染髮草

染髮草

本草綱目拾遺》中有記載:染髮草又名五倍子,有染色、解毒、消炎、抗菌之功能。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五倍子
  • 別稱:染髮草、五倍子、烏倍子、倍子樹。
  • :植物界
  • :被子植物門
  • :雙子葉植物綱
  • 亞綱:原始花被亞綱
  • :無患子目
  • 亞目:漆樹亞目
  • :漆樹科
  • :漆樹族
  • :鹽膚木屬
  • :五倍子
  • 分布區域:我國西藏、四川、湖北(西部)、河南、山西、陝西、甘肅均有。
形態特徵,分布範圍,主要價值,相傳傳說,

形態特徵

落葉喬木,高5—10米,樹皮灰褐色;小枝無毛。奇數羽狀複葉互生,有小葉3—4對,葉軸無翅,被微柔毛;小葉卵狀長圓形或長圓狀披針形,長5—10厘米,寬2-4厘米,先端漸尖,基部多少偏斜,圓形,全緣,葉兩面沿中脈被微柔毛或近無毛;小葉具短柄。圓錐花序頂生,長10—20厘米,為葉長之半,被微柔毛;苞片鑽形,長約1毫米,被微柔毛;花白色,徑約2.5—3毫米;花柄長約1毫米,被微柔毛;花萼5裂,裂片卵形,長約1毫米,外面被微柔毛,邊緣具睫毛;花瓣5,卵形或卵狀長圓形,長1.5—2毫米,寬約1毫米,兩面被微柔毛,邊緣具睫毛,開花時先端外卷;雄蕊5,花絲線形,長約2毫米,在雌花中較短,花葯卵形;花盤厚,無毛;子房球形,徑約0.7毫米,密被白色絨毛,花柱3,柱頭平截。核果近球形,略壓扁,徑3-4毫米,密被具節柔毛和腺毛,成熟時紅色;種子壓扁,徑2—3毫米。

分布範圍

產大姚、武定、祿勸、嵩明、昆明、文山;生於海拔1700—2400米的山谷疏林或灌叢中。我國西藏、四川、湖北(西部)、河南、山西、陝西、甘肅均有。

主要價值

蟲癭富含鞣質,供工業和藥用。 葉和樹皮可提栲膠。木材白色質堅,可制家具和農具。種子油作潤滑油和制皂,油餅為餵豬的良好飼料。樹皮可作土農藥。亦可作綠化和觀賞樹種栽培。
本種小枝無毛,小葉對數較少且更近於無毛,葉形較狹長,明顯具小葉柄,葉基常偏斜,葉軸無翅而與紅麩楊與相區別。

相傳傳說

相傳古代有一郎中,不知何故,才而立之年就已經滿頭白髮。雖祖上世代行醫,卻對白髮束手無策。一日醉臥山野,朦朧中把一顆長滿類似小紅果子的植物壓在身下,待酒醒後發現雪白的長衫被染的亂七八糟,回家後洗了數百次仍不見褪色。靈機一動,採回家搗碎用來遮蓋白髮,沒想到白髮真的變黑了,顏色自然,水洗不褪色,且沒有任何不適。後其子、其孫皆使用此方法,頭髮烏黑靚麗。鄉鄰相繼效仿皆發黑如墨,軟如瀑布,九十多歲的老人也不例外,為此人們取名“染髮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