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紹
柯氏氣團發生在BCC和FCC材料中,像鐵一類的金屬具有一些雜質原子如碳,氮之類的。這些雜質原子會引起輕微的晶格畸變,相應的產生一個殘餘應力集中的區域圍繞著這些雜質原子。這些雜質的擴散形成了一定的位錯,直到抵達一個核心區域並趨於穩定。這樣的一段位錯如同一根針深深的插入到原有的晶體結構中。一旦位錯形成針狀,就需要而外的應力來移動,因而在巨觀上形成了屈服強度的上升。之後位錯便可以自由的在晶體內運動,巨觀上看,屈服強度下降。相關的有呂德斯帶。
位錯應力
當晶體中存在缺陷時,克服位錯應力所做功為:W=-P△V=4(1+ν)GbR03εsinθ/3r(1-ν)。這個功也就是點缺陷和位錯的互動作用能。
由此,可以作出以下幾點討論:
(1)如果互動作用能為負值,W<0,則表示位錯和溶質原子相互吸引;如果為正值,W>0,則表示位錯和溶質原子相互排斥。
(2)互動作用能W ∝ r -1 ,即距離位錯中心越近,|W|越大。但是r不能小於位錯寬度,否則無意義。
(3)如果ε>0,表示溶入的溶質原子引起體積膨脹,使互動作用能增加,表示溶質原子和位錯相互排斥。對於正刃型位錯而言,點缺陷所處的位置不同情況不一樣。若π>θ>0,即溶質原子位於正刃型位錯上方,則W>0,位錯和溶質原子相互排斥。若π<θ<2π,即溶質原子位於正刃型位錯下方,W<0,位錯和溶質原子相互吸引。所以,對於半徑大的置換溶質原子,一定是位於位錯受膨脹部分才比較穩定。
(4)如果ε<0,表示溶質原子溶入後晶體體積收縮,對正刃型位錯而言,若π>θ>0,溶質原子位於位錯上方的受壓縮部分,W<0,即意味著在刃型位錯壓縮區將吸引比溶質原子尺寸小的溶質原子。通常把圍繞位錯而形成的溶質原子聚集物,稱為“柯氏氣團”,它可以阻礙位錯運動,產生固溶強化效應。
類似“柯氏氣團”,還有“史氏氣團”也產生固溶強化效應。另外“鈴木氣團”也產生相對較弱的固溶強化效應。
“柯氏氣團”的概念最早由Cottrell提出。間隙式或者置換式溶質原子在刃型位錯彈性互動作用時,互動能為負的情況下,溶質在基體中不會形成均勻分布(當然是指在位錯應力場範圍內),它們要偏聚到位錯周圍,形成所謂“柯氏氣團”。此時,位錯如果要運動就必須從氣團中掙脫出來或者拖著氣團一起運動。於是產生了較強的固溶強化效應。
“
史氏氣團
”即“Snoek氣團”。當間隙溶質原子在體心立方晶體中產生非對稱畸變時,它既和刃型位錯也和螺型位錯發生互動作用。C、N原子和α-Fe中的螺型位錯互動作用形成的氣團,即為“史氏氣團”。“史氏氣團”比“柯氏氣團”容易在鋼鐵材料中形成,但它的運動阻力和“柯氏氣團”差不多。實際上,我們通常說的C(N)原子在α-Fe中形成氣團,即包括這兩種形式。只是從與位錯的互動作用分析,我們將它們人為地分開了。氣團理論由Cotrell提出,既包括了柯氏氣團,也包括史氏氣團。
“鈴木氣團”與“柯氏氣團”有所不同。在面心立方金屬中,全位錯帶常可以分解為兩個肖克萊位錯,中間夾以層錯區。在層錯區原子的錯排構成兩個原子層厚的hcp結構。溶質原子在基體中與在層錯中的分布是不同的。溶質原子在層錯區的偏聚可以降低層錯能。如果擴展位錯從富集溶質的層錯中運動出來,將使系統自由能升高,外力必須克服阻力作功。溶質原子在層錯中的偏聚即稱為“鈴木氣團”。“鈴木氣團”是首先由Suzuki(鈴木)提出來的。因為鈴木氣團不像柯氏氣團那樣產生點陣畸變,因此鈴木氣團不屬於彈性互動作用,而被認為是一種化學的互動作用。鈴木氣團的阻力比較小,只有柯氏氣團的1/10。[3]
假如溶質原子不是偏聚到位錯周圍,或者不是作有序分布,也就不形成上述的幾種氣團,而是以單個原子或原子團的形式無規則地在基體中分布,位錯在基體中運動,也會產生互動作用。此時引起均勻固溶強化。[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