柱子彩畫即在柱身上施作的彩畫,主要有金琢墨彩畫、片金彩畫兩種,通常有金箔裝飾,有打貼庫金、打貼赤金、打貼銅箔描清漆等。柱子是古代建築中最主要承重構件,早在漢代柱子就有了彩畫裝飾,並且出現了“柱頭一柱身一柱腳”三段式構圖,在唐宋時期柱子彩畫發展到了巔峰時期,構圖與紋樣都較為複雜。元明之後柱子上基本不繪彩畫,僅作單色的刷飾。江南明清建築柱子彩畫極少,彩畫主要集中於梁枋與柱相交的柱頭部分或山牆落地柱的上半部分,部分蜀柱也繪有彩畫。江南地區保留下來的最早的柱子裝飾就是五代十國時期浙江臨安吳國康陵後室石枋,方柱通長繪祥雲與慧草連續紋樣,並在紋樣間間入金箔貼飾的飛風圖案;五代李昇陵墓門、前室的方形壁柱四周為白色或黃色緣道,身內通長以紅色襯地、青綠枝條的纏枝牡丹花彩畫,柱頭部分多由束帶紋和覆蓮瓣組成箍頭,柱頭與柱身間用橫向柿蒂紋或寶相花等飾帶分界。明代中期的徐大宗祠的落地柱柱頭部分繪有以綠色為地的寫生折枝牡丹花;怡芝堂山牆柱子彩畫構圖較為簡潔,僅在與穿枋相交的部位施彩畫,長度與枋高相齊,圖案為龜背紋,色彩以朱、綠、黑、白為主;明代晚期的昌府建築山牆中柱與內柱的柱頭部分也施有彩畫,箍頭部位緣道中間為六方連續圖案,具體圖樣與色彩已難辨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柱子彩畫
- 套用領域:建築藝術學
- 分類:金琢墨彩畫、片金彩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