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北大研究生柴慶豐被歹徒毆打致死,引發了北京高校2000餘名學生到公安部門前示威請願,學潮共持續4天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柴慶豐事件
- 類別:案例事件
- 時間:1988年6月3日
- 相關:北京高校
事件簡介,學潮分析,學潮基本的特徵,鬧事動機與心理,學潮判斷與建議,處理注意的問題,注意政府的形象,
事件簡介
1988年6月3日,因北大研究生柴慶豐被歹徒毆打致死,引發了北京高校2000餘名學生到公安部門前示威請願,學潮共持續4天。
學潮分析
學潮基本的特徵
依據對社會心理波動的長期監測。從1987年第二季度以來,改革的社會心理環境已進入一個新階段,這次學潮從一個局部表現了新階段的三個基本特徵。
特徵一: 人們對改革的認識趨於理性化。對改革的評價和要求越來越與切身利益,眼前利益相聯繫。從三次學潮看:
1985年下半年發生的第一次學潮,口號是“抗議日本的對華外交,經濟政策”,58.1%的大學生認為,當時發生學潮的主要原因是“想激起全民對民族前途的憂患意識”。
1986年底發生的第二次學潮(八六學潮)。口號是“要求加快政治體制改革”,62.4%的大學生認為,當時發生學潮的主要原因是“學生的民主意識與參政意識日益加強”。
1988年的這次學潮第一次明確提出“增加教育經費”,“提高知識分子待遇”的問題,60.4%的大學生認為。造成此次學潮的主要原因是“知識分子經濟地位低”。與前兩次學潮相比。這次學潮的口號要具體得多,並且與自身利益緊密關聯。
特徵二:人們的不滿和改革要求越來越從現象層次深入到制度層次。第一次學潮,大學生的不滿主要針對“日本對中國的經濟侵略”、“中國人的消沉與墮性”“高幹子弟當官、以權謀私”等,要求採取強硬的對日政策、消除不正之風。第二次學潮,大學生的不滿主要針對政治體制改革速度太慢,要求選舉民主、新聞自由、尊重人權等。而這次學潮,大學生的不滿直接指向“不健康的體制,”認為目前的狀況是“新的政策方案不斷出現,可往往還未付諸實施便被龐大的官僚機制所吞沒,”“強烈要求“變革政治結構”。這種不滿和要求的出現,使解決社會穩定問題的難度明顯加大。
特徵三:社會心理變動的頻率加快、波動點增多。由於利益格局變動的不同步,社會局部失穩或鬧事的可能性增大。這次學潮本身證明了這一點。
鬧事動機與心理
學潮發生前一星期,即1988年5月26日,對北京大學的五百名學生進行了抽樣調查,調查結論是,北大學生存在著隨時“鬧事”的可能性。
1、 存在著“鬧事”的利益動機
大學生中存在著一種相對剝奪感受,看到別人得的多,自己得的少,覺得自己吃虧了。由於眼下掙錢和事業成功的機會開始增多,上大學已不一定是獲得利益的最佳選擇,在這種利益格局的變動中,不少大學生有一種利益受損的感覺。據調查,37.4%的大學生希望通過上大學獲得社會地位,18%希望獲得經濟地位,22.2%希望獲得輕鬆自然的生活,但同時有20%的大學生認為上完大學後實際上什麼也得不到。進一步,80.6%的大學生認為我國知識分子的地位較低或很低,49.1%的人要求提高知識分子的經濟收入。
準備進行的大學生分配製度改革直接觸動了大學生的既得利益。儘管44.1%的人從道理上贊成改革,但59.8%的人認為改革的時機不成熟,24.6%的人表示“不好說”。近二、三個月來,大學生對些問題議論紛紛,據調查,學潮前大學生最關心的問題就是“畢業分配問題”。當時,16.1%的人認為“上大學,讀研究生沒什麼意思,又沒有別的辦法。”13.5%的人“覺得應該及早去聯繫一個好的工作單位”。44.6%的人擔心改革後分配中出現“走後門”現象,27.4%的學生表示畢業後自己不能或不知道能不能適應社會。
2、存在著“鬧事”的心理基礎
大學生對當前改革形勢的評價偏低,21.9%的人認為當前改革形勢較差或很差,47.4%的人認為一般,30.9%的人認為“三年內改革將遇到很大阻力,不會有多大起色”,14.8%的人認為“三年內改革將遇到很大阻力,可能出現倒退現象”。同時,大學生改革的呼聲和要求較高,47.4%的人對改革取得成功抱有希望,41.3%的人認為當前改革的速度偏慢,這種對改革的低評價,高期望使相當部分學生中存在著一種煩噪的心理狀態。
日常心理狀況很差,學潮前,北大學生中感到彷徨,不知怎么辦的占24.9%。感到壓抑,想乾乾不了的點21.1%,感到無聊,什麼也不想乾的點11.4%。想發泄的占8.1%。這幾方面加在一起點65.5%。而且,其中16.9%的學生表達不滿時傾向於“寫大字報、公開辯論”。13.9%的學生傾向於“遊行、集會、靜坐示威”。這種態度是發生學潮的重要心理基礎。
學潮判斷與建議
1、由於發生學潮的社會心理環境短期內不會改變,今後學潮仍會發生,很有可能成為一種時斷時續的社會現象。而且在“鬧事”的具體時間上具有無法預測的特點,因為只要“鬧事”的社會條件和心理基礎沒有消除。任何偶發性事件(如學生被打、基層選舉、甚至中國足球隊的輸贏等,都可能成為導火線。基於這種判斷,今後政府也應該提高心理承受力,不要因為出現學潮而大驚小怪。更不要因而影響改革進程。
2、在今後一段時期內,學潮還不會牽動其他社會階層,從而導致全局性社會失穩。這是因為:
(1) 大學生作為一個特殊的社會群體,有著自己的特殊利益,尤其不同於其他社會群體的是具有改革的超前意識。大學生的主要利益和要求與其他社會群體的利益和要求脫鉤。
(2)大學生“鬧事”,主觀上並不是反對改革,在對前兩次學潮的認識上,只有1.1%的人認為是“對當時的改革有牴觸情緒”。這次學潮中,大部分學生反對把“反通貨膨脹”列入遊行口號,就是出於可能對改革不利的擔心。
3、既然不會發生全局性的社會失穩,就要抓住時機,推進改革、闖過難關。這是改善社會心理環境,消除社會不穩定因素的根本出路。
處理注意的問題
(1)保護大學生的改革熱情。65.4%的大學生認為,除了遊行沒有其他表達意見的有效渠道,31.1%的人認為此次學潮的社會原因是”對新聞媒介關於學潮的報導和評價不滿”。因此,應該建立與大學生對話的經常性的渠道,避免使用“少數壞人”之類的傳統宣傳。
(2)“大鬧大得利、小鬧小得利”的結果具有很壞的社會示範效應,這次學潮以後,應注意避免以往那種改善一伙食、放電影、開舞會、派大批領導去安撫,對話的做法。
(3)社會局部失穩不一定就是大學生鬧事,不應把注意力過多地集中在大學生身上,要切實把握改革過程中利益格局的變動,以便對突發事件做好預防工作。
(4)進一步改進和加強系統的、科學的、及時的社會調查工作。
注意政府的形象
(1)通情達理的形象,不要對學潮進行歪曲、片面的報導;在教育學生的同時,不要迴避學生的主要要求;在符合有關規定的情況下,對學生的遊行要求應予批准。
(2)強有力的形象。在客觀評價學潮的動機、效果的同時,對某些過火行為(如攏亂社會治安、妨礙交通秩序、違反有關法規等)要進行堅決的制止。事實上,63.2%的大學生認為6月8日的遊行流產的主要原因是“官方表示要對參加遊行都從嚴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