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靈溝是當地民眾約定俗成的地名,1994年被廢止。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柏靈溝
- 廢止年份:1994年
- 設立年份:清同治年
- 羅馬字母拼寫:Bòlínggōu
地名含義,歷史沿革,
地名含義
因村址四周多柏樹,又產中藥五靈脂,故名。
歷史沿革
清同治年間成村,抗日戰爭時期化名東峰。1994年已遷入王辛莊鄉王辛莊村。
柏靈溝是當地民眾約定俗成的地名,1994年被廢止。
柏靈溝是當地民眾約定俗成的地名,1994年被廢止。地名含義因村址四周多柏樹,又產中藥五靈脂,故名。歷史沿革清同治年間成村,抗日戰爭時期化名東峰。1994年已遷入王辛莊鄉王辛莊村。1...
說在橋旁生長一千年古柏,即稱“柏靈橋”。據原立於橋東的《重修柏靈橋碑記》記載,自唐朝至元朝,鶴壁集古瓷窯盛燒不衰,溝河兩岸均為窯場,柏靈橋當為解決兩岸交通而興建。柏靈橋系石質結構單拱橋,目前,橋身大半部已被附近居民所傾垃圾覆蓋。在此,筆者呼籲有關部門,救救柏靈橋,讓這一歷史古蹟重現。
柏靈溝 柏靈溝是當地民眾約定俗成的地名,1994年被廢止。地名含義 因村址四周多柏樹,又產中藥五靈脂,故名。歷史沿革 清同治年間成村,抗日戰爭時期化名東峰。1994年已遷入王辛莊鄉王辛莊村。
當地清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重修柏靈橋碑記》載:“邑西山下有五色土焉,可以陶,經火燒,晶瑩發亮,邑西之人,藉以養生者,不啻數萬家。”1952年陳萬里先生髮表《調查平原河北二省古瓷窯報告》首次披露了鶴壁集窯。該窯創始於唐,經五代、北宋、金,終於元。唐至五代產品主要有白釉碗、注子、黑釉瓶、白釉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