枸橘葉,中藥之一。為芸香科植物枸橘的葉片。別名:鐵籬寨、臭橘、枸橘李、枳、臭杞、臭橘葉(《夏子益治奇疾方》)。植物形態詳枸橘條。8~9月果實未成熟時採摘,日曬夜露,至全部乾燥。理氣,祛風,消腫,散結。治噎膈反胃,嘔吐,口瘡。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枸橘葉
- 別稱:鐵籬寨、臭橘、枸橘李、枳、臭杞、臭橘葉。
- 界:植物界
- 門:被子植物門
- 綱:雙子葉植物綱
- 目:無患子目
- 科:芸香科
- 種:枸橘的葉片
- 分布區域:陝西、甘肅、河北、山東、江蘇、安徽、浙江、江西等。
植物形態,生態分布,性狀,性狀鑑別,顯微鑑別,藥材信息,炮製,化學成分,性味,功用主治,用法用量,選方,藥典摘錄,
植物形態
枸橘 落葉灌木或小喬木。莖無毛;分枝多,小枝呈扁壓狀。莖枝具腋生粗大的棘刺,長1-5cm,刺基部扁平。葉互生,三出複葉;葉柄長1-3cm,寬2-5mm;頂生小葉倒卵形或橢圓形,長1.5-6cm,寬0.7-3cm,先端微凹或圓,基部楔形,邊緣有不明顯小鋸齒;側生小葉較小,橢圓狀卵形,基部稍偏斜,幼嫩時在主脈上有短柔毛,具半透明油腺點。花白色,具短柄,單生或成對生於二年生枝條葉腋,常先葉開放,有香氣;萼片5,卵狀三角形,長5-6mm;花瓣5,倒卵狀匙形,長1.5-3cm,寬0.5-1.5cm;雄蕊8-20或更多,長短不等;雌蕊1,子房近球形,密被短柔毛,6-8室,每室具數枚胚珠,花柱粗短,柱頭頭狀。柑果球形,直徑2-5cm,熟時橙黃色,密被短柔毛,具很多油腺,芳香,柄粗短,宿存於枝上。種子多數。花期4-5月,果期7-10月。
生態分布
生態環境:多栽培於路旁、庭園作綠籬。
資源分布:陝西、甘肅、河北、山東、江蘇、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台灣、河南、湖北、湖南、廣東、廣西、四川、貴州、雲南等地均有栽培。
性狀
性狀鑑別
綠衣枳實呈圓球形或剖成兩半,直徑0.8-1.2cm;外表面綠褐色,密被棕綠色毛茸,基都具圓盤狀果柄痕;橫剖面類白色,邊緣綠褐色,可見凹陷的小點,瓤囊黃白色;味苦澀。
綠衣枳殼多為半球形,直徑2.5-3cm;外皮灰綠色或黃綠色,有微隆起皺紋,被細柔毛;橫剖面果皮厚3-5mm,邊緣有油點1-2列,瓤囊5-7瓣,中軸寬2-5mm。氣香,味微苦。
顯微鑑別
粉末特徵:呈談棕黃色或綠色。
①果皮表皮細胞不規則多角形,長9-17μm,壁厚3-6μm。橫切面觀,細胞徑向延長,平周壁及垂周壁外方增厚。
②非腺毛由1-14個細胞組成,平直或稍彎曲,頂端漸尖或鈍圓,長75-285μm,壁疣明顯,基部細胞直徑17-20μm,壁厚5-7μm。
③中果皮細胞類圓形,壁厚7-10μm。
④油室大小懸殊,長徑91-715μm。
⑤草酸鈣結晶斜方形、菱形或多面體,長7-20μm。
藥材信息
炮製
化學成分
葉含枳屬甙、新枳屬甙、柚皮甙和少量野漆樹甙。
花含枳屬甙。
性味
《綱目》:辛,溫,無毒。
功用主治
理氣,祛風,消腫,散結。
①《茶譜》:嫩葉煎湯代茶,去風。
②《上海常用中草藥》:行氣,消結,止嘔。
治噎膈反胃,嘔吐,口瘡。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2~5錢;或炒研作散劑。
選方
①治下痢膿血,後重:枸橘葉、萆薢,等分,炒存性,研,每茶調下二錢服。
又治喉瘺,消腫導毒。
(《綱目》) ②治咽喉生瘡,層層如迭,不痛,日久有竅出臭氣,廢飲食:臭橘葉,煎湯連服。
(《夏子益治奇疾方》)
藥典摘錄
1.《橘錄》:枸橘,色青氣烈,小者似枳實,大者似枳殼。近時難得枳實,人多植枸橘於籬落間,收其實,剖於之,以和藥味,與商州之枳幾逼真矣。
2.《綱目》:枸橘,處處有之,樹葉並與橘同,但乾多刺,二月開白花,青蕊不香,結實大如彈丸,形如枳實,而殼薄不香 。
3.《本經逢原》:枸橘與枳同類,其乾多刺,故破氣散熱之力過之。“破氣散熱,解酒毒。”
4.《綱目拾遺》:療子癰及疝氣,整個枸橘煅存性,研末,陳酒送服。
5.《植物名實圖考》:治跌打。
6.《中國藥植圖鑑》:發汗,健胃,祛痰,利尿。治胸腹滿痛。
7.《上海常用中草藥》:利氣,健胃,通便。治胃部脹滿,消化不良,便秘,子宮脫垂,乳房結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