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姜

桂姜

桂姜(學名:Zingiber kwangsiense D. Fang)是姜科姜屬多年生草本植物,株高可達1.5米;根莖肥厚,有塊根。葉片長圓狀披針形或披針形,頂端漸尖,基部圓楔形至楔形,葉面密被紫褐色腺點,葉柄短,葉舌膜質,穗狀花序倒卵形,有花達30餘朵;總花梗柔弱;苞片紅色或紫色,稀綠色,長圓狀披針形,花冠無毛,裂片線形,頂端紅色;唇瓣淡黃色,側裂片近長圓形,花葯紅色;子房密被長伏毛,蒴果卵形,種子紅色,9-10月開花;10-11月結果。

分布中國廣西;生於山坡林下。

(概述圖參考來源:中國自然標本館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桂姜
  • 學名:Zingiber kwangsiense D. Fang
  • :植物界
  • :被子植物門 Angiospermae
  • :單子葉植物綱 Monocotyledoneae
  • :芭蕉目 Scitamineae
  • :姜科 Zingiberaceae
  • 亞科:姜亞科 Zingiberoideae
  • :姜族 ZINGIBEREAE
  • :姜屬 Zingiber
  • :桂姜
  • 分布區域:中國廣西
形態特徵,生長環境,分布範圍,繁殖方法,栽培技術,土地選擇,施肥栽植,田間管理,

形態特徵

多年生草本;地上莖直立。株高0.5-1.5米;根莖肥厚,塊狀,粗1-3厘米,有塊根。
桂姜
葉片長圓狀披針形或披針形,長25-34厘米,寬5-9厘米,頂端漸尖,基部圓楔形至楔形,葉面密被紫褐色腺點,葉背疏被貼伏的長柔毛和紫褐色腺點;葉柄短,長1-4毫米;葉舌膜質,長2-6毫米,頂端微凹,具微毛。
穗狀花序倒卵形,長4-8厘米,寬2-4厘米,有花達30餘朵;總花梗長2.5-20厘米,柔弱;苞片紅色或紫色,稀綠色,長圓狀披針形,長4-5 厘米,寬1-1.5厘米,外疏被柔毛;花萼長0.9-1.8厘米,外疏被伏毛;花冠管長約4.5厘米,無毛,裂片線形,長3.5-4厘米,寬5毫米,外面疏被伏毛,頂端紅色;唇瓣全長3厘米,淡黃色,中裂片長圓形,長約2厘米,寬約7毫米,頂端2齒裂,稀全緣,側裂片近長圓形,長約1厘米,寬約5毫米;花葯長1.4厘米,附屬體長1.8厘米,紅色;子房密被長伏毛,長5毫米。
蒴果卵形,具三鈍棱,長3-4厘米,寬1-1.5厘米,被毛;種子紅色,外被白色假種皮。花期:9-10月;果期:10-11月。

生長環境

喜濕潤,忌積水,因此灌溉和排水要及時進行。

分布範圍

產廣西;生於山坡林下。

繁殖方法

種姜一般經催芽後再播種,因催芽可提早出苗,苗齊,以後葉數較多,植株健壯,產量高。帶病種姜經催芽後病症也易表現出來。
催芽一般將浸濕的生薑種置於土層30厘米厚的芽床上,蓋渣肥,再蓋薄膜,床溫保持21-30℃,約10天出芽,或在室外用乾牛糞堆積催芽亦可。出芽後,將種姜分成小塊,每塊留1-2個健芽,剔除病姜種,按芽分級種植。
桂姜

栽培技術

土地選擇

宜選用土層深厚,帶有粘性的壤土,種出來的姜嫩脆且辣味淡,培植老薑及種姜,宜選用沙壤土,其產品辣味重且耐貯藏。姜易發生腐敗病,不宜連作,最好輪作,與春作物或蔬菜套種。

施肥栽植

根系不發達,分布淺,要求地塊深翻耙碎、整平。姜的生長期長,需肥量大,產量高,宜多施堆肥或其他有機肥,一般畝施有機肥5000千克以上作基肥和種肥。
姜的根莖有向上長的習性,若露出地面則品質差,因此要深栽。對產出品的不同要求,栽植方式也不同,大致分為3種。
平畦姜培土較埂子姜淺,根莖生長差,但肉質緊密,辣味重。
窩子姜按33厘米的行株距挖窩栽姜,軟化栽培,收嫩薑的高子宜深,以後分次培土,作於姜栽培的窩子宜淺,以後少量培土。
每畝種量因種姜大小及栽培密度不同,差異較大,一般畝用種量為75-300千克。

田間管理

姜很耐肥,並且是多次漸進分茬,應分期追肥。一般苗高15厘米開始施肥,以後每隔20天左右追肥一次,“立秋”至“處暑”間施最後1次,一般共3-4次。追肥時要多施鉀肥,促進根莖肥大,減少病蟲害。
培土結合中耕除草和施肥,培土一般3次。埂子姜需4次,常使姜埂變為溝,原來的栽植淘變為姜埂。作姜種的通常只中耕除草而不培土。
夏季烈日照射不利姜的生長發育,可在廂面搭棚遮蔭或在行間插高桿或套種瓜類搭架遮蔭。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