架花煙火爆竹製作技藝,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架花煙火爆竹製作技藝
- 批准時間:2019年11月
- 遺產級別:國家級
- 遺產類別:非物質文化遺產
架花煙火爆竹製作技藝,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架花煙火爆竹製作技藝,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2019年11月,《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公布,陝西洋縣紙坊花炮有限公司獲得架花煙火爆竹製作技藝項目保護單位資格。1...
其製作工藝、煙花形制和奇特的燃放形式為國內、國際所僅見,它為研究火藥、煙火的發展歷史提供了寶貴資料,具有很高的學術研究價值。文物保護 2023年10月31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公布,煙火爆竹製作技藝(架花煙火爆竹製作技藝)項目保護單位陝西洋縣紙坊花炮有限公司評估合格。
煙火爆竹製作技藝(萬載花炮製作技藝),流傳於中國江西省宜春市萬載縣的傳統技藝,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萬載花炮製作原料主要有萬載縣仙源、官元山、茭湖、赤興等山區生產的表芯紙,火藥為硝酸鉀、杉木炭和硫磺的混合物,其中硝酸鉀是用萬載縣本地原料通過傳統技術製作而成。整個製作過程有70多道工序,基本可...
蒲城桿火技藝是陝西渭南蒲城縣的傳統手工技藝。桿火是唯一存世的低空造型焰火藝術,是古老焰火的主要形式。因所有造型都是綁在木桿上燃放而得名。桿火又叫架子花,專家則稱為“吊花傀儡”或“藥傀儡”。桿火是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結晶,傳內不傳外,傳兒不傳女的思想,使桿火更有幾分神秘感,又帶有幾分傳奇。2...
煙火爆竹製作技藝(萍鄉煙花製作技藝),江西省上栗縣地方傳統技藝,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歷史淵源 江西省萍鄉市上栗縣製作爆竹、煙火的歷史十分悠久。據史料記載,湖南的爆竹製造始於唐代,興盛於清代乾隆年間,而它是由江西上栗發展到湖南瀏陽,進而推廣至醴陵的。由此可見,上栗是爆竹的主要發源地之一。文化特徵 ...
煙火爆竹製作技藝 《煙火爆竹製作技藝》是生產煙花鞭炮的傳統手工技藝之一。2019年11月,文化和旅遊部辦公廳組織開展了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檢查和調整工作,煙火爆竹製作技藝保護單位為井陘縣文化館。煙火爆竹製作技藝是2008年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的一種傳爆竹製作技藝。
李海彥 李海彥,男,漢族,煙火爆竹製作技藝(蒲城桿火技藝)傳承人。2017年12月28日,入選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代表性傳承人推薦名單。
傳統花爆生產器具主要有腰紙刀、架、引爬、硝筒、簽子、刮子、扯凳(捲筒)、磕刀、鑽板、鑽子、盤子、硝筒等;現代花爆生產器具主要有分紙機、扯筒機、制引機、制硝機、刮底機、切割機、烘乾機、插引機、結鞭、封裝機等。文化傳承 上栗人歷來有敬仰爆竹之神、燃放煙花爆竹的傳統。民間對爆竹始祖李畋的...
燃放煙花火龍當晩,擎龍者都齋戒沐浴,赤上身,穿短褲(避免衣衫著火),頭戴小竹笠(保護頭蓋)。擎煙花火龍者有12人,還有10多位壯漢在旁邊準備作為替補人員。燃放煙花火龍時,每條火龍龍頭3人,龍尾3人,各節1人,9節火龍同時點燃,煙火一齊燃放。燃放煙花火龍時場邊鞭炮齊鳴,火把引路,龍珠前導,健兒們赤膊...
桶花、盆花、架子花較少,這些大型煙花僅為豪門貴族所用。南宋期間,正式出現了煙花,有了一掛一掛的鞭炮。煙火工匠應節日之需,將各個品種的單個煙花分組捆綁在高大的竹木架上,再用引線按順序連結,當觀賞時間一到,點燃引線,各色煙花次第綻放,經久不息。這種“集百巧於一架”的煙火,就是當時盛行的“架子...
滑鼠點擊進行操作。雙堂盒子作為一種融趣味性、知識性、科學性、觀賞性於一體的藝術,它以其藝多、技絕以及其魔術般的燃放表演,深為民眾所喜愛作為一種民間技藝,它是集編扎、造型、剪紙、彩繪、煙花爆竹製作等為一體的技藝。遊戲目標 將藥線煙火編排好後放入盒子裡,搭架懸盒,點燃後盒中藥線逐層脫落燃燒。
煙火架 重華“煙火架”,亦稱“煙火架兒”,又名“煙花架兒”。是集爆竹、禮花、戲劇人物造型等於一體的民間傳統工藝品。主要用於壽誕、婚慶、道場、節日、廟會和重大慶典活動,以聲、色、動感烘托氛圍。因夜間燃放時懸掛於木架上,故名。“煙火架”產生於清康、雍、乾盛世,已300年歷史。江油有許多製作煙火架的...
當時,有個老人想出個法子:“在正月十四、十五、十六日這三天,每戶人家在門前掛起紅燈,燃放爆竹、煙火。天帝就會以為人們都被燒死了。”大家聽了都點頭稱好,便開始準備。到了正月十五這一天晚上,天兵往凡界一看,發覺人間一片火光,以為是大火燃燒的火焰,就稟告天帝不用下凡放火了,天帝聽後,心中大快。人們...
一個聰明人想出個法子,他讓大家在正月十五、十六、十七這3天都在家裡張燈結彩、點響爆竹、燃放煙火,這樣一來,天帝就會以為天兵已經放過火了。到了正月十五這天晚上,天帝往下一看,發覺人間一片紅光,響聲震天,連續3個夜晚都是如此,以為是大火燃燒的火焰而作罷。為了紀念這次成功,從此每到正月十五,家家戶戶...
又稱火龍、金龍。用竹篾和綢布紮成龍頭、龍身(3~10節)和龍尾,彩繪龍鱗,每節龍身中都裝有燭燈。起舞時,一人手持彩燈(象徵寶珠)在前領舞,其他多人持龍頭、龍身和龍尾下的木柄隨舞,表演“二龍戲珠”、“金龍蟠玉柱”等。龍燈多在節慶之夜舞弄,以鑼鼓、嗩吶伴奏,同時施放煙花爆竹,蔚為壯觀熱鬧。2....
壓軸戲是燃放生肖焰火,肚子裡裝滿鞭炮的紙牛,在經久不息的爆竹聲後,一團火焰騰空而起,將焰火表演推向高潮。在一浪高過一浪的歡呼聲中,廟會落下帷幕。起源 據村裡的老人講,“ 其一是五道將軍是陰司的大神,掌管人的生死榮祿。傳說五道將軍頗有正義感和同情心,留下眾多救助弱者、成人之美的佳話。所以老百姓...
如北京燈市大街是明清兩代銷售燈彩、煙火爆竹的集市。清代福州的南后街則集中生產、銷售芋頭燈、鯉魚燈等。宋代蘇州的繡線巷、滾繡坊、錦繡坊、繡花弄等街坊,是刺繡手工藝生產集中之處。20世紀初,廣州象牙雕刻生產集中於大新街,一直沿襲。在城市手工藝中,技藝上的世代相傳大多“傳子不傳女”,以防止技藝的外傳...
過了好久好久,才有個老人家想出個法子,他說:“在正月十四、十五、十六日這三天,每戶人家都在家裡掛起紅燈籠、點爆竹、放煙火。這樣一來,天帝就會以為人們都被燒死了”。大家聽了都點頭稱是,便分頭準備去了。到了正月十五這天晚上,天兵往下一看,發覺人間一片紅光,以為是大火燃燒的火焰,就稟告天帝不用...
再傳諭臣民一起在十五晚上掛燈,滿城點鞭炮、放煙火,好像滿城大火,這樣就可以瞞過玉帝了。 此外,通知城外百姓,十五晚上進城觀燈,雜在人群中消災解難”。武帝聽後,十分高興,就傳旨照東方朔的辦法去做。到了正月十五日長安城裡張燈結彩,遊人熙來攘往,熱鬧非常。宮女元宵的父母也帶著妹妹進城觀燈。當他們...
據清嘉慶年間編纂的《雷州府志》記載:自十二日起日開燈,連至十五夜,每彩燈或三四百為一隊,或五六百為一隊,放爆竹,燒煙火,妝鬼判諸雜劇。絲竹鑼鼓迭奏,遊人達曙,城中為最,各鄉圩間有之,是曰儺,謂之遣災,亦有至二十八或二月十二日乃儺者……舊縣村“考兵”祭祀活動分為六段進行:考兵、撒糧...
當迎燈隊伍回到祠堂時,每家每戶都必須在各自家門口燃放鞭炮。而那些把房子建的遠一點的人則必須提前通報,例如我家,在我小時候,我爸就在村外建了房子,每年差不多到的時候,我就會提前給爸打電話,老爸就會在家門口燃放鞭炮煙火,這就叫接燈。升燈 什麼是升燈?就是村中哪家生了男娃,來年就得買一盞花燈懸...
而劇中有放煙火,“戲爆竹”的表演內容,叫作“燒洞”、“燒棚”,顯然,其意義並不完全在於表現爆竹煙火,而應具有破穢驅邪的宗教儀式內涵。水傀儡的雜劇形態 在越南水傀儡的演出前,按其傳統,其中有一個代表性人物TEU,據說這個偶人角色“聰明、活潑、直率、喜歡追樂子,調皮、大膽、...,他的角色是開場介紹...
從師承關係看,拉花在井陘流傳,主要是以祖傳孫、父傳子侄的傳統保守方式。如莊旺老藝人李樹芳(1909年—1989年)11歲跟當時就已是古稀之年的李梅國小習拉花,他又將技藝傳給孫女巧玲、愛玲等。其他拉花大體與莊旺相同。但是隨著井陘拉花各流派拉花老藝人相繼謝世,大量拉花技藝不能真傳實教,使拉花瀕臨危機。傳承人物...
唱完《辭神詞》,推選出下年度祭慶活動的首士,打完保卦(勝卦),收拾好道具,打掃完場地後,將剩餘柴火和雜物在場坪焚燒,稱為“煙火沖廟”,之後大家帶好東西,打起喜鑼回家。大慶,又稱徒祭,時間三天三夜,活動分為“請神”、“慶神”、“送神”三個階段,時間為農曆十月初八、初九、初十共三日。準備...
2023年,屯溪區安全生產情況總體平穩,危險化學品、煙花爆竹、特種設備、經營性道路交通、消防等領域未發生生產安全責任事故。工貿領域發生安全生產責任事故1起,死亡1人,建築領域發生安全生產責任事故1起,死亡2人,未發生較大以上事故。全區各專項組累計排查安全隱患5157處,實施行政處罰6次,罰款1.6萬元;全區組建...
初五是正月初一以來的掃除日(舊時有初一不拿針、不拿錢、不拿掃帚的說法)又名為“掃窮日”,燃放爆竹煙花比過年時更多更烈,謂之“攆窮神”。初五這日在中午吃餃子,有的人家三頓都吃餃子,寓意捏扁食叫“捏窮口”,吃餃子叫做“吃元寶”。表示人們遠離貧困,企盼富裕。(10)、烤“十字火”正月初十晚飯後...
(二)嚴格把控意識形態關,築牢安全生產防線。各地要嚴格落實意識形態責任制,各相關單位負責人負責活動各環節的意識形態工作,確保政治導向和輿論導向正確。加強活動現場風險管控,嚴格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和管理制度,加強表演場地、設備道具、煙花爆竹等方面安全監管,確保活動全程無事故。(三)堅持勤儉過節,持續為基層減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