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核電廠放射性物質釋放
- 外文名:Radioactivematerial release in nuclear power plant
裂變產物釋放在冷卻劑在反應堆運行過程中,如果燃料元件破損,那么燃料元件中的裂變產物將會進入一迴路冷卻劑中,增加一迴路冷卻劑及相關設備的放射性水平。對於採用棒狀燃料元件的堆芯,燃料芯塊中產生的裂變產物釋放到一迴路冷卻劑中包...
指核電廠處於偏離正常運行的事故工況或出現嚴重堆芯損壞的嚴重事故時的環境影響。一旦出現這些情況,有可能向環境釋放比較大量的放射性物質,從而可能對環境和公眾健康產生較大影響。三里島核電廠事故與車諾比核電廠事故 世界上已發生兩...
第一條 為了加強核電廠核事故應急管理工作,控制和減少核事故危害,制定本條例。第二條 本條例適用於可能或者已經引起放射性物質釋放、造成重大輻射後果的核電廠核事故(以下簡稱核事故)應急管理工作。 第三條 核事故應急管理工作實行...
大氣是把核電廠正常排放或事故釋放的放射性物質輸運到環境中去,從而可能影響公眾的主要照射途徑。為評價放射性物質在大氣中的彌散,開展的主要工作包括:確定不同工況下的放射性源項、建立氣象調查大綱、確定大綱中必需的氣象數據、保證數據...
國家核應急協調委在批准終止場外應急狀態之前,必須獲得足夠的情況,確信該核電廠事故已切實得到控制,而且幾乎已恢復到安全狀態,特別要確認滿足下列條件:(1)核電廠放射性物質的釋放已經停止或者已經控制到低於可接受的水平;(2)為使...
本標準規定了核電廠放射性液態流出物排放的技術要求。本標準適用於輕水堆和重水堆型核電廠放射性液態流出物排放系統的設計和運行以及放射性液態流出物排放的管理。其他類型的核動力廠和核反應堆設施可參照採用。本標準是對《輕水堆核電廠...
大量放射性早期釋放頻率 核電廠發生嚴重事故,堆芯熔化導致安全殼最後一道屏障破損,導致事故早期(24h內)大量放射性物質向周圍環境釋放的頻率,單位為(堆●年)。
放射性物質向環境排放分為常規排放和事故排放兩大類。核電廠處於正常運行和管理情況下的排放叫做常規排放;核電廠處於事故工況或在限制排放的有關規定遭到破壞的情況下的排放叫做事故排放。常規排放又可以分為有組織排放和無組織排放兩類。...
大量放射性釋放機率是2020年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公布的電力名詞。定義 核電廠發生嚴重事故,堆芯熔化導致安全殼這最後一道屏障破損,招致大量放射性物質向周圍環境釋放的機率,單位是。由於安全殼的屏障作用,一般認為該機率比堆芯損壞...
《壓水堆核電廠運行狀態下的放射性源項(GB/T 13976-2008)》與GB/T 13976—1992相比主要變化如下:標準名稱改為《壓水堆核電廠運行狀態下的放射性源項》;刪除了原術語“3.2活化氣體、3.13放射性物質釋放率”;增加了“正常運行”...
核電廠釋放的液態放射性流出物在受納水體中的輸運與擴散。核電廠常規排放到環境中的液態流出物包括冷卻水、實驗室廢水、地板沖洗水以及經廢液處理系統淨化後的廢水等,其放射性濃度屬於或小於放射性液體廢物分級中的低放廢液。按規定,廢液...
設計中採用 "縱深防禦"的概念,通過合理的運行設計、運行規程、監測系統、專設安全設施、放射性後果緩解設施等五個層次有效地保障核電廠的安全穩定運行並使放射性物質的釋放受到控制。另外,布置了四道安全 實體屏障:燃料芯塊、燃料包殼...
1975年WASH-1400報告首次將機率安全分析技術套用到核電廠,對幾座典型美國核電廠做了第一次全面的分析,提供了以事件發生頻率為依據的事故分類方法,並建立了安全殼失效模式和放射性物質釋出模式。WASH-1400報告首次指出,核電廠風險主要...
核電廠發生火災或由明火引起爆炸後,常常會導致放射性物質釋放至外環境,從而對環境和公眾造成危險。因此,防火工作在核電廠占有重要位置。核電廠在各種情況下都必須具備足夠的防火能力,在設計和運行中都要考慮和採取各種預防火災的措施,...
該級分析可以對各種堆芯損壞事故序列造成放射性釋放的嚴重性作出分析,找出設計上的弱點,並對減緩堆芯損壞後事故後果的途徑和事故處理提出具體意見。三級PSA:二級PSA結果加上廠外後果的評價。分析放射性物質在環境中的遷移,求出核電廠廠...
車諾比核電站事故帶來的損失是慘重的,爆炸時泄漏的核燃料濃度高達60%,且直至事故發生10晝夜後反應堆被封存,放射性元素一直超量釋放。事故發生3天后,附近的居民才被匆匆撤走,但這3天的時間已使很多人飽受了放射性物質的污染。在...
高斯煙羽模式 這是目前最為廣泛套用的大氣擴散模式,尤其用於估算核電廠常規氣載放射性物質排放的長期平均濃度。在此模式中,假定平均風向恆定不變,污染物在橫截風向(y)和垂直方向(z)上的濃度分布皆遵循常態分配。區域模式和全球模式 ...
Ÿ 固有安全性:安徽蕪湖核電站在設計中採用了“縱深防禦”的概念,通過合理的運行設計、運行規程、監測系統、專設安全設施、放射性後果緩解設施等五個層次有效地保障核電廠的安全穩定運行並使放射性物質的釋放受到控制;另外,設計中還...
三哩島核泄漏事故,通常簡稱“三哩島事件”,是1979年3月28日發生在美國賓夕法尼亞州薩斯奎哈河三哩島核電站的一次嚴重放射性物質泄漏事故。當天凌晨4時半,三哩島核電站95萬千瓦壓水堆電站二號反應堆主給水泵停轉,輔助給水泵按照...
2021年7月,東京電力在對福島第一核電站存放核廢棄物區域進行調查時,發現其中2個容器的容器蓋鬆動出現縫隙,其內部積水的放射性物質濃度非常高,周邊區域也遭到污染。這也是自3月份以來,福島核電站內的核廢棄物容器第三次發生泄漏。事故...
現時仍不能夠確定這些陶瓷狀物質何時會延緩釋放放射性物質。透過秘密的估計,在該核電廠里有至少有4公噸的放射性塵埃。不過,最新的估計已經調查了關於燃料的數量,並保持在反應堆中的份量。一些估計指出,安置在燃料反應堆內的總數量,...
第三,在發生機率極低的堆心損壞事故後,安全系統將儘量限制放射性物質向環境釋放。設計基準事故(DBA)用於設計核電站工程安全設施的一些假設事故。不同類型的核電站其DBA不同。輕水堆的DBA包括:冷卻劑喪失事故、彈棒事故、蒸汽管破裂...
1986年4月26日凌晨1點23分(UTC+3),烏克蘭普里皮亞季鄰近的車諾比核電廠的第四號反應堆發生了爆炸。連續的爆炸引發了大火併散發出大量高能輻射物質到大氣層中,這些放射性塵埃涵蓋了大面積區域。這次災難所釋放出的輻射線劑量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