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州工務段

柳州工務段柳州工務段是管理線路、橋樑、涵洞、隧道等養護維修10個工務段之一。管轄里程最長.包括黔桂,湘桂、枝柳線的正線379.5公里,柳南編組站等站線260.97公里。1986年,軌道檢查車評分為86分,線路綜合評分優良線路占98%,優質道岔318組,優質曲線204個。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柳州工務段
  • 地理位置:柳州市柳南區紅岩路一區
建置沿革,發展概況,主要設備,
柳州工務段,位於柳州市柳南區紅岩路一區,隸屬柳州鐵路分局,擔負湘桂鐵路中段、黔桂鐵路東段和焦柳鐵路西段正線共399.253公里及站線、支線、特殊用途線、代維修專用線和隧道、橋樑、道岔、道口的養護維修任務。

建置沿革

民國27年(1938年),柳州工務總段(柳州工務段前身)成立,隸屬桂柳段總工程司室。31年,柳來、鹿寨工務總段合併到柳州工務總段。35年起,柳州工務總段隸屬湘桂黔鐵路工程局。1950年1月,柳州工務總段改稱柳州工務段,隸屬衡陽鐵路管理局柳州鐵路分局。1952年1月改屬南寧鐵路分局領導。1953年1月,隸屬柳州鐵路管理局。1965年7月,改由柳州鐵路分局管理。1968年,成立柳州工務段革委會。1978年6月,撤銷革委會,恢復原建制。
1992年,柳州工務段行政機構設辦公室、線路室、橋樑室、安全設備室、教育室、勞動人事室、財務室、材料室、總務室、保衛室等職能室。下設領工區14個、工區56個,線路中修隊1個,材料庫1個,運輸車間和綜合車間各1個。全段職工1410人,其中行政管理人員75人、經濟管理人員18人、工程技術人員41人。職工中具有高級專業技術職稱1人、中級職稱10人、初級職稱45人,另有工人技師2人。工人中線路工、巡道工等主要工種1061人。職工文化結構:大專以上3人、中專22人、技校7人、高中372人、國中及以下1006人。

發展概況

民國27年(1938年),柳州工務總段有員工500餘人,以修築湘桂鐵路為任務。28年12月桂林至柳州段通車後,管轄柳州北至波寨間線路。30年9月,柳州至來賓段通車,管轄線路延至鳳凰站。湘桂鐵路修建時線路設備質量低,鋼軌以31公斤/米為主,行車速度維持在15—20公里/小時。1950年,柳州工務段有員工700人,管轄線路為湘桂鐵路大端河至來賓、黔桂鐵路柳州至洛滿共180公里。1951年11月,湘桂鐵路通車至憑祥,來賓至六景段線路劃歸柳州工務段管理。1959年12月,屯秋支線建成通車,歸柳州工務段管理。
1950—1960年,管內線路進行全面改造,採用國產43公斤/米鋼軌,行車速度比解放前提高1倍多。1974年起,開始大批使用一操式電動搗固機進行線路搗固維修作業。1979年,湘桂、黔桂鐵路正線全部鋪設鋼筋混凝土軌枕和50公斤/米鋼軌,淘汰原來的木枕和43公斤/米鋼軌。1983年,全段各工區全部使用小型液壓搗固機,並逐步普及使用液壓起道機、液壓起撥機、電動塗油機、回填機等機械養路作業機具。1986年,柳州至黎塘複線區段上行線和柳州至洛埠段更換為無縫鋼軌。80年代,柳州南站擴建,增設到達場和出發場,全部由柳州工務段管理維修,原有的柳州南站編組場也全部更新線路設備。

主要設備

1992年,柳州工務段管轄範圍為湘桂鐵路507公里至660.5公里(柳州至黎塘複線北起538.950公里,南至660.5公里);黔桂鐵路東起0公里,西至29.5公里;焦柳鐵路北起1604.298公里,南至1638.176公里;屯秋支線42.304公里。
管內營業線路長度266.1公里,複線地段120.5公里;線路延展長度674.5公里,其中正線399.3公里、站線219.3公里、段管線27.9公里、岔線26.1公里、特別用途線1.9公里,另有代維修非路產專用線71.3公里。
管內有橋樑129座、5756延長米,其中特大橋1座(柳州柳江大橋)、大橋4座、中橋58座、小橋66座。隧道9座,其中焦柳鐵路柳江至洛滿間7座,湘桂鐵路1座,鵝山隧道1座。管轄道口208個,其中有人看守41個。全段養路作業基本實現機械化,各工區均配備輕型軌道車、平板拖車、柴油發電機組、小型液壓搗固機等養路機械。全段有廠房6間,工具機6台,施工運輸汽車25輛,軌道汽車4輛。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