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象山廣場

象山廣場地處象山之西,民主路以東,桃花江南側,是象山景區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國內風景最好的城市廣場之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桂林象山廣場
  • 地處:象山之西,民主路以東
  • 占地:12287平方米
  • 隸屬:桂林旅遊發展總公司
簡要介紹,項目特點,周邊環境,

簡要介紹

象山一帶在歷史上就是人口稠密之地。明代洪武年間,桂林城南擴時,這裡是城垣之外側,典型的城外之廓,民房密集,草木蓬生,環境雜亂。當年太平軍所以選中這裡為攻城指揮部,很大原因也是因為統治者不願常年涉足於此,太平軍易於攻占所致。在上個世紀末開始的大規模城市改造中,為了使象山這座桂林市的標誌性山體能夠體面大方地展現於世,市政府決定在象山以西、文昌橋以東,大範圍地拆除舊民房,修建以文化內涵和自然風景為主要特徵的象山廣場。

項目特點

新建的象山廣場占地12287平方米,面積雖不算大,地勢也不平坦,呈西高東低的坡形,但在設計建設中卻獨見匠心:首先,由於廣場的業主和象山公園的業主是同一家公司——桂林旅遊發展總公司,因而,新建廣場與改建公園在思路上就立足於統一規劃設計和建設,使廣場的建設和公園的管理經營呈現出完整的統一的思路。
其次,建設象山廣場,主要立足於側重環境的表現,不是盲目去追求一般廣場的寬大雄偉和集會功能。
第三,在設計思想上著重於“顯山露水”,充分挖掘和再現象山原存的自然風景和歷史文化所積澱的感染力。
第四,在視覺追求上,力圖除去一切人為的遮擋,使象山成為南環路桃花江風景帶和灕江風景交會處的主體,成為抓住遊人視線的焦點。
第五,在建設風格上,要與文昌橋、南環路協調一致,以大大提高這一帶的檔次和文化品味。通過修建象山廣場,要達到提升公園景觀檔次的目的,要有助於公園內部調整遊覽線路。
第六,在功能劃分和便於管理方面,廣場在功能上雖是公園的重要組成部分,但要向公眾免費開放,要向市民提供較大的綠地及休息娛樂場地。為了便於公園管理,在公園及廣場之間挖出一條小溪,做成渾然成天的水面分隔。公園與廣場要廣植市樹──桂花樹,突出桂花文化,突出桂林特色。
如果說中心廣場是以繁華為特色,象山廣場則更多地體現著自然和清新:這座與中心廣場同齡的風景區小廣場,在面積上雖是個小弟弟,但它在借景築景方面,很好地繼承了中國傳統的造園手法,使之與別的廣場相比,不僅能提供休閒的功能,更可以起到觀景的效果,因而更顯得別具一格。人工密植的桂花樹林將廣場的大部掩映著,使人乍看去,這裡與其說是廣場,還不如說更像城中林地,因為它的綠地面積占廣場面積之比在國內各廣場中可能也是最高的。它的人工流泉巧妙地和流經一側的桃花江融為一體,悄悄將廣場部分和公園景地區隔開,既起到了相互借景的作用,又達到了分區管理的效果。與別的廣場相比,天然水景和人工水景構成了它的最突出的個性:北面是秀美可人的桃花江,東面是清冽如鏡的灕江,廣場中間還有由人工小溪和流泉跌水組成的分區線。在夏風的吹拂下,可以感受到陣陣水氣襲來,涼爽宜人,實在是消暑的好去處。它的中心有一個小巧有趣的赤足小廣場,場地用潔淨平滑的鵝卵石鋪成,遊人赤足在上面行走,可以達到按摩足穴之目的,又有一種回到童年的樂趣。每逢黃昏,常有年輕的父母帶著學步的孩子在這裡赤足行走,盡情體驗著那種呢喃的親情。

周邊環境

廣場之東,象山腳下,是著名的古代建築雲峰寺。原寺為唐朝建築,後毀。明代時,這裡成為紀念范成大、方信孺的“范方祠”,清代改為雲峰寺,現為二進五開間、硬山式二層仿古建築。清朝道光年間,太平軍北上路過桂林時,這裡曾是太平軍攻城的指揮所。太平軍在這裡以象山為致高點,攻城達34天,重創守城清軍。現在,雲峰寺已改為《太平天國革命在桂林》專題陳列館,匾額為國畫大師劉海粟所題。
雲峰寺所臨的象山,是著名的桂林八景之一“象山水月”所在地。水月洞裡有大詩人陸游的真跡,明末大旅行家徐霞客曾多次往返於此,意在求得一幅心儀的石刻拓片,這些都是文化史上的美談。登象山,謁普賢塔,望訾州,沐灕江風,觀穿山塔影,都是很好的旅行享受。
廣場的西面,與民主路相隔,緊臨桃花江,是著名的古代建築舍利塔。塔初為唐代所建,為七級磚塔,用於存放舍利石函。唐代高僧鑒真和尚應邀到日本講經傳法,五次東渡皆敗,輾轉到桂,曾在此講經傳法一年,盛況空前。此塔因鑒真在此講法而成為中國古代佛教名塔之一。原塔後毀於火。現塔為明初重建。底層有四門相通,通道構成的八面牆壁上有墨書《金剛經》全文,四門額塑有八大金剛之名。塔身為八角寶瓶,每面均有佛龕。塔內曾有舍利陶魂罐和鎮塔鐵劍。
廣場之北,走過文昌橋,就是在出版界享有聲譽的灕江出版社。遊人可以在出版社的讀者服務部買到全套的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作品珍藏版,或最新出版的文學名著,以及最新版的旅遊圖,以作旅遊的文化珍藏。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