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品特點
外在感官
柳林紅棗色鮮、肉厚、核小、糖分大、味甘美、耐儲藏。鮮果脆而可口、甜中含酸,肉如油、糖絲長亮、醇香沁心。
內在品質
柳林紅棗每百克乾棗中含總酸0.96%、維生素C7.34毫克、維生素B21.4毫克、鐵0.91毫克、鈣58.1毫克、鎂37毫克、鈉6.38毫克、磷61毫克、18種胺基酸總量2014毫克,發熱量309大卡左右。
等級分類
柳林紅棗分為4個等級:柳林紅棗特等棗的標準單果重≥28克,果實縱橫徑5.2×3.6厘米。柳林紅棗一等棗單果重量23—27.9克,果實縱橫徑4.5×3.1厘米。柳林紅棗二等棗單果重量18—22.9克,果實縱橫徑4.4×2.7厘米。柳林紅棗三等棗單果重量13—17.9克,果實縱橫徑4.1×2.6厘米。單果重不足13克的柳林紅棗為等外棗。
產地環境
土壤地貌
柳林縣地貌屬黃土高原地形特徵,平均海拔815米。屬西北黃土高原的丘陵溝壑區,其海拔高度隨基岩傾斜方向由東向西遞減,基岩東北高西南低。柳林紅棗分布範圍內土壤表層有機質平均為1.37%,最低的有0.7%,全氮平均為0.074%,最低的有0.042%,速效磷平均為11.00ppm,最低2.5ppm,速效鉀平均為119ppm,最低23ppm,平川土壤肥力高有機質含量在1.4%—2.0%之間。全氮含量平均0.094%,速效磷平均17.8PPM,速效鉀平均為112ppm。主要土體性狀有耕種洪積淺色草甸土,耕種洪積褐土性土和淡褐土,質地為輕壤到中壤類型,土層深厚。非常適合柳林紅棗生長。
水文情況
柳林縣屬於呂梁山區,為乾旱半乾旱的大陸性氣候,多年平均降水量456.3毫米,蒸發量1200毫米,地表經流模數20—55毫米,由東向西遞增,年平均侵蝕模數8995噸/平方千米,年侵蝕泥沙1158.6萬噸。地下水多以泉水出露,通過河溝排出,潛水蒸發相對較少。為柳林紅棗生長提供了有力水源。
氣候情況
柳林縣屬暖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區。由於受季風及地形等的影響,春夏秋冬四季的長短與曆法上的季節有所差異,夏季短促,冬季溫長。春季多風乾旱;夏季炎熱多雨;秋季降溫快多霜凍;冬季寒冷乾燥降水少。平均日照時間2449.5小時,年平均氣溫10.5℃,最冷日(1月份)平均氣溫為-5.7℃,極端最底溫度-17℃,最熱月(七月份)平均氣溫為24.4℃,極端最高溫度36.8℃;平均降水量為472.3毫米,歷年降水量最大值632毫米,歷年降水量最小值為37.44毫米;無霜期平均為199天,無霜期最長年份227天(1975年),最短平均為171天。
歷史淵源
據《永寧州志》載,明萬曆年間(1573—1620年)“青龍棗交易甚廣,以其個大、核小、肉厚、色鮮、味美、汁甜而聞名遐邇”。柳林素稱“紅棗之鄉”,主產品種木棗名列全國八大名棗之一。
1981年秋,山西省紅棗會議在柳林召開。以李連昌、張沛生為首的70多位專家學者、工程師、農藝師對山西省近百個紅棗品種進行密封不記名評定,考核了色澤、果型、風味、肉質、棗核五個項目,總分為500分。柳林木棗得分466分,與稷山板棗並列全省第一。柳林牙棗得分442.25分,列第16名。
從2013年開始,柳林縣每年都要拿出1500萬元的專項資金,在沿黃5個鄉鎮實施萬畝紅棗林管護工程,從根本上調動了棗農精耕細作,依託紅棗實現收入翻番的積極性。
2016年,柳林縣出台了《柳林縣2016年紅棗核桃經濟林提質增效精準扶貧實施方案》,明確以全縣39個建檔立卡貧困村為重點,凡由貧困戶經營的4—20年生的紅棗林均可列入提質增效扶持範圍,連續實施3年。年內納入紅棗林提質增效面積1.3萬畝,品種改良2000畝。引導全縣28萬畝紅棗林實現科學化、規範化、精細化管理。除市財政每畝補貼15元外,縣財政每畝補助10元,投保農戶每畝自籌5元,合計保費每畝30元,每畝保額500元。為擴大紅棗銷量,縣財政投入1117萬元,扶持紅棗加工企業新建紅棗儲藏保鮮庫1萬平方米、新建智慧型烤房106套,使全縣新增紅棗鮮藏和加工能力5萬噸。在三交鎮建起了可容納紅棗經營戶300戶,年交易量8000萬千克,交易額達2.4億元的紅棗一條街,在穆村鎮、成家莊鎮等鄉鎮建起了8個紅棗集貿市場。在幫助棗農拓寬銷售渠道的同時開拓外部市場,帶動運輸業、包裝業、加工業年增加產值達5000萬元。北京、上海、天津等30餘個大中城市相繼設立了柳林紅棗行銷部。全縣共發展紅棗行銷經紀人500餘名,建立紅棗專業合作社100戶。
生產情況
2015年,柳林縣紅棗種植面積達28萬畝,全縣約有10萬棗農依託紅棗實現穩定增收。
產品榮譽
2010年03月25日,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部批准對“柳林紅棗”實施農產品地理標誌登記保護。
地理標誌
地域保護範圍
柳林紅棗生產于山西省呂梁市柳林縣,地域保護範圍包括柳林現轄行政區域。包括王家溝鄉、孟門鎮、成家莊鎮、賈家垣鄉、石西鄉、薛村鎮、穆村鎮、柳林鎮、莊上鎮、李家灣鄉、陳家灣鄉、高家溝鄉、三交鎮、金家莊鄉、留譽鎮8個鎮7個鄉共257個行政村。縣境東西寬42.25千米,南北長54.75千米。地理坐標:東經110°39′45″-111°05′33″,北緯37°08'00″-37°37'28″之間。
質量技術要求
(1)產地的選擇:產地選擇與特殊內容規定,柳林紅棗基地環境質量符合國家衛生標準,集中連片,水、電、路三通,並成網路。種植基地選擇在海拔800米左右,土層深厚、富含礦物養分pH值7.5—8.2,且基地必須排水良好,地勢向陽。棗樹對立地條件的要求雖不嚴格,但對於新建棗園的選擇,應儘量滿足其生長要求,棗樹屬淺根性喜光性強的多年生果樹;結果早,進入盛果期較晚,壽命長,結果期可達100餘年。因此,建園時應本著節約用地、合理用地的原則,在好地上應進行棗糧簡作。栽植棗樹的土壤以砂壤土為佳,重粘土或重鹽鹼地生長不良。丘陵山地應選擇向陽坡或半陽坡,陰坡不利於發展。平原地區要求排水良好、無長期積水的地塊栽植。
(2)品種選擇:以柳林優質木母棗、優質木棗、柳林芽棗為主栽品種,其次為相棗、金昌一號、柳林團棗等。品種繁育是本地的實生苗木和優良品種的嫁接。
(3)生產過程管理:為保證柳林紅棗的品質特色,應重點加強以下幾個環節的管理:
A土肥水管理
①翻地施肥:根據棗樹生育規律,每年春秋兩季耕翻土地,結合施肥,基肥品種以優質有機肥、化肥、復混肥等為主。於果實採摘後只封冬前是施基肥的最佳時期,可延續至次年發芽前,施優質農家肥2000千克/畝,再加專用肥30千克/畝。
②灌溉管理:有澆水條件的棗園一般年份應進行四次灌水,第一次在萌芽前進行,第二次在盛花期進行,第三次在果實膨大期進行,第四次在土壤封凍前完成。如7—8月份遇到乾旱天氣時,可適當增加澆水次數。灌水量以浸透根系分布層40—60厘米為準,達到田間最大持水量的60%一70%。灌水方法除採用地面灌溉外,儘量採用地下管道等節水灌溉措施。灌溉水的標準一定要符合GB5084—92《農田灌溉水質量標準》。
B棗樹修剪
修剪分冬剪和夏剪。冬剪是落葉以後至第二年發芽前對樹體進行的截枝、疏枝等一系列保證樹形結構和穩產、豐產的樹形調整措施。夏剪是發芽後,為促花座果對當年新生枝條進行疏枝、截枝、摘心、捋枝等修剪手段。
C花期管理
實行全園放蜂,開甲措施等確保授粉良好,在特殊乾旱的情況下噴水增加濕度,提高座果率。
D病蟲害綜合防治
堅持“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的方針,利用物理、農業、化學措施。冬季刮老樹皮塗刷石灰水,以殺滅越冬蟲卵,開春後,要進行翻地挖蛹、棗樹穿群、塗料塗粘蟲膠、燈光誘殺、性藥劑捕殺等一系列生物防治措施,嚴格執行國家有關農業使用規定,禁止使用“三高”農藥和國家未標準登記的農藥,限用廣普農藥,以免對天敵造成傷害破壞生態平衡。在產品採收前20天禁用一切農藥。
E產品採收管理
採收適期以70%-80%半紅為宜,採收時間選在晴天露水乾後,以人工手摘為主,輕拿輕放。采高處果時,可用布包、床單等接果,每人拉起一角,一人振動棗樹,采果同時,組織人力選果、分級、剔出病果、蟲果、裂果、無柄果、帶傷果、落地果和全紅果。
F收後田間管理
在入冬以後至第2年3月份清理果園內的枯枝落葉及病蟲果實,用火燒掉。可有效降低近日污燈蛾、棗鏽病、棗褐斑病、棗葉斑病、棗葉黑斑病等的越冬基數。
G生產記錄要求
協會、專業組織、科技人員組織有文化有經驗的紅棗栽植戶做好品種選擇、栽培、土肥水管理、棗樹修剪、病蟲害防治等,並要求農戶做好全年生產記錄,肥料用量、藥劑名稱、使用時間及次數等詳細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