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功績
黃河治水
黃河下遊河道兩岸均有不少灘地,尤其河南河段,河寬灘廣,每遇伏秋大汛,洪水漫灘,將灘面沖成許多串溝,首尾與大河相通,往往分溜成河,沖刷大堤,造成決口之患。栗毓美到任伊始,經過調查研究,對整治灘面串溝隱患,十分重視。道光十五年秋,北岸原武、陽武(今原陽縣境)兩汛串溝分溜,刷成
支河,沿堤上下40餘里,處處吃緊,險情嚴重,栗毓美親到工地指揮搶險。這一帶堤防,原不靠河,平時未備工料,若用秸埽搶護,堤段太長,不可能全線廂修。鑒於當時灘地民房被淹浸塌,房磚頗多,認為磚與石相仿,故決定收買當地民磚,試拋磚壩搶護,計自陽武板
張莊至孫家堤30多里的堤段,經40個晝夜搶修,共築長短磚壩60餘道,從而挑溜外移,化險為夷。這些老磚壩,一直保留到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夕。道光十六年二月陽武三堡串溝過溜,逼近堤根,串溝寬一百二十餘丈,深一至二丈,亦採用磚壩截堵串溝,不久淤為平地,效用顯著。
上書推廣
栗毓美試用磚壩成功後,曾向皇帝上書請求推廣,但遭到一些在朝的官員反對,認為拋磚不如修埽,購磚不如購料。粟毓美一再上書力爭,認為每年黃河兩岸,多用石料護埽,但石料採運困難,價格高昂,計一方石可購兩方磚。同時碎石虛方大,磚料虛方小,一方磚可當兩方石用。而秸料埽,抗洪能力不強,年久易於腐爛。建議用備防石料、秸料的經費沿堤多置磚窯,燒制大磚,以備工用。到道光十九年,皇帝才批准制磚修堤的建議,進行推廣。河工用的大磚為橢圓形,每塊重20斤左右,中有圓孔,可以用繩穿系易於拋修,並可用以砌築壩體。這是黃河上御水工程的一次革新。直到1949年,黃河在開封還設有磚料廠,專門燒制河磚,以補石料之不足。
栗毓美曾經多次專程乘小船考察了大河南北兩岸,每次行程四十多里,發現北岸串溝積水很深,串由溝尾部已與大河連結起來,並且與沁河、武陟、榮澤諸灘的積水匯合一起,注傾堤下。堤下又沒有任何防護工程,石堤南北全是水,也不能取土築壩。在這種情況下,只有採取“拋磚築壩”,才能減緩水勢。於是,栗毓美從老百姓那裡買了一批磚塊,組織民眾向河裡拋磚,採取應急措施,建成數十個“磚壩”。“磚壩”築成以後,恰逢風雨大作,此時凡是支流小河,大都決口數十丈,而大堤卻安然無事。從此以後,人們才認識拋磚築壩的巨大作用。 平日,栗毓美心中有一張治水圖,河道之曲直高低,河水之寬窄深淺,流速之快慢,他都了如指掌。每逢風雨即將到來,他立即到達險地。一旦水患發生,他又能親自指揮搶險,將水患降服。因此,很受當地人民愛戴。在他任職五年期間,河東一帶地區很少發生水災。由於他清正廉明,勇於執法,以致觸犯權貴,遭到陷害,後來積鬱成疾,卒於河道總督任上,以身殉國,享年63歲。 他逝世以後,上至朝廷大臣,下至黎民百姓對他非常懷念。當地百姓為他修了廟宇,每逢水患,便去祭祀。 清朝道光皇帝特地為他在渾源州城東南二里處修建了一座陵墓,晉贈太子太保,諡號恭勤,道光皇帝和栗毓美生前好友林則徐都為他寫了祭文。 如今,兩篇祭文碑刻俱都保存良好,該地人稱“栗家墳”。當地人民都親切地稱呼栗毓美為栗大人,每逢清明時節,前往祭祀遊人甚多。一位實心實力,勇於革新的治河專家,對我國古代水利事業做出過重要貢獻。 栗毓美一生最大的功績是治理黃河。清道光年間,黃河流經河南境內泛濫成災,引起朝廷重視。栗毓美被委任河東河道總督,主持治理黃河事宜。在治黃當中,栗毓美注重調查研究,經常乘小船沿河道巡視、考察,並深入民眾了解治黃的癥結及經驗。後來他在實踐中因地制宜,創造了"以磚代埽"的治黃經驗。以往河南一帶堤壩一直沿用"埽"(即用雜草和沙子裝入麻袋築壩),栗毓美經過探索發現用磚築壩"排遠溜勢,水維頓緩",效果比埽要好,且可節省大量資金。於是用兩年時間,先後拋築磚壩六十餘道。此辦法起初引起朝廷大臣的非議,他據理力爭,並詳細陳述了磚代埽的利弊。
名人祭文
道光皇帝御賜祭文
朕維河流順軌,皇防重匡濟之才,海若安瀾,疏淪仰懷柔之績,既殊勛庸。栗毓美秉資明乾,植品端方,始小試於中州,壘膺薦剡,愛剖符於南豫,屢著循聲,符丹綸紫悖之重申,歷翠板紅薇而疊晉宏,材茂煥久,邀特達之知水利,夙諳聿重修防之任,嫻泄滯通渠之法,安流策導源陂之功,九州底績風清竹箭,消雪浪於蕩平地,固滄桑速雲艫之轉運,嘉,睿川之力,倚任維殷。茲考績三年,殊恩載沛方冀永資,夫臂畫豈意遂?悼夫論徂類已胥蠲,恤典籍褒夫蓋。封彩霞、吳氏為一品夫人。特賜官銜,靈其不昧尚克欽承。
林則徐祭文
公終日立泥淖中,磚甫出水勢尚動搖,即率先屹立壩頭,隨時與廳員營弁請求治策,於二三將生未生,無不預謀抵禦,然其深意,不惟節省經費己也,將以埽二所節之費,移而培大堤固,則漫溢之患可永除。宣房萬福所以,為國家計者,甚至奈何?未竟其施,而殉也。河標黃運,兵專事椿損,城守兵雖習弱,技藝時勢亦非所閒,公惟濟寧地縣,曹袞宵小時窺發,操防末可忽,田增演,三才速戰諸陣勢,躬自教練。文設義學五所,令兵丁子弟讀書。二月十七日巡工至鄭州胡家屯多食,感奇疾旬厥,卒年六十有三。閩海林則徐頓首拜撰。
歷史評價
栗毓美一生勤奮,事必躬親,嚴於律己,廉潔奉公,深得皇帝的厚愛和民眾的尊敬。後積勞成疾,死於任上,當他的靈柩從河南北上運往山西時,沿途民眾揮淚相送,千里不絕。許多官吏"亦皆聞之流涕"。他去世後,甚獲殊榮。皇帝追封為太子太保,賜"恭勤",道光皇帝還作了祭文和碑文,並賜祭葬。這便是現存渾源縣城內由皇家敕建的栗毓美墓。這座全部用巨型漢白玉構件雕刻的規模可觀的陵墓,成為流傳後世的珍貴文物。著名愛國大臣林則徐為他撰寫了墓志銘。在河南,人們修建了祠廟,拜他做大王(河神),渾源人尊稱為栗大人。史料載栗毓美在視察河情途中卒於任上,當地民間傳說,栗大人因黃河上漲,先扔鞋子,後殉河而死,以身報國。在渾源縣內,在墓內埋有"銀人"之說, 該地人稱“栗家墳”。
景點布局
栗毓美陵墓是山西省的一處珍貴歷史文物,坐落在渾源城的東北隅,面對恆山,北依渾河,總面積約7740平方米。其內,建築肅穆壯觀,布局嚴謹對稱;尤其是豐富多彩的漢白玉石刻,更是清陵石刻中的精品和瑰寶,被遊人讚賞,專家垂青。循天峰北路北行約千餘米,首先映入遊人眼帘的是一座高大宏偉的磚券拱門樓,門頂正中有四個蒼勁的磚雕大字:"栗氏佳域"這就是陵園的大門--南啟門。門前東西兩側,矗立著兩座碑亭,亭內高達5米多的漢白玉巨碑十分引人注目:碑頭蓋雙龍帽,雕工精妙;碑基刻江海浪,隨風洶湧;底座是兩個贔,屓負碑臥波,昂首南天,別有情趣;左碑刻神道,右碑勒聖旨,兩碑書法,筆力雄健,刀工精湛,令人稱奇道絕。 穿過天啟門進入前院,迎面是一座冰清玉潔的漢白玉雕欄石橋,名"延澤橋"。橋畔,松柏斗翠,群芳爭艷。步過延澤橋,巍峨壯觀的漢白玉牌坊使人肅然起敬。麒磷獸栩栩如生,石敦鼓雕花逼真。石坊三門,左門上書"崇祀名宦",右門上書"崇祀鄉賢",中門頂端有一小碑亭,上書"諭賜祭奠",亭下橫額上雕:"宮太保河東道河總督栗恭勤公塋",左右石楹刻對聯一副: 偉績著宣防傳列名臣 瑤闕星輝分昂畢, 巍階尊保傅神安永宅 玉華雲氣護松楸。 這副輓聯表達了皇帝朝臣對栗公的尊崇和緬懷。牌坊南,華表亭亭,玉立左右;牌坊北,左建溢法碑,右建諭祭碑,碑亭莊重肅穆;緊靠東西圍牆,各有五間配房,為祭祀者休息洗濯之所,幽雅清靜。 前院與後園,以一輔牆相融。牆張兩翼,上開三門:兩側垂花角門,石徑通幽;中間是森嚴的二門過殿,面寬三間,進深兩間,一對雄獅威武守立。朱門雙開,是一條磚鋪的寬闊甬道,對稱道旁分列著石羊、石虎、石馬各一對,石刻文武人像各二對,紋褶分明,肌骨勻稱,形體巨大,情態逼真。特別是石馬,昂首前視,氣勢磅礴,靈動威武。甬道盡頭,是一座三室三階的祭亭,名"永懷亭",全部用漢白玉砌築,連亭內的供桌椅凳之類也不例外,冰雕玉砌,銀裝素裹,香菸繚繞,望之肅然。 永懷亭北面約20米,就是巨大的墓丘。按照當時清王朝的規定,台高二尺五寸,左右兩階,階五級,墳高一丈六尺,全部用漢白玉圍砌。墓頂寸草青青,墓前松柏森森。墓內有室,室內有碑,碑上志銘為著名民族英雄、當時兩廣總督林則徐撰寫。林則徐與栗毓美素有交往,志同道合,十分敬重栗的品德,他在2000多字的墓誌中,對栗毓美的生平業績詳加介紹,由衷讚嘆,寄託了對這位賢達的無限哀思。墓旁稍北,左右距墓台各15米,分立兩塊石碑;左為后土,右刻阡記。右碑圖文並茂,備載陵墓建設、緣由、結構布局及其墓葬規則,是研究清代墓葬和清陵建築的珍貴資料,有很高的實用價值和保存價值。 以上規模是陵園的主體部分,呈南北長方形,面積約7200平方米,象"品"字下面的兩個"口"字。"品"頂之口自然是護陵小院了。前院的西北角有一個小門通往護院。這個小院仍是南北長方形,面積約540平方米,內有正房五間,東西房各三間,水井一口,是守塋護陵者的住所。 綠樹掩映,鮮花繽紛,芳草茵茵,香菸裊裊的栗毓美陵墓,一個半世紀以來,引古今多少遊人瞻仰憑弔,壯懷寄興。這並不僅僅因為他是達官顯貴,御賜皇封,而在於栗公光明磊落,正直無私的偉岸形象在人民心中高齊北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