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形態特徵,棲息環境,生活習性,分布範圍,繁殖方式,亞種分化,種群現狀,保護等級,
形態特徵
栗肩雀鵐屬小型鳴禽,體型似麻雀,體長18厘米,翼展24厘米,體重20-28克。背部深棕色,具黑色縱紋;胸部有廣泛的灰色,長長的尾巴時常挑起,尾羽外側白色。耳羽淺灰色,虹膜黑色,具白色眼環。腿爪粉紅色。兩性相同。幼鳥像成鳥,但翅膀缺少紅染色。
喙短為圓錐形,與雀科的鳥類相比較為細弱,上下喙邊緣不緊密切合而微向內彎,因而切合線中略有縫隙。
棲息環境
主要棲息於開闊的苔原、苔原森林地帶、灌叢林緣沼澤、草地、苔原地帶。低山、丘陵、山腳平原地帶的灌叢、小樹叢、農田、地邊和曠野中的灌叢與樹上、山地、草原、農田、城鎮和鄉村。
生活習性
秋季遷徙,在美國華盛頓州的種群,9月中旬開始遷移,在3-4月上旬返回。
繁殖期間常單獨或成對活動,其他季節多成幾隻至10多隻的小群分散活動在地上,頻繁地在草叢間穿梭或在灌木低枝間跳躍,有時也棲於小樹低枝上,見人立刻落下藏匿於草叢或灌叢中。飛翔時尾羽有規律地散開和收攏,頻頻地露出外側白色尾羽。常發出單調而低弱的叫聲,多是隱伏在灌木荊棘叢中或草叢中鳴叫。如遇驚擾,或在灌叢間低飛逃竄,或飛到附近樹上,注視一會再飛走,飛行快而直。繁殖期間站在茂密的樹冠層間或灌木頂枝上鳴唱,鳴聲響亮,清脆而婉轉
主要以草子、種子、果實等植物性食物為食,也吃昆蟲等動物性食物。除吃草子、穀子、糜子和灌木漿果等植物性食物外,還吃鞘翅目、膜翅目、半翅目、鱗翅目等昆蟲及昆蟲幼蟲和卵。
分布範圍
原產地:巴哈馬,加拿大,瓜地馬拉,墨西哥,特克斯和凱科斯群島,美國。
旅鳥:貝里斯,聖皮埃爾和密克隆島。
在北美,分布於加拿大新斯科舍省和新英格蘭的整箇中西部和大平原各州,薩斯喀徹溫省的海岸和不列顛哥倫比亞省的內陸。它的巢區繼續向南至美國維吉尼亞州北部和加利福尼亞州中部。冬季遷徙到美國南部,從北卡羅來納州到南加州。在每年的冬季,也可以遠在墨西哥南部發現栗肩雀鵐的蹤跡。
繁殖方式
繁殖期3-4月。在遷徙途中雄鳥即開始了求偶鳴叫和配對,到達繁殖地後立刻開始占區和繼續鳴叫。營巢於地上草叢或灌叢中。藉助於上一年的枯草和灌木枝葉的掩蓋,巢很隱蔽。巢呈杯狀,用枯草葉和枯草莖構成,內墊細的枯草莖葉和獸毛。五月中旬雌鳥開始產卵,每窩產卵3-5枚,卵白色、被有小的褐色或紫褐色斑點。孵卵由雌雄鳥共同承擔,孵化期11-13天。雛鳥晚成性,絨毛散束,弱小無助,由於父母的照顧,它們長得很快,並在孵化後留巢7-12天就可離巢。栗肩雀鵐通常每年可以產2窩。
亞種分化
中文名稱 | 學 名 | 命名者及年代 | |
1. | 栗肩雀鵐墨西哥亞種 | Pooecetes gramineusaffinis | G. S. Miller, 1888 |
2. | 栗肩雀鵐美國亞種 | Pooecetes gramineusconfinis | S. F. Baird, 1858 |
3. | 栗肩雀鵐指名亞種 | Pooecetes gramineusgramineus | J. F. Gmelin, 1789 |
種群現狀
該物種分布範圍廣,不接近物種生存的脆弱瀕危臨界值標準(分布區域或波動範圍小於20000平方公里,棲息地質量,種群規模,分布區域碎片化),種群數量趨勢穩定,因此被評價為無生存危機的物種。
保護等級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 2013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ver 3.1——低危(L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