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風報》是吉林省鎮賚縣坦途鎮中學創辦的一份校刊,是了解坦途中學教育發展的視窗,鎮賚縣唯一一份連續二十餘年不間斷辦刊,累計出刊近二百期;學校設有編輯部負責校風報的編輯工作。近年來,校風報除印刷紙質報刊,還通過網路進行傳輸。在中國基礎教育網設有校風報網頁,同時校風報通過坦途中學網站、部落格空間進行展示。校風報以“樹立良好校風,打造優質教育,培育一流人才,構建和諧校園”為宗旨;努力營造和諧的校園文化氛圍。主要開闢欄目有:校園新聞、學生原創、數據校園、課間十分、講台上下、教子有方、校園故事、時事博覽及法律、民族、心理、國防、國情社情教育常識等。據統計,校風報的閱讀率達100℅、多次參加縣市教育現場會的展示。校風報已成為坦途中學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校風報
- 外文名:School newspaper
- 屬於:吉林省鎮賚縣坦途鎮中學
- 創始人:王彥軍、王家生、黃喜明
- 傳輸:網路 印刷紙質報刊
目錄,發展歷程,欄目介紹,生存狀態,相關動態,
目錄
發展歷程
欄目介紹
相關動態
百科名片
刊物名稱:校風報 創辦時間:1987年10月
創始人:王彥軍、王家生、黃喜明、李殿友 主編:李殿友(李主編)
發展歷程
坦途鎮中學《校風報》,創刊於1987年10月1日。那一天是舉國歡慶的國慶節。國慶節期間,學校舉
辦?了一次徵文活動,由此校風報孕育而生。校風報的到來給小讀者們帶來一絲喜悅與新奇,也給他們枯燥的校園生活平添了幾分樂趣。雖然校風報不能與正規報刊媲美,可是,他離學生最近;學生們的稿子是從來不會扼殺的,而且特好的稿子還會向上推薦!小讀者的熱情極高,非常喜歡了;每一期出來,都會蜂擁而至來槍閱的。創刊之初的條件與現在比可是天壤之別,設備極其簡陋,一台手推的油印機,幾張刻板的蠟紙,一支鐵筆,一塊鋼板;編輯們正是靠著這些簡陋的東西把校風報辦了十餘年。那時的老師們為能有一塊好鋼板,一支好鐵筆而感到興奮,也不亞於現在有一台好電腦。當時出刊是這樣的,編輯們先把選好的稿件,用鐵筆譽寫在蠟紙上,圖案,刊頭都是這樣刻上去的。然後把刻好的蠟版放在油印機的紗窗上,下一步便是抄起油輥一張一張的推印;印一張,翻一張,往返重複。印刷完後,開始裝訂,分發。與同學們見一次面,所需的時間是很長的,也需要編輯們付出很多的辛勞。那時的校風報,由於設備簡陋;是容顏羞澀,紙張單薄,字跡不清,裝訂簡單。就這樣,還是贏得了一批批小作者、小讀者的青睞。
校風報的成長過程中,酸甜苦辣盡在其中。有過輝煌的喜悅,也有過停刊的傷悲。在這20多年中,主要分為三個重要階段。
第一階段是誕生時期:1987-1990年,歷時四年;這時的校長是石善斌同志,石校長語文教師出身,文學功底厚實,對校刊的誕生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他曾多次為校刊撰稿和作序,並為校刊的運作撥付了一定經費,極大的保證了校風報的健康發展。學校黨支部書記李書芹同志親自擔任校刊顧問,教導主任王延軍同志,團書記楊慶芳同志分別擔任編輯組正副組長,編輯部由李殿友、唐俊華、王家生、黃喜明、林慶毅等組成。那時,有校領導的鼎力支持,有一支血氣方剛、志同道合、不辭辛勞的編輯團隊,開局就創造了良好的局面。轉年編輯同仁又創辦了《校園十分鐘》廣播節目,同時,編輯部人員還積極組織師生參加坦途鎮舉辦的歷次小城音樂會;校園文化活動開展得轟轟烈烈,帶起了一批批小作者、小歌手、小播音員隊伍。依稀記得,那時的小作者有:徐笑培、楊立輝、朱國峰、趙穎等等;他們的作品還在吉林省《希望的搖籃報》及其它報刊上發表。小歌手有:李傑、關麗晶、姜玉英等等,他們多次在音樂會上獲獎。小播音員有:韓曉梅、周兵、王麗瑩、王銳等等,韓曉梅同學由於音質清亮而被師生們譽為校園裡的一隻百靈。後來又出現了葛秀春、李萍等幾名優秀的小播音員,他們接過了第一批播音員手中的接力棒,繼續著我們的工作。1990年,也就是校刊第一階段的最後一年,我們迎來了一位學生小編輯—寇寶昌同學,該同學文筆很好,一手好字,在校刊上留下了不少他的筆跡和汗水。如今,20年過去,他們早已走上了工作崗位,或已成家立業。可是,他們在坦途中學的閃光瞬間,是永遠不會被遺忘的。?
這一階段的後期,《校風報》隨著房崇江校長的上任逐漸淡出了歷史舞台,雖然我們進行了改刊,試辦《團訊》和鎮團委聯辦《團旗飄飄》;但與《校風報》的辦刊思路與影響力相去甚遠,沒能挽回停刊的厄運......
第二階段是發展時期:1995-1998年,也是四年;時任校長鄭海志同志。鄭校長上任後,第一件事就是恢復校刊和廣播的編播工作;校風報從此迎來了第二個春天。事有巧合,復刊的時間也是10月。 這次復刊做了充分的準備,制定了嚴密的計畫。重新組建了編輯部:李殿友任主編,陳占軍任副主編,張昭環、玄瑩、林慶毅、劉喜貴、段麗霞、李淑霞、姜玉艷擔任編輯。轉年,由於工作需要,編輯部進行了一次調整,李殿友任主編,張昭環任副主編,李彥君、李淑霞、吳志紅、張海峰擔任編輯。顧問由工會主席王鐵強同志擔任。這一時期,校風報雖然還沒有擺脫手工譽寫的勞作過程,但版面已大大改觀,封面已由印刷廠進行了套紅,後期的譽寫,也作了認真調整,力求保證最佳效果。在這4年中,師生撰稿熱情很高,特別是編輯們主動帶頭,每期都有編輯們的文章。值得一提的是:編輯張昭環同志,初三語文教師,當時任務繁重,還積極參與校刊的編輯和撰稿工作;他文筆灑脫,行文如流水,暢快淋漓;不少的刊前語都出自他的手筆。編輯玄瑩同志,擅長詩歌,詞語凝練,寓意深刻,曾得到不少小作者的青睞,作為寫詩歌的範本。《校園十分鐘》辦的也是有聲有色,走出了初子敬、施雨晴等小播音員。正是由於辦得出彩,得到了有關領導的支持與肯定。《白城日報》記者張甲午同志來校專門對《校風報》編輯部進行了採訪報導;這件事,使校風報編輯同仁感到莫大的欣慰,辦刊的積極性更高了。沒想到一份世上最小的報刊,居然閃了一下光。1997年,為了慶賀《校風報》創刊10周年,我們在學校各部門的配合下,舉辦了“校風十年”大型徵文活動;並把評出的優秀作
品結集成冊。這是紀念
校風報的第一本專集。這一時期,《校風報》不但取得了可喜的成績,
而且為今後的發展積累了辦刊經驗;《校風報》逐漸走向成熟!?
1998年,坦途中學又迎來了一位新校長,原鎮賚縣英華中學副校長劉玉海同志接替了鄭海志同志的校長職務;新官上任也給《校風報》帶來了轉折,停刊已成必然。按說劉校長愛好廣泛,文學水平也不低,還寫得一手好隸書,酷愛體育運動。這樣一位素質的校長,理應把校刊繼續辦下去。但令人遺憾的是:也就是他的任上,《校風報》第二次停刊了。停刊前,1998年最後一期校刊,也就是總第26期,已編排完畢;未來得及與同學們見面就胎死腹中。現在能看到的這期校刊是今天補印的,校刊沒有在電腦的到來和印刷設備的改善同步而行,令人遺憾......。隨後又來了一位劉校長,那時《校風報》已束之高閣四年了;這期間,從此再無人提及了,《校風報》淡出了師生們的視野,在人們的記憶中逐漸退去了。
第三階段是輝煌時期:2007年至今。1998-2007年,《校風報》整整停刊了10年,創刊整整20年。2007年7月,孫玉國同志來坦途中學任校長。《校風報》從此迎來了快速發展的好時機。電腦的普及又給《校風報》注入了新的生機和活力;高速的一體印刷機,完全告別了鉛與火的手工勞作時代;網路時代豐富了《校風報》的內容,開闊了視野;電腦排版使《校風報》容顏大變;逐漸完善的彩印設備又為《校風報》增添了美麗的外衣。生產力的解放,也縮短了校刊的出版周期,內容更加豐滿和充實,構成了完整的相對穩定的欄目體系。現在,校風報與師生們半月就可見一面了。
2007年復刊當時由李殿友、裘國峰、劉喜貴、邵有春、韓彥龍、閆海峰、劉香玲、邵香榮組成了新的編輯部,王莊副校長擔任編審。第二年,由於部分編輯老師承擔了九年級的教學任務,工作很繁重。所以編輯部又做了一次調整:主編:李殿友,編審:王莊,編輯:邵有春、閆海峰、曲長賀。由原來的9人調整為5人。人員減少了,卻絲毫未影響《校風報》的正常出版。從2007年復刊到現在,我又送走了四屆畢業生;他們中間也不乏佼佼者,湧現出了王瑩秋、劉杭、李瑩、劉雨婷、鄭婷婷等十佳小作者。截至目前,我們出版了一期作文專輯;一期校風報小作者特刊,出版增刊20餘期,有為紀念汶川大地震死難同胞的、有預防H1N1知識的、有安全教育方面的、還有學科輔導專題的......
校風報編輯們,都是身兼數職;在主要的教育教學工作完成的空閒來辦校刊。一期校刊的問世,得需要
多少人的配合與協作才能完成。學生投稿——班主任老師集稿(包括自投)——語文老師初選並修改稿件——編輯部潤色並定稿——交付有關老師電腦打稿——電腦稿匯到編輯部進行電腦排版——專人校對稿件——打出印稿——交付相關人員印刷——裝訂——分發。校風報每一次出刊是不還挺複雜的。
新的時代,新的技術,新的辦刊理念,催人奮進。不管歲月如何滄桑變化,校風報都如名字一樣,始終堅持正確的輿論導向,以服務教育教學,服務師生為宗旨;向師生們們傳播愛祖國、愛家鄉、愛校園的情感,做到雅而不俗,喜聞樂見。?
欄目介紹
校園新聞:刊登學校教育教學活動信息。
學生原創:刊登學生習作及各類文體原創作品。
數據校園:刊登學生測試成績及相關數據信息。
課間十分:刊登知識性、趣味性內容。
講台上下:刊登教師作品及學科輔導講座等。
教子有方:為家長提供親職教育方面知識。
校園故事:連載有關校園生活的故事、小說等。
德育天地:主要有法律常識、國防教育、民族常識、心理健康、勞動教育等。
時政博覽:國內外大事、國情社情。
生存狀態
作為坦途中學唯一的平面媒體,長期以來占據著校園媒體的主導地位。但是,由於種種客觀條件的制約,校刊存在著一些先天性的不足;隨著信息傳播多元化的發展,校刊生存空間更是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戰。為此,及時有效地應對多元媒體競爭的發展策略是當務之急。要想使校風報可持續發展必須做到:保證資金充足,發揮網路作用,明確功能定位,調整角色定位,擴展目標客群;挖掘獨特優勢,加強新聞策劃,走精品辦報之路;硬體裝備走向高科技,軟體建設走向規範化;整合校園傳媒,最佳化資源配置,創建多元化信息傳播平台。
相關動態
2010年5月8日,全縣教育現場會在鎮賚三中召開,校風報作為唯一一份校園刊物參展,受到與會人員的一致好評。
2010年11月20日,由校刊編輯部編撰的《坦途中學風采圖集》出版。
2010年12月22日,2010年度校風報合訂本出版。
2011年9月1日,《校風報》編輯部重組,增加李淑霞為副主編,呂佳琪為責任編輯,免去閆海峰,曲長賀責任編輯。
2011年12月26日,2011年度校風報合訂本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