幹流概況,河道走向,河道變遷,河道特徵,水文特徵,支流湖汊,河道治理,幹流治理,支流治理,排灌設施,水利概況,航道航運,蓄水工程,水力電站,流域概況,地形地貌,風景名勝,
幹流概況
河道走向
堯渡河,即前河、江口河。堯渡河主河源於
東至縣南部祁門山脈西麓的良禾嶺,由東向西,自橫龍庵,經紫石塔、元口、馬坑,轉向北流域,再經桃源,過韓田畈,至雙河口,左納源於桃墅嶺的菜坑河水,經馬坡金,至前鐵佛寺,左與源於兆吉嶺東側南坑的秧田畈河及歷山、小梅鋪等河匯合,至步頭灣右納入源於桃樹塢的雙元河水,過韓坑口,至廖家墩,右白果樹河,左西村河匯入,至黃泥崗左納沖家山河水,至汪家左梅山河水納入,延
堯渡鎮西達赤頭,右梅城河(茹蘭溪水)注入,過石印洞,至老虎沖,右合洪港河水,經歐窯、順風嘴,過東流新閘,泄入長江。
堯渡河自河源至出口,主河治理後全長75.7公里(原為84.2公里),流域長55.5公里,流域面積756.4平方公里,天然落差為839米,河道平均比降為1.51千分率。
河道變遷
河口幾經變遷。《大清一統志》載:“前河在建德縣南,有三源,總匯於步頭灣,過縣南15里百步灘儲為官池,歷縣南2里堯城渡,亦名堯城溪,又含茹蘭溪,匯石印池,入東流縣界為江口河,至縣西7里入江。”清嘉慶《東流縣誌》載:“江口河,在縣南2里,瀉建德諸山並縣南境諸山之水。”清宣統《建德縣誌》載:前河“一出桃墅嶺、馬坑,經雙河口;一出方嶺、大坑,經步頭村;一出抄溪、九鳳山、栗埠山,經花果園,總匯步頭灣,過堯城,由茹蘭溪至石印洞、七里湖,達東流入江。”清嘉慶《東流縣誌》載:為異建德諸山之水,知縣陳春於明萬曆元年(歷73)“在南門外開濱廣深各三丈,迤邐數十丈”河道,“注於南門,曰南新河”,清嘉慶年間已淤塞。1970年,在牛頭山(舊名神山,明嘉靖年間改名拱北山)南腳,建東流閘,泄流入江。1975年,河口又改道牛頭山北腳。
河道特徵
堯渡河自河源至前鐵佛寺為上遊河段,前鐵佛寺至石印洞為中遊河段,石印洞至河口為下游。堯渡河上游,山勢高峻,河灣水急,一般地面高程在100—300米,良禾嶺主峰為海拔1112米,河槽水面寬一般在70米;中游地區,是起伏較大的丘陵崗地,一般地面高程為20—50米。河槽水面寬一般為80米,堯渡鎮附近河底高程為12—14米(吳淞零點),畈地地面高程在16—17米(吳淞零點),河床底寬為50—70米,河道安全泄量約400—500秒立方米;下游為濱江湖地,地勢低洼,一般高程在9.5—11.0米(吳淞零點)。
水文特徵
全流域有10公里以上的支流8條,總長108.55公里,10公里以下小支流93條,總長365.70公里。其中來水面在10平方公里以上的支流14條,總長140.4公里,流域多年平均降雨量為1552毫米,最大年降雨量為2626毫米(1954),最小年降雨量937毫米(1934)。多年平均徑流深為700毫米,多年平均流量為12.60秒立方米。最大洪峰流量為3450秒立方米(1969年,金家湖水文站調查),1970年7月13日,洪峰流量為1270秒立方米(金家湖站實測)。多年平均年來水總量為5.97億立方米,1954年為14.23億立方米。
支流湖汊
河名 | 源與河口地點 | 流域 面積 (km) | 河道長 (km) | 天然 落差 (m) | 多年 平均 徑流深 (mm) | 多年平 均流量 (m/s) |
---|
菜坑 | 桃墅嶺-雙河口 | 56.15 | 18.1 | 254.5 | 750 | 1.33 |
秧田 | 南坑-前鐵佛寺 | 124.09 | 18.25 | 154 | 720 | 2.83 |
祠村 | 灰楊塢-步頭彎 | 45.92 | 12.1 | 102.5 | 750 | 1.09 |
白果樹 | 半嶺汪家-廖家墩 | 43.59 | 14.7 | 153 | 730 | 1.01 |
西村 | 龍潭寺-廖家墩 | 33.14 | 9.0 | 181 | 690 | 0.72 |
沖家山 | 汪家-黃泥崗 | 9.66 | 5.05 | 157 | 680 | 0.21 |
梅山 | 楊老尖-汪家 | 12.91 | 7.7 | 194 | 670 | 0.27 |
梅城 | 尼家山-赤頭 | 30.21 | 9.9 | 163 | 690 | 0.66 |
洪港 | 長屋-老虎沖 | 14.31 | 7.9 | 124 | 660 | 0.3 |
香隅河,原是堯渡河的主要支流。清嘉慶《東流縣誌》載:江口河“其出現南境者凡二。一自澄滄源,西行數里,至藕塘,會義溪嶺水,北行數里,會七峰山水,又北行下隅畈,右會雙河口分流之水,而為白洋湖,經東嘴、西嘴兩山間西北,又北過馬鞍山東,又東北過鐵山渡,右合邱子湖,左合長石湖”,與建德山水“俱匯於仙人湖,經青泥灣,又合團湖水,達江口河而入江”。
1975年前,自源兆吉嶺,由西南向東北,經金汪下、響嶺、朱村、白茆至龐村,右合北源河,至二號橋左匯七峰河,過桂村畈,經香隅畈、相公廟,過合阜、普益兩圩間,入通河(亦名斷港河),經青草湖,過鐵船渡,入黃泥湖,達七里湖,匯江口河,主河全長43.3公里,流域面積140平方公里,河床底寬一般為25米。1975年,主河進行了改道工程,9月動工,次年4月竣工。自桂村畈,切紅嶺、梅山崗地,入白洋湖後梢;切韓家崗地,入小思湖;切佛寶山崗,入下塔青湖;切烏石磯崗,入江。新開河床13.1公里,河床底寬為50米,五處切崗全長5243米,河床底寬22—30米,左、右新築河堤11.3公里(高程23.5—26米,頂寬4米,邊坡1∶2—1∶3),河道安全泄量達500秒立方米。完成土石方269.45萬方,自此成為獨立河流。香隅河,今主河全長26.7公里,流域面積為106.2平方公里。全流域有10公里以上支河1條,長11.5公里。10公里以下支河27條,共長68公里。
七里湖,位於縣境西部,東流鎮南,西濱長江,東至石印洞,面積為周圍諸湖泊之首,又位於湖水出口處,故為諸湖泊之總稱。主湖、子湖星羅棋布,河港、湖汊縱橫交錯。子湖東線有小七里湖(亦稱東七里湖,又叫下七里湖)、學湖(又名南門湖)、小黃泥湖、泉水湖、查柵湖、茅亭湖(俗稱毛田湖,因湖旁有一茅草亭,供路人休息而得名)、馬場湖(舊稱牧馬湖,也叫赤頭湖)、團湖(又名銅湖);西線有楮潭湖、龍王湖、大黃泥湖(舊名長石湖)、坦口湖、榨湖、小思湖(舊為小子湖)、塔心湖(又名塔青湖)、青草湖、白洋湖(舊稱百洋湖,謂湖中日產魚貨價值百塊銀洋)、沱洋湖。大小湖汊有136個,水漲時,客輪、貨船可抵堯渡,水落後,冬春兩季是漁民捕魚捉蟹的黃金季節。
七里湖屬季節性湖泊,湖底高程9.5-11.0米,平均水深1.6米。當湖水位達16米時,水面為56.2平方公里,水位在20米時,水面為67平方公里。舊時西受江水倒灌,東南納堯渡河和太白湖的斷港河來水。汛期,一片汪洋,江河湖成為一體,浩淼不分,洪水泛濫。枯水季節,主湖、子湖及河道才可分辨,積水面積小,湖灘草場遼闊,成為農民放牧、打草肥田的場所。湖內雜草叢生,釘螺密布,有螺面積達3200多萬平方米,是血吸蟲病的流行區。1955年,在斷港河張灣處築一新壩,攔截太白湖水灌入。1968年,為拒江水倒灌,在湖口牛頭山至豬庇眼間,挑築大堤,長2850米,1970年東流閘建成,工程受益。1975年開始對七里湖全面治理,堯渡河、香隅河改道,湖區圍墾,1976年基本竣工。從此,河、湖分開,圍內滅螺墾殖良田3萬畝,新設七里湖鄉,移民耕種。圩內留有6個湖泊,正常水面計2.08萬畝(大黃泥湖1.1萬畝,小七里湖0.5萬畝,小思湖0.15萬畝,白水塔湖0.12萬畝,泉水湖0.11萬畝,楊潭湖0.1萬畝),並成立黃泥湖水產養殖場,築壩圍湖;開展淡水養殖,並有6處老河道,計0.18萬畝,由民眾從事水產養殖業。這些湖泊還起到滯洪和蓄水灌溉作用。湖周圍有4萬餘畝農田免受洪水威脅。
河道治理
幹流治理
中、下遊河道彎曲狹窄,河床淤積嚴重,歷史上是洪澇災嚴重的地區。1975年,中共東至縣委、縣革命委員會動員全縣人民,對中、下游地區進行全面治理。對幹流裁彎取直和改道切崗,1975年9月動工,次年4月基本完工,完成方村至河口的主河改道31公里,新開河長19.3公里,新築河堤24.50公里,完成土石方874.64萬方。治理後的河道底寬82—100米,左、右灘地寬各20米,堤頂高程20—23.5米,頂寬4—10米,邊坡1∶2—1∶3,河道安全泄量達1960秒立方米。
明萬曆三年(1575),東流知縣陳春於河口處開浚南新河,不久淤塞。後人對此作記評估:南新河由於上游之水“往往挾沙而下,易於淤淺”,度其地勢,應“建閘以節之,濱湖築堤以衛之”。但“第開濬江口施工非易,患於費無所出,而冷水港以上即建德所治,疏導上流勢順通力合作,則又患於牽制不前。姑存其說,俟有志者而已”(清點慶《東流縣誌》)。古人雖有治河之意,而無此力,只有望河興嘆。新中國成立後,至德縣人民政府發動民眾對堯渡河中上游水流急、坍崩嚴重的地段,採取塊石護岸。對河灘開闊、河岸低的地段,築堤壩防洪。先後治理14條段,總長12.97公里,完成土方7.39萬立方米,石方3.65萬立方米。1957年,省水利廳組織勘察組對堯渡河進行實地查勘,著手進行堯渡河治理前期工作。1960年安慶專署水電局、1966年池洲地區水電工程處、1972年縣水電局,先後編制堯渡河治理規劃。1974年,在前幾次規劃基礎上,反覆研究比較,再次編制了治理規劃。這次規劃同前幾次規劃不同點是,對堯渡河中游治理棄除了在上游建楓樹峽水庫方案,提出了河流改道與老河整治兩個方案。是年底,經省革命委員會批准正式實施堯渡河幹流中游改道、下遊河湖分家、築堤、重開新河入江、支流治理、改道的方案,並列為堯渡河中下游防洪圍墾火螺工程之中。
幹流治理的工程標準,河道按20年一遇,洪峰流量為1960秒立方米,底寬為80—100米,縣城以下為五級航道,底部高程為10.5米。河堤防洪標準按20年一遇,堤頂超高1.5米,堤頂高程為20—23米,頂高4—10米。縣城防洪堤按50年一遇,洪水超高1.0米校核。
幹流治理從方村至河口,老河長為31公里。治理工程主要有四項。一是中游段的河西畈改道。原河道自方村至赤頭長9.5公里,繞縣城東逶迤而過,狹窄彎曲。新河改在縣城西,沿河西畈丘陵腳開挖,順直而下,河長3.3公里。二是下游段的開河築壩。新河道出石印洞以後,截斷澤潭湖,穿過龍王湖、小黃泥湖、小七里湖,在這些湖中開挖河道。沿河兩岸築堤,實行河湖分家。新河自中游至下游,左岸築河西堤、堯香公路堤、歐窯大堤、小七里湖外壩、牛腿大堤等5段,長12.82公里。右岸築堯渡護城堤、澤潭湖堤、小黃泥湖堤、小七里湖堤、泉水湖堤、團湖堤等6段,長11.4公里。還在方村、蘆村、赤頭等3處,築堤3段,長1.38公里。三是切崗工程。新河沿途劈開汪公包、板壁章、順風嘴、東流、茶葉山等5處丘陵,最大切深為12.6米,底寬60.0米,邊坡為1∶2,總長876米。四是建築物工程。主要建築物有橫跨堯渡新河、連線大石公路的堯渡大橋,該橋為鋼筋混凝土雙曲拱橋,5跨,每跨淨空30米,主橋長197米、寬10米,引橋長122米、寬21米。在河道入江口處建泄流量為1960秒立方米、12孔的節制閘和能通航100噸級的船閘一座。
2011年起,東至縣開始實施堯渡河綜合治理工程,分堯渡老河綜合治理工程和堯渡新河綜合治理工程。堯渡老河綜合治理工程,是以河道及岸線公共綠地綜合整治為主體,通過全流域的水體疏通、截污治污、生態淨化、護岸處理、水土保持,建立起良性生態系統,還岸以綠、還河以清,全面提高縣城環境品位。項目建設內容包括:疏通河道5500米,堯渡河引水閘至堯渡老橋全長2520米駁岸、景觀建設,新建市政橋樑5座,沿河東路1024米,沿堯渡老河建設截污管網4.3千米,堯河菜市場、縣總工會、堯渡醫院和沿河門面房的拆除重建,項目總投資3.74億元,其中通過多方努力,爭取到銀行貸款1.9億元。建成後將形成“一河兩岸、六園六景、三十六點”的基本空間格局,為打造現代親水宜居園林城市奠定堅實基礎。工程建設工期28個月,從2010年2月開始至2012年6月結束。
支流治理
香隅河改道工程是堯渡河中下游治理的工程之一,主要解決下游的140平方公里的防洪圍墾滅螺問題。香隅老河原在七里湖匯入幹流堯渡河,新開河道從塘家壩始,沿20米高程線改道在烏石磯入江。河道標準按20年一遇洪水,泄量為500秒立方米。新開河長13.1公里。新河沿途破紅嶺、切開梅山、韓家壟、佛寶山、烏石磯山崗,長5.24公里,再穿白洋湖,過小思湖,入鐵船渡。開挖新河,兩岸築堤9段,長6.5公里。建有渡槽6處、涵閘3座、地下涵8處、公路橋1座。改道工程由西線指揮部組織施工。1974年12月4日破土動工,最多上工2.3萬餘人。全部工程於1986年4月完工,完成土方278.78萬立方米,石方23.02萬立方米。
梅城河系堯渡河一級支流,原由縣城東匯入主流。1975年,隨於流而改道,改道從徐村始,沿山腳開挖,經梅城,達赤頭入堯渡新河。改道工程與幹流同時實施,先於幹流竣工。與此同時,還完成周村、汪山兩條二級支河的治理。新開河道1條,長3.8公里,完成土方35.38萬立方米,石方6.31萬立方米,砌防洪牆1道,長230米,高5.5米,建赤頭、梅山公路橋2座,其他橋樑4座,跌水1處。老河變新河,防洪能力達20年一遇。
堯渡河中下游治理工程將年最高來水量為14.23億立方米的堯渡河,從牛頭山南的七里湖中搬到牛頭山北,然後鑿河入江,使危害千年的堯渡河,變成了具有防洪、灌溉、航運、發電、消滅血吸蟲病等多種功能的河流。
排灌設施
東流老閘,在長江右岸東流鎮南牛頭山腳,原名東流閘,後因建東流新閘,故名。該閘建在堯渡河入江口,是為拒江倒灌,減輕堯渡河沿岸和七里湖區的洪澇災害而建的一座節制閘。建於1967年,由省水利廳、池州專區水電局、縣水電局聯合設計,池州地區水利工程隊施工,到1970年5月竣工,完成土方163.5萬立方米,石方2.64萬立方米,混凝土7258立方米,國家投資210.62萬元。節制閘共7孔,其中:深孔1孔,閘底高程6.7米,淨寬6米,閘寬長32.5米,兼通航,可通30噸船位;淺孔6孔,閘底高程8.5米,淨寬5米,閘室為鋼筋混凝土拱式結構,長30米。深孔為鋼閘門,淺孔是鋼絲網水泥折板門,重12噸,設計最大排澇泄量600秒立方米。閘頂高程22米,可防1954年型洪水。建成運用後,每年汛期關閘,江湖水位差1.29—2.2米。抗旱期提高內湖水位與江水位差0.56—2.2米。防洪與灌溉都發揮了很大作用。1976年七里湖圍墾後,該閘變為七里湖圩內的排漬閘,運用條件改變,內外水位差增大,加之閘基處於軟硬兩種地基,自西向東發生不均勻沉陷,引起淺孔第三孔等處發生斷裂和裂縫,影響了工程的整體性和閘身安全,成為險閘。為安全起見,對淺孔6孔用鋼筋混凝土封堵停用,剩下的深孔1孔,作為內排閘使用。
東流新閘,在東流鎮的秀峰塔下,堯渡新河的出口,是縣內最大的中型涵洞。該閘是治理堯渡河的重點樞紐工程,於1976年9月動工興建。東流新閘包括節制閘和船閘。節制閘是按20年一遇的洪水設計,最大泄量1960秒立方米,共12孔,單孔寬5米,高8.5米,閘底高程8.5米,總寬73.2米。船閘按6級航道設計,通航100噸級船位,閘室淨寬8米,高12.5米,閘室長100米,上閘首底高程9.5米,下閘首底高程3米。節制閘與船閘的閘身均為鋼筋混凝土胸牆式結構。東流新閘是池州地區水電局和縣水電局共同設計,由縣水利工程隊施工。東流、香隅、堯渡3個受益區抽調勞力,高峰時上工人數9800多人,當年基本完成閘基開挖任務,次年閘面公路橋通車,1981年船閘竣工。全部工程完成土石方66.53萬立方米,其中石方6.93萬立方米,混凝土方1.89萬立方米,國家投資372萬元。
水利概況
航道航運
堯渡河航道,自長江東流河口進入,西南通香隅,東經仙人湖通長石湖抵堯渡,沿堯渡直上可抵青水源。全長79公里,寬100米。長江口(東流)至堯渡一段,過去灘險石多,航行困難。1956年經過疏鑿、改河後,每年春、夏漲水季節,可正常通航,通航里程為22公里,屬2級航道,通航能力為100噸級。香隅屬七里湖平水4級航線,堯渡抵青水源航道為竹筏航線。
蓄水工程
白茆水庫,位於香隅白茆山下的香隅河支流白茆河(亦稱砂河)上,是以灌溉為主,兼顧防洪、發電、養魚等綜合利用的小(1)型水庫。按50年一遇設計,500年一遇校核。大壩為粘土心牆砂殼壩,壩頂高程58.77米,壩頂長195米,頂寬4米。溢洪道為實用堰,底高程52.2米,底寬28米,最大泄量427秒立方米。灌區面積21.0平方公里,合鎮鄉9個村受益。白茆水庫,自1958年到1985年,國家投資62.74萬元。完成土石方47.27萬立方米,遷移113戶、618人、712間房屋。建有東、西乾渠2條,長16.6公里,支渠13條,長20.9公里。主要配套建築物有:庫下堰、張家嶺隧洞、七峰、漕東倒虹吸、梅林畈、東風渡槽等。
水力電站
跌水電站,位於縣城南約2公里的方村,是引水式徑流電站。屬縣管,裝機4台220千瓦。設計水頭4.5米,流量5.6秒立方米。該站樞紐工程由電站、跌水堰壩等組成。跌水堰壩工程為堯渡河中下游治理工程之一,位於縣城南約4公里的羅家亭,建於堯渡河幹流河床上,跌水堰壩為實用堰流斜坡式滾水壩,堰體為砌石體結構,堰面系混凝土,堰頂長105米,寬4米,高程20米,最大泄洪水深4.67米,總控制面積451平方公里。1976年12月動工,1979年竣工。完成土石方13.26萬立方米,其中石方1.78萬立方米,國家投資43.39萬元,電站工程於1984年竣工。並建成從跌水堰壩至電站引水乾渠長1.8公里,國家投資30.37萬元。次年井網發電,當年發電16萬度,1986年20萬度,1987年25萬度,1988年32.4萬度。
檀坡堰水電站,位於花園裡鄉政府所在地西200米處,引檀坡堰水為水源,是堯渡河幹流上的徑流站。檀坡堰以上集水面積167平方公里,引水乾渠長2.5公里。該站於1987年建成,裝機1台75千瓦,設計水頭8米,流量2.5秒立方米,1988年併入電網,當年發電6.3萬度。
流域概況
地形地貌
堯渡河中上游位於東至縣東部和中部,區內地形東高西低。東部與貴池縣、石台縣交界處,為
九華山余脈延伸,與石台、祁門、江西浮梁三縣交界處為最高區,崇山逶迤。透返連綿,屬中山(低中山)地貌。其中良禾嶺(1112米)為堯渡河的發源地。
中游在低山丘陵之間,水系發育。堯渡新河、黃湓河、秋浦河、前河等河流蜿蜒其間。沿河斷陷地帶和岩性軟弱地區,在流水的側蝕作用和堆積作用下,發育了不少山間盆地。較大者如張溪鎮、堯渡鎮、葛公鎮、花園裡,小者如洋湖鎮、金家村、楊樹嶺等。盆地中心低凹處,均堆積第四系亞粘土、砂礫層,成為農耕地和集鎮。
下游為沿江湖泊、崗地、平原,原屬古長江水道,後來水面退縮,遺留下一系列湖泊。大者如升金湖,跨東至、貴池兩縣,東至縣內水面298.7平方公里(含長江水面東至段)。其餘七里湖、小七里湖、太白湖、養馬湖、團洋湖、黃泥湖、狹陽湖等16個湖泊,大者水面1000餘畝,小者水面100—300畝,散布在自香口至姜壩10多個鄉境內。湖區地形低凹,湖水最深達10餘米。由於墾湖圍田,湖面逐漸縮小。
沿江及河湖岸側,發育三級階地:一級階地為河漫灘階地,海拔10米,沖積、湖積形成全新世沉積物;二級階地海拔20—30米,由沖積、坡積——沖積形成下蜀粘土層及網紋紅土;三級階地海拔40—60米,沉積有安慶組礫石層。瀕湖崗地,波狀起伏,海拔高40—50米。升金湖周圍海拔20—30米,升金湖北岸與長江拐彎處,形成最新的現代沖積層,為灰、灰黃色亞粘土、粉砂、砂礫層。西側江中沖積形成江心洲,標高一般在10米左右,汛期多低於江面。區內除湖泊崗地外,也殘存丘陵,海拔多在100—200米,或不到百米,多為孤丘殘崗。丘陵、崗地間有小面積沖積平原,形成圩區和農田。
風景名勝
堯渡老街,東至縣人民政府駐地。堯渡老街的街名,來源於遠古時的堯舜二帝由此過渡而得名,老街依河而建,古時堯渡河直通長江,擊攘橋下設有商埠碼頭,臨水的每家每戶房屋後牆下留有繫船的船樁和埠頭。清末民初,堯渡街發展成為上至河路村下至擊攘橋,分上中下街,長約1.5公里,開有300多家店鋪,建有1000多幢房屋,且大多是馬頭牆、魚懸樑,前開店後住房,一進幾深帶天井的徽派建築。其時市面繁榮,人流較多,成了至德全境的茶葉藥材山貨的集散中心,舊城南半里,有繡花樓24間,丹陽、尋陽、鄱陽等地商賈經常來此置辦酒會,故有“江南茶飯、建德先知”的諺語廣為流傳。
古時的堯渡老街,不僅是個物流集散地,而且還是“祁紅”茶葉和蕪湖鐵畫發源地。1916年祁紅茶葉獲巴拿馬博覽會金獎,從此一舉奪魁,暢銷海內外,堯渡街也由此興盛起來。據史志記載,蕪湖鐵畫的初創人梁應達也是建德堯渡街人。同時,堯渡街近郊的梅城,還是宋時大詩人,當時的建德縣令梅堯臣的縣衙,梅公在這裡寫詩上百篇,至今仍為縣人所傳頌。梅城紙坑山,又名紙山周,是清末兩廣總督周馥的誕生地。周馥的謫孫周叔是“忠誠的愛國主義者、共產黨的親密朋友”,曾任過第六屆全國政協副主席。
歷山,位於縣城10公里處堯渡河右岸,相傳舜耕於此。山上有2池:一久雨不盈,一久旱不涸。山下有仙姑井,《方輿紀要》載:“觀者呼仙女,則花湧出”。主峰仙人掌海拔372米。登臨遠眺,南望匡廬,西瞰江清。明代建堯舜祠于山中,今尚存法藏寺,有僧尼2人。歷山是東至縣北部屏障,抗日時期是日軍的據點。當午曾駐紮歷山的日軍,今來東至旅遊,必登山覽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