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玄

柔玄

柔玄,軍鎮名。北魏六鎮之一。故址在今內蒙古興和縣西北。孝昌元年(公元525年)六鎮起義被鎮壓後,鎮民杜洛周又聚眾起義於上谷。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柔玄
  • 性質:軍鎮名
  • 地點:內蒙古興和縣西北
  • 歷史事件:六鎮起義
歷史事件
北魏時,為抗禦北方柔然族的侵擾,於東起今河北省張北縣,西至今內蒙古河套一帶,設立了6個軍鎮,派鎮兵把守。當時,於今尚義、興和間設柔玄鎮,為重要軍鎮之-。據考證,柔玄鎮故址在今內蒙古興和縣台基廟東北。
起初,鎮將的選拔,多出高門子弟,大多受到朝廷的重用。但在遷都洛陽後,“邊任益輕,唯底滯凡才,出為鎮將,轉相模習,專事聚斂”,終於引發了大規模的“六鎮起義”,興盛一時的六鎮轉眼間化為一堆瓦礫(參見《魏書》、《北史》,下同)。
以下為柔玄鎮大事記:
△公元429年10月,北魏徵服敕勒,“列置新民於漠南,東至濡源,西暨五原、陰山,竟三千里”。濡源,即今河北省沽源縣金蓮川一帶。
△見於史籍的首任柔玄鎮司馬,是拓跋瑰。他是北魏皇室的子孫。
△延興四年(474年)十二月,吐谷渾起義失敗,義軍或犧牲,或被分配於柔玄、武川二鎮。
△太和十二年(488年)五月,孝文帝詔六鎮各修水田,通渠灌溉。這是本縣最早的水利記載。
△太和十八年(494年)八月,孝文帝巡幸柔玄等四鎮。
△柔然大飢,由首領阿那瑰率領,相率入塞。北魏王朝派皇族元孚慰勞阿那瑰於柔玄、懷荒二鎮間。柔然扣留元孚,後放歸。
△延昌二年〈公元513年〉二月,六鎮大飢。北魏政府開倉拯瞻。
△孝昌元年(公元525年〉八月,柔玄鎮人杜洛周(一作吐斤洛周)率眾在上谷(今河北懷來)起義,年號“真王”。
關於柔玄,《尚義縣誌》上有幾處錯訛,今據史予以修正:
①《尚義縣誌·大事記》:“正光五年(524年),北魏柔玄諸鎮改為州”。史實是,尚書令李崇上議“改鎮為州”,“朝廷未許”。後來到肅宗時,遣黃門郎酈道元為大使,“欲復銷為州,以順人望。會六鎮盡叛,不得施行。”(《魏書·廣陽王傳》)
②《尚義縣誌大事記》:“延興三年(473年)十二月柔然侵柔玄鎮,二部敕勒應之。”史實是:“柔玄鎮二部敕勒叛應之”(《魏書·高祖紀》)。一字之差,謬以千里。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