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本無分別智,佛教名詞。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根本無分別智
- 類型:佛教名詞
根本無分別智,佛教名詞。
根本無分別智,佛教名詞。無分別智之一。與“後得無分別智”相對。為見道現觀佛教“真理”之所得,屬全部修習過程中帶有突變性質的認識。以此時之智與證得之理,神秘地契合為一,主觀和客觀已無任何差別,故名“無分別”;又以此智慧型成就...
後得無分別智,亦稱“後得智”、“俗智”、“權智”等。佛教名詞。無分別智之一。與“根本無分別智”相對。指將根本無分別智證得的佛教“真理”,運用於分析各類具體現象的智慧型。以其能運用根本智一一分析事物,並在根本智之後發生, 故稱。《成唯識論》卷十:“後得無分別智,雖不親證(指直觀)二空真理,...
根本智與後得智 唯識家所用之名相。(一)根本智,又作根本無分別智、無分別智、正體無分別智、正體智,乃直證二空所顯真如之理,斷惑障之智。亦即照了無差別之智。(二)後得智,又稱後得差別智,乃轉有為之事境,了知依他起性之如幻,而不生我法之迷惑。亦即照了差別之智。[攝大乘論本卷下、成唯識...
四者業,五者相應,六者行,七者時差別,八者遍一切處,九者不變,十者無差別”。其中“體”,或稱“實體”,即如來藏;“因”指佛智,即出世間無分別智(根本無分別智)與世間依止行智(後得無分別智);“果”指依因證得之果。如此等等。此“十種義”分別說明成佛所“依”之根據、行為、結果和體現。
十六品心相見道,是指大乘菩薩思求入地而欲進階於大乘見道之通達位中,仍必須進修大乘四聖諦,現觀四諦十六品心及九品心後,要有本已修得之初禪或二禪定力作支持,方得相應于慧解脫果。大乘真見道之實證,即是證得第八識如來藏,能現觀其真實而如如之自性,名為證真如;此際始生根本無分別智,同時證得...
這與修道位中無漏後得智緣真如的情形不同,無漏後得智既不是如見道位根本無分別智的親證,當然還與通常的情況一樣,是變現出真如的相狀來予以認知,易言之,依然是有見分,亦有相分。般若毱多的責難就利用了唯識學中的這一特例,他在《破大乘論》中說:“無分別智不似真如相起,應非所緣緣。”這是說...
無分別智是所有大乘經典的指歸,也是所有大乘聖者悟入法性的根本依處,即是禪宗所說的無念境界,因此堪稱殊勝論典的總疏。全知麥彭仁波切上論中云:“經論中所明顯開示的畢竟是大乘究竟的無分別智,故被稱為一切甚深經部的疏。”4、明示修法關要:由於論中以中觀唯識圓融的方式宣說了見解的關要,故開出兩種修...
(3)戒現觀,“謂無漏戒除破戒垢,令觀增明”。(4)現觀智諦現觀,“謂一切種緣非安立根本,後得無分別智”。(5)現觀邊智諦現觀,“謂現觀智諦現觀後,諸緣安立世、出世智”。(6)究竟現觀,“謂盡智等究竟位智”。此真見道攝彼第四現觀少分;此相見道攝彼第四、第五少分,彼第二、三雖此俱起...
為度眾生,必須有悲智等運之心行,有此心行才會有真俗圓融之妙用,而達廣濟之目的。所以佛說“六度”、“四攝”、“四無量心”等菩薩道行,皆依悲智等運、真俗圓融的原則建立。六度中“布施度”所攝“財施”、“法施”“無畏施”,皆是悲的表現。“智慧度”所攝“加行、根本、後得無分別智”,全是智...
(1)“宗通”,即“自宗通”,指心不外緣,離語言分別,全憑內心自覺通達的宗旨,或對自所信奉之宗旨的自我通達。“自宗通者,謂修行者離自心現種種妄想,謂不墮一異、俱不俱品,超度一切心、意、意識,自覺聖境,離因成見相(指邏輯推理),一切外道、聲聞、緣覺所不能知。”所以“宗通”是一種離語言邏輯...
第二派為‘智足派’,佛智足論師所傳,造有《普賢修法》、《護摩儀軌》。其弟子阿底峽造四五○曼陀羅儀軌等。第三派為辛底巴,曾並根本及後分經而造釋,依此出《集密》二十五尊之灌頂與講授。第四派為嬉金剛,順母續而講根本經,釋緣起分。第五派為班哲達彌底,聽賢足講《集密》而造根本經釋。第六派...
就十二緣起中無明支解之,無明為一切煩惱之根本。阿含經謂,無明乃對於佛教真理(四諦)之錯誤認知,即無智;且其與渴愛具有表里之關係。說一切有部以“三世兩重”之因果來解說十二緣起,謂其中之無明系指過去煩惱位之五蘊,由於該位諸煩惱中,以無明之作用最強,故總稱宿世煩惱為無明。唯識宗則以“二世一重”之...
梵語jn~eya^varan!a。指執著於所證之法而障蔽其真如根本智。所知障又稱無明惑、無始無明、智障等。為二種無明之一(一念無明和無始無明)或三障之一·簡介 三障是煩惱障、所知障、業障。煩惱障又稱為見思惑(一念無明),所知障又稱為無明惑,事障即是性障。分述如下:煩惱障就是障礙學人出離分段生死的煩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