栗頭地鶯

栗頭地鶯

栗頭地鶯(學名:Tesia castaneocoronata):小型鳴禽。體長約10厘米。體型纖細,是中國體型最小的鳥類之一;喙細尖,上喙先端多有缺刻;翅短圓;尾短至中等;腿短而細。羽色以灰、褐及橄欖綠為主,雌雄羽色相似。棲息於灌木或稀疏林內,以昆蟲為主食,鳴聲清脆、多變、悅耳。在灌叢中或樹上以草莖、苔蘚、獸毛等編制碗狀巢,每窩產卵2-3枚,由雌雄輪流孵卵,兩性育雛,孵化期及雛期約12-14天。棲息於多種環境中。留鳥。分布於中國和東南亞各國。

基本介紹

形態特徵,棲息環境,生活習性,分布範圍,亞種分化,繁殖方式,種群現狀,保護級別,

形態特徵

栗頭地鶯立姿甚直而色彩艷麗的鶯。尾短而似鷦鷯,體型與灰腹地鶯相似,前額、頭頂至後枕和頭側亮栗紅色,眼後具一小的三角形白斑;後頸、肩羽、上背至尾上覆羽和翅上覆羽概呈暗橄欖綠色;飛羽和尾羽暗褐色,外緣橄欖綠色。頦、喉亮檸檬黃色,胸和腹部亮黃而沾橄欖綠色;脅部橄欖綠色。兩性羽色相似。虹膜褐色;上嘴黑褐色,下嘴黃色;跗跖和趾綠褐色,爪淡黃褐色。
幼鳥上體橄欖褐色,下體橙栗。越南亞種的上體綠色較深,頸背近綠;滇西亞種i較指名亞種色淡。
大小量度:體重♂6-9g,♀8-9g;體長♂82-100mm,♀84-85mm;嘴峰♂10-11mm,♀10-11mm;翅♂50-51mm,♀51mm;尾♂28-29mm,♀28mm;跗蹠♂21-24mm,♀20-21mm。(註:♂雄性;♀雌性)

棲息環境

棲息於南亞熱帶山地常綠闊葉林和溫帶針闊葉混交林區,在陰濕山坡溝谷地帶的林下灌叢、竹林和草叢之間的地上活動覓食。在高黎貢山調查中常見單個活動於櫟樹林下的草叢間。常於茂密潮濕森林中近溪流的林下覆蓋處。沿樹枝或圓木側身移動。垂直遷移的鳥,通常夏季于海拔2000-4000米,冬季在2000米以下。

生活習性

栗頭地鶯是留鳥。性活潑,常跳躍不止,鳴聲尖銳悅耳。性隱匿,躲藏在草叢或枯枝落葉之中,常聞其聲而不見其鳥。這種鳥性孤獨,只偶見與其他鳥類混群,在繁殖季節成對活動;膽怯,喜藏匿躲閃,但並不難見到;生活於灌木叢中,常跳躍於其間或在生滿苔蘚的亂石堆中覓食,食物以昆蟲為主,兼食植物。
叫聲:響而尖的四聲鳴聲sip, sit-it-up。通常的叫聲為刺耳的似口技單音tzeeet。也作chiruk, chiruck聲雜輕柔的wee聲。

分布範圍

分布於孟加拉國、不丹、中國、印度(北部,旁遮普邦,阿薩姆邦)、寮國人民民主共和國、緬甸北部、尼泊爾、泰國西北部、越南。
中國雲南(西部景東、潞西、永德、瀘水、貢山)、四川(峨眉山、屏山、甘洛、峨邊、會東、康定)、貴州(威寧、赤水)、西藏(樟木、通麥、排龍、尼油山口、洛山口、米及墩)(留鳥)。
栗頭地鶯分布圖栗頭地鶯分布圖

亞種分化

栗頭地鶯(3亞種)
1
Tesia castaneocoronata castaneocoronata
2
Tesia castaneocoronata ripleyi
3
栗頭地鶯越南亞種
Tesia castaneocoronata abadiei

繁殖方式

繁殖期6-8月,通常營巢於林下灌木或樹枝杈上,巢呈杯狀,主要由草莖、草葉、細根等材料構成,內墊有羽毛。每窩產2-3枚,偶爾也產4枚。卵粉紅色、有微綴黃色和被有紅褐色斑點,卵的大小為16.8-18.3mm12.4-13.4mm。雌雄輪流獨孵卵,雛鳥晚成性。

種群現狀

該物種分布範圍廣,不接近物種生存的脆弱瀕危臨界值標準(分布區域或波動範圍小於20000平方公里,棲息地質量,種群規模,分布區域碎片化),種群數量趨勢穩定,因此被評價為無生存危機的物種。

保護級別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 2012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ver 3.1——低危(LC)。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