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桃墅為桃花園別墅,地處皖贛交界,古代屬於豫章郡管轄,居浮北昌江之源桃溪,古徽饒大道要衝,為宋、元、明、清代鄱陽至湖口、彭澤諸縣商客騷人集散之驛站,“別墅林立,文人鵲起,鳳浩蟬聯,商鋪皆滿”,陶瓷茶葉貿易繁忙,號稱“桃墅三千煙”。到了宋朝,“南有昌南鎮,北有昌北鎮”(宋朝,景德鎮稱昌南鎮,桃墅稱昌北鎮),“三街四弄二槽門”,其規模之宏大、商貿之繁華堪稱浮梁之首。到了元朝,浮梁有了“一桃墅、二江村、三港口、四勒功”的說法,可以想像當時的桃墅在皖贛經濟貿易、軍事、交通上的重要地位。
村里依然古樹參天、枝繁葉茂。擁有全省最大的7棵大杉樹和珍稀名木紅豆杉。自唐以來,桃墅盛產茶葉、菸草、木材。明、清時茶號就有13家之多,年產茶葉5000餘擔,是古時浮梁縣重點產茶區。桃墅至長江有一條茶馬古道,旱路通徽州,水路通潯(九江)漢(武漢)通上海。
交通通訊
地處二省三縣交界之地,道路四通八達,主幹道為柏油路。距市、縣只有78公里。兩條高速公路(景鷹、景祁黃)穿行我村,距206國道僅2公里。基本實現村村通高壓電,村村通有線電視。積極擴大移動通訊信號覆蓋範圍,移動及聯通網路覆蓋率達50%。村里基本上都通了程控電話,加強基礎設施建設為民眾生活提供了便利條件。現有景鷹(景德鎮-鷹潭).、景黃(景德鎮-黃山)高速通過,並建有收費站。
農特產品
由原以糧、林、茶為主導產業的單調格局發展為以茶、林、食用菌、野生蔬菜、糧食全面發展的大格局,實現了經濟成長、農民增收。該鄉的農特產品主要有茶葉、著名品牌有西湖珍芝,其中西湖珍芝曾獲得省優稱號和國際大獎,其次是香菇、木耳。
歷史人文
五股祠堂
原位於浮梁縣西湖鄉桃墅村中部。1983年,整體遷建到博物館。
汪氏五股祠堂,為汪氏家族第五分支建築的分祠。建築分門廳、享堂與後寢三大部分。整體造型的構部件,以“魚龍吐水”樑柱支撐為例,整體上大刀闊斧,細部中絲縷入微,表現出一種難能可貴的藝術家豪放瀟灑的創作氣勢。雕飾構部件數量的有限,使建築裝飾部位的選擇性尤為突出,形成了獨特的地方性簡樸特色。
桃墅汪宅
原位於市浮梁縣桃墅鎮鎮內。上世紀八十年代整體遷建到博物館。
明代崇禎年後期,前部有院落,主體建築內,宅房居中,陪屋夾持兩側,其間及外側封火式馬頭牆,前後封以硬山式封檐牆。宅房構架,採用“三間五架兩層穿逗式”結構型式。建築木雕、石雕等各式裝飾,手法上由簡開始轉繁,題材的選擇也開始突破花鳥蟲魚以及吉祥圖案的局限。
苦菜公大宅
原位於市浮梁縣西湖鄉桃墅村,上世紀八十年代整體遷建到博物館。
苦菜公,姓汪,幼時家境清貧,常以野菜充飢,故得俗名“苦菜”。其中年偶然在山野挖到黃金,則以此作本經營茶葉,逐步成為桃墅鎮首富。致富後,周濟在鎮同族貧困人家,獨力出資建造“汪氏樓下祠堂”,受到族人尊崇而被推選為桃墅鎮府前汪氏宗族族長。後人尊稱其為“苦菜公”。宅體木構架為“三間五架穿逗式”基本造型,為三層構造。是景德鎮目前發現的唯一一棟明代三層構造民居建築遺存實例。
啟秀橋
啟秀橋(俗稱石橋下),建於乾隆年間,屬我國典型的石拱橋,整橋長50米,寬10米,橋面全部用清石板鋪成,橋下有個石柱子,柱子上有石帽、石籃、石畫鶥,風一吹過似有音樂聲起。
政務院獎狀
獎狀上寫有“江西省浮梁縣衛星人民公社桃墅大隊:獎給農業社會主義建設先進單位”的字樣,最後是周總理的親筆簽名,時間為1958年12月31日。據了解,當時浮梁主要產紅茶,大部分銷往前蘇聯,獎狀可能是對“浮紅”在中蘇友好關係中所起作用的一種獎勵。至今仍懸掛在桃墅村村委會。
姓氏族譜
汪華 汪氏第四十四世祖 ,生九子;
爽公 華公七子,生子二:處禮、處貴;
處貴 爽公次子,生子三 :可善、泰元、太照;
泰元 處貴公次子,生子二:仁素、仁恭;
仁素 泰元公長子,生子三:鳳儀、鳳思、鳳林;
鳳思 仁素公次子,生子四:文秀、文景、文相、文希;
文秀 鳳思公長子, 生子二: 行璇、行節;
行璇 文秀公長子,生子七:說言、審言、讜言、直言、訥言、昌言、慎言;
說言 行璇公長子,生子三:鹹、穆、晉;
鹹 說言公長子,生子一:浚;
浚 鹹公獨子,生子四:師全、師保、師相、師儒;
師相 浚公三子,生子二:道真、道獻,攜子由歙縣慈菰遷浮梁,為浮梁始祖;
道真 師相公長子,生子一:澄;
澄公 道真公獨子,生子三:知游、知潤、知濟;
知濟 澄公三子,生子五:廷沖、廷郎、廷敏、廷乾、廷誥,知濟居桃墅,為桃墅始祖;
獲得榮譽
2023年3月,入選第六批中國傳統村落名錄的村落名單。
地圖信息
地址:景德鎮市浮梁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