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蝠(南翔著短篇小說)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果蝠》是南翔創作的短篇小說,首發於《北京文學》2020年第8期。

該小說聚焦蝙蝠這一在疫情期間被全球廣為關注的動物,體現了小說家的敏銳。由於疫情暴發,林業部門在壓力之下準備捕殺當地的果蝠,動物學家劉傳鑫出面制止,指出這種不科學的矯枉過正與人類此前的獵食野生動物一樣,都是對自然界的過度干預。而小說結尾,成千上萬的果蝠傾巢離去,影蹤全無,似向世人昭示著自然的神秘和天機。該小說反覆、懸疑、設疑技巧的靈活表現方法,增加了小說的可讀性。如關於蝙蝠與生態問題的反覆敘述,就強化了表現內容,凸顯了小說重心。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果蝠
  • 作者:南翔
  • 文學體裁:短篇小說
  • 字數:1.3萬字
  • 首發時間 :2020年8月
內容簡介,人物介紹,作品鑑賞,作品影響,出版信息,作者簡介,

內容簡介

S縣的果農繆嘉欣緊急向他的專家朋友求助,他擔心“天坑溶洞裡的果蝠小命難保”,因為蝙蝠已經是公認的“罪魁禍首”,“上頭”下令,全縣的蝙蝠都要滅殺。對於繆嘉欣而言這關乎他以及所有果農的經濟命脈——“天坑溶洞”里的蝙蝠不僅從未擾民,它們還是堪比蜜蜂的傳花授粉的功臣,而它們比蜜蜂還多了一個無法替代的功能,成千上萬隻蝙蝠的糞便滋養出的果樹,果實分外香甜,這裡的水果因此聲名遠播,擁有了自己的品牌。如果“天坑溶洞”里的數萬隻蝙蝠被滅,果農們的命運可想而知。
南翔透過“果農與果蝠”的關係,還原了人類與自然的真實圖景:相互關聯,相互依存。S縣簡單粗暴的處理方式,滿是狹隘與短視,不僅暴露了少數人看待問題過分簡單,更讓人為“果農與果蝠”的命運擔憂。可小說的結尾卻出乎意料地令人驚喜甚至震撼——當繆嘉欣請來想辦法尋找對策的專家到達“天坑溶洞”時,繆嘉欣的“沉默的朋友”們——數萬隻果蝠已不見了蹤影。

人物介紹

繆嘉欣
男,生得瘦小精幹,一張久經山里日曬的臉黑里透紅,一雙眼珠卻黑得令人過目難忘。1990年代高考失利來到深圳,在龍崗搞過裝修,在寶安開過網咖,後來在南山蛇口做了七八年的物流。後回到老家S縣,接管了父親的一個果園,兩年內將面積拓展了兩倍。果園以杧果為主,因為產量大,儲運較為方便,享譽省內外。
劉傳鑫
男,深圳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副教授,動植物分類學專家,結過婚,有一子,夫妻關係可能不好,離異還是分居沒人說得清楚。與同事肖小靜存在曖昧關係。
肖小靜
深圳大學文學院的女老師,在報刊上常有文章發表。為手頭的課題所苦,坦言“要不是為了職稱,真不該申報這些別人不愛看、自己做完也不想再看的課題”。
詹局長
華南農業大學林學院的大專畢業生,S縣林業局局長,小個子,平頭,姿態矯健,很健談,一千多平方公里轄區內的動植物如數家珍。原本很有抱負的一個人,職場待久了,也疲沓了,既怕打爛了家裡的罈罈罐罐,又不敢近墨者黑,結果什麼也守不住,又什麼也做不了。疫情期間,詹局長接上級通知,落實清除該縣玉筍山天坑溶洞中的蝙蝠任務。

作品鑑賞

《果蝠》結構精巧,布局精心。總體而言,小說結構自然,先寫肖小靜、劉傳鑫奔赴嘉欣果園的所感所想與回憶,次寫與會參與討論的討論對答,結尾寫盲動者“堅決”和“無果”。小說結構元素齊備、完整,而以現代小說現代進行式的方式敘述了一個完整“動作”的現場感也歷歷在目。小說的結構創新在於,把肖小靜、科學家劉傳鑫認識果王繆嘉欣和下溶洞的經歷放在去S縣救蝙蝠路上穿插敘述,而把重心放在科學家劉傳鑫講述生態平衡和對待蝙蝠的科學態度上,重心突出,現代進行式與過去的回憶“動作”(第一次下溶洞經歷)的安置巧妙,顯示了作者構思和結構的水平。從文本結構論來講,《果蝠》的結尾還頗可回味:蝙蝠夜月採花授粉、留下糞便,也“餘下一地破碎的金色”,似乎是對於愚蠢的人們的嘲弄。不僅如此,結尾劉傳鑫那首《靜夜思》和肖小靜的“琢磨”還暗示,情感會延續,生命會繼續。而且,這個結尾也巧妙地暗示出許多未能言語的無限內涵,包括人對於大自然的無限感慨:“人有病,天知否,天有病,人知否”?小說在充分地傳達了它的思想——生態、科學和科學精神的思想後,以巧妙的暗示結尾了其索要表達的思想。暗示,是詩微妙的結尾,但這裡被小說家運用在小說結尾了。這正是南翔的小說“詩學”藝術。
《果蝠》主副線敘述結合,敘述節奏把控自然。小說以敘述肖小靜和劉傳鑫的情感線來配合拯救蝙蝠的科學行為,又以個人化的日常敘述模式來敘述對待全球新冠大瘟疫這樣的宏大敘事,這樣,既有溫馨的日常世俗情感,又有科學的嚴謹的生態科學講述,既有洶洶消滅蝙蝠盲動者的白描補白,又有科學家的嚴謹應對,兩條線索交叉敘述,節奏把控自然。事實上,小說的敘述輔線在小說中是頗為重要的。它在小說中既起了“結構”小說的意義,又起了豐富小說“內涵”的作用。“她”在小說裡面代表“人文”,與小說里劉傳鑫代表的“科學”相互並置,共同完成小說表達的“人文”與“科學”科學融合發展的主題思想。況且,如果沒有這條副線,也就完不成小說以日常敘事模式傳達宏大敘事主旨的審美目標。
《果蝠》反覆、懸疑、設疑技巧的靈活表現方法,增加了小說的可讀性。如關於蝙蝠與生態問題的反覆敘述,就強化了表現內容,凸顯了小說重心;如關於水果好吃原因探討,既增加了小說可讀性,又自然的表達了生態平衡的主題思想,尤其是肖小靜關於水果好吃的追問,就較好地講述了生態平衡、生物鏈相關的科學知識。再者,小說里的主要“動作”——去阻止消滅蝙蝠的行為本身,“結果如何”本身就是最大“懸疑”,是有充分地引導讀者去閱讀全文的心理期待作用的。所以,小說里那種俗文學利用“懸疑”手法表現主題的手法運用是不落痕跡的,巧妙而自然。
《果蝠》語言質樸精練,暗示性較強。比如通篇的“道”的運用,就暗示了小說探求規律與“道”的主題,如天坑溶洞裡蝙蝠翔舞的驚心動魄場面的描述,動作畫面感就較強,肖小靜由此才驚鴻未定,嚇倒在在劉傳鑫懷裡,戰戰兢兢地、結結巴巴地說“我剛才真是嚇倒了,毫無準備,從沒見過,這么大的,這么大的陣仗”。而通篇人物對話的簡練,整篇文字的素樸自然等,都是有藝術個性,富於審美的力量的。而且,該小說的現在進行時的敘述時間的設計,也與表現正在發生的大事件的內容表現吻合,較好地表現了“抗疫文學”的“時艱”與“警世”主題。

作品影響

榮譽表彰
2021年1月,該小說入選由北京文學月刊社主辦的“2020年中國當代文學最新作品排行榜”。
2021年5月,該小說入選《北京文學》2020年度優秀作品。

出版信息

《果蝠》首發於《北京文學》2020年第8期,《小說月報》《中華文學選刊》2020年第9期轉載,《長江文藝•好小說》2020年第10期轉載,《新華文摘》2020年第20期轉載,後入選小說集《伯爵貓》。
書名
出版時間
出版社
ISBN
《伯爵貓》
2021年12月
作家出版社
978-7-5212-1555-7

作者簡介

南翔,本名相南翔,深圳大學文學院教授,一級作家,深圳市作家協會顧問。著有小說、散文、評論《沒有終點的軌跡》《海南的大陸女人》《南方的愛》《大學軼事》《前塵:民國遺事》《女人的葵花》《叛逆與飛翔》《當代文學創作新論》《綠皮車》《抄家》等十餘種,在《人民文學》《北京文學》《上海文學》等刊發表數百篇作品,數十篇被文摘、月報和選本轉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