塔高151米。

技術

在國內,規模和橋型相類似的大橋,大都建於內地的江河流域。為了應對複雜的海域條件、頻繁的颱風災害影響和嚴重的海洋性氣候腐蝕,建設者實施了一系列的創新技術。
海島季節性風大,大橋的斜拉索振動問題十分突出,桃夭門大橋採用了粘性剪下型阻尼器和熱熔雙螺旋線PE護層相結合的抑振措施,抑制了大橋斜拉索的多種風雨振動。海洋氣候惡劣,梁鋼結構容易產生嚴重腐蝕,桃夭門大橋採用了當時國內、的電弧噴塗防腐新技術,確保了鋼箱梁的設計使用壽命。傳統的錨箱錨固方式存在焊接應力大、矯型困難、加工難度大、運營期檢修較難等問題,桃夭門大橋把斜拉索銷鉸連線錨固新技術,在我國第一次成功地套用於大跨徑鋼箱梁斜拉橋
桃夭門水道潮流湍急、渦漩遍布,而且沒有覆蓋層,工作船無法拋錨定位施工,指揮部和工程技術人員在套用工作船不拋錨的動力定位技術。鋼箱梁橋面瀝青鋪裝技術是一個長期以來困擾國內外橋樑建設界的技術難題,指揮部借鑑國際上的學術成果,與東南大學開展技術合作,針對桃夭門大橋研究採用了環氧瀝青材料和鋪裝工藝並取得成功。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