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生平
入學從藝
林鍇主攻山水專業。開始臨摹古法,以元四家、
明四家、清四王為主攻方向,重在嫻熟古人的筆墨變化;旁及四僧、八怪,旨在領會其奇情逸趣;也兼向近現代
吳昌碩、
齊白石、
黃賓虹、
潘天壽諸家的作品中汲取營養。感到傳統方法太陳舊,要加以改進,就必須汲取其他畫種的長處。因此課餘往往跟隨西畫教室的同學外出作西畫寫生。每周除專業技法外,還設有書法、篆刻、詩學、
美術史及各門理論課。因自幼練過
顏真卿、
柳公權、
蘇東坡等人的字帖,書法有點基礎。開始迷戀過
趙之謙,繼而學習魏碑。魏碑中方筆一種從《
張猛龍》進而愛好《嵩高靈廟》、大小爨;圓筆則喜《石門銘》、《瘞鶴銘》,取其拙樸古厚之神味。對篆刻的興趣也始於此。曾把積攢下的一百多首舊體詩送請
潘天壽先生批改,受到讚揚和鼓勵。
創作巔峰
1950年藝專畢業,分配到當時的遼西省
康平縣當中學
美術教師,一年後到北京進人民美術出版社工作,以美術創作為主,也搞一部分編輯。先後工作達三十八年之久。創作了大量連環畫、年畫、插圖、宣傳畫,重點是連環畫。《濟公巧斷垂金扇》、《婦女主任》等被認為刻畫人物性格比較成功的作品。《三岔口》則是以國畫水墨來表現的連環畫,博得好評。《甲午海戰》於1963年獲全國第一屆連環畫評獎二等獎。《牲口評價大會》於1956年獲
北京市青年美展國畫一等獎。1957年為中國軍事革命博物館繪製抗日題材《鬼子的汽艇又來了》。1959年為中國革命博物館繪製大型歷史畫《捻軍大敗僧格林沁》。1963年為配合紀念
曹雪芹誕生200周年,與
劉旦宅、
賀友直共同繪製大型水墨組畫《曹雪芹傳》12幀,參加展覽。
潛心篆刻
“文化大革命”中,
林鍇遭受迫害,1970年下放
湖北鹹寧“
五七幹校”勞動。1972年返回原單位,任原職。1975年他對舊體詩有了新的認識,認為舊體詩完全可以反映新時代。於是曾經荒廢了二十多年的舊體詩又重新撿起,繼續寫作。中斷了好多年的篆刻也逐漸拾起來,經過集中幾段時間的探討,他深感金石篆刻的功效,關鍵處不在刀與石上,而在於書法的根底及藝術的素養。他對篆刻,偏愛沉雄蒼勁一路,追求奔放而復整嚴,拙厚而不臃腫的風格。上窺
秦漢,近取
吳昌碩、
齊白石、
來楚生諸家之長,並參考同時代流行之佳作,力求自出新意。
自成一派
1979年
人民美術出版社成立創作室,從此林鍇以國畫為專業。山水、人物、花鳥齊頭並進。昔年著重傳統的探討,今日熱心自我風格的創立。除了作畫,也兼顧書法。以碑帖合參,遇圓則圓,遇方則方,行筆自如,保留魏碑的結構而參以明清書家
黃道周、
沈曾植用筆的使轉方法,
方勁中寓流走,拙樸中具秀逸。他體會到:詩書畫印分之為四門,合之為一體,是互為影響互為補充的。詩有畫意,畫有詩情,畫的布局影響印,印的金石趣味有助用筆,而書法又是印學的基礎。四門要求兼工,又要有所側重,繼前輩
文人畫之長,熔詩書畫印於一爐,並予以發揚光大,是我們這一輩畫人的職責。
大師晚年
在五十多年藝術實踐過程中,其作品經常參加國內外展出,發表在各報刊雜誌上的詩書畫印及文章不計其數,且多次獲獎。
2006年5月24日上午9時20分,因痼疾逝世,享年83歲。5月24日上午,遺體告別儀式在
順義潮白陵園舉行,200餘名生前友好參加了告別儀式。
個人作品
單行本有1982年出版的《林鍇畫選》、1988年出版的《林鍇書畫》、1990年
台灣出版的《林鍇書畫集》以及1988年出版的詩集《苔紋集》。舊體詩自1992至1995年連續四次獲國家級詩詞大獎賽大獎。
出身背景
林鍇幼年喪父,自幼隨母寄居於外祖父家中。童年時就酷愛
美術。由臨摹香菸片開始,繼而臨摹《
芥子園畫傳》,有時到戶外作水彩寫生。那時代字畫展覽見不到,只好隔一兩天就到附近裱褙店去看畫。後來又購得《馬駘自習畫譜大全》一套,利用課餘和寒暑假時間著手臨習,十分入迷。國中一年級暑假,開始向外祖父學作舊體詩,目的是要在自己畫上自題詩,每天練習作一首山水絕句,配一小幅畫,完成一百張冊頁。
人物成就
林楷在
美術界是一位具有全面修養和才能的名家,他跨出版、詩文、書法篆刻和繪畫多個領域的“綜合”形象早己讓人心儀仰重。在人民美術出版社工作的幾十年間,他編書輯畫,思敏識高,是美術出版界公認的有眼力又熱心的出版老人。在繁忙的分內工作之餘,他在詩、書、畫、印上投注了不懈的探索,在這些領域均體現出獨特的創造品質。
家庭成員
人物評價
幾十年在繪畫上從未擱筆,而且愈到晚年,創造力愈發旺,畫出的是一大批尺寸可觀的大幅作品!
一眼望去,林錯的手筆既與古來傳統的經典風格不同,又與當代山水畫的各家面貌是拉開距離的。如果要找尋一個確切的詞來形容他的作品給人的第一感覺,那就是別有一種強烈鮮明的“性格”。這種“性格”首先是由他作品的整體氣象造就的—他畫中的山水形象格外飽滿充實,岩石壘疊、樹木蔥籠的大塊山峰往往占據了整個畫面,作品結構顯得大度豪放,
丘壑氣質坦坦蕩蕩,洋溢著一股從裡向外、從中心向四圍擠溢的膨脹感,也即一種視覺上的“張力”。這種由山水丘壑形象所營造的畫面間架結構,將畫家的胸臆毫無保留地披露出來。在具體造型上,他的畫十分注重畫面的大“勢”:從山腳到峰頭,取的是山峰挺拔、雄渾之勢,峰巒的層次不多,卻緊密相連,幾個大的形體構築成有機的聯繫,使山川形象通體渾然,直逼觀者眼前。其間無論飛瀑高懸,雲氣瀰漫,整體的氣象都不松不散,而是被穩定的內在結構聯繫成自然硬朗的軀體,如生命大塊的存在。這種氣象不是可以從傳統和他人那裡直接搬移的風格,而是畫家自我心理和性格的自然流露,以發自內心的力量,創造了作品的精神與性格。
林鍇是在學識上熟知傳統又在理法上極重傳統的畫家。在
山水畫領域,他對
中國畫五代北宋以來的大山大水之風顯然情有獨鐘,這在美學品格上對應了他剛健的性格。他的作品在結構上講究充實,無論是取形象豐茂的丘壑還是取一柱擎天的山峰,畫面均有“遠望不離座外”的視覺構成,使人面對畫作猶如面臨山川。同時,他也吸收了二十世紀以來山水畫名家的創造神韻,對
潘天壽在結構上的雄強、
李可染在墨色上的凝重、
陸儼少在筆線上的靈動等因素綜合取用,匯成自己的筆墨特徵。在對待先人和今人的創造上,他虛懷若谷,能夠承繼優秀並化臻於心,變成自己的手筆,是他儒者風範的體現。他曾有詩寫到讀潘天壽畫作的體會:“兀立碩碩心手並,筆如使劍任縱橫,紛紛點畫寒芒里,水骨山筋屆鐵成。”(若懷先師懶頭陀》之六)讀此詩並觀其畫,他的作品正透溢出了“紛紛點畫”的外在豐富與“水骨山筋”的內在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