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邦棟

林邦棟

林邦棟(1926年-),男,浙江省樂清市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中國工藝美術大師。13歲承祖業學習細紋刻紙。他勤奮,刻苦鑽研,後進入樂清市黃楊木雕廠,從事細紋刻紙。曾任副廠長,兼細紋刻紙車間主任。細紋刻字是浙江樂清的傳統民間工藝,也是中國剪紙的獨特品種。他的作品刻畫精緻,造型優美,人物動態生動。細紋刻紙和各種燈彩遠銷世界許多國家和地區。他曾多次赴德國表演技藝,深受好評。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林邦棟
  • 國籍:中國
  • 出生地:浙江省樂清市
  • 出生日期:1926年7月
  • 職業:工藝美術大師
  • 主要成就:被評為中國民間剪紙藝術十大神剪
    被授予浙江省工藝美術大師稱號
    已錄入世界名人錄中國卷(六)卷
  • 代表作品:《松鶴延年》,《魚躍龍門》,《天女散花》
人物經歷,刻紙特色,代表作品,成就榮譽,

人物經歷

林邦棟,1955年至1981年曾任樂清市黃楊木雕廠副廠長,兼細紋刻紙車間主任、供銷科長,出生於一個民間藝術世家。1989年12月加入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1989年10月加入中國剪紙學會
林邦棟是細紋刻紙的第四代傳人。在家庭氛圍的薰陶下,他自幼就喜歡油漆畫剪紙,13歲開始跟著父親學習油漆、紙紮和剪紙藝術。在20歲時,已能獨立設計製作細紋刻紙,還能在一方寸的紙面上刻出50條線條仍遊刃有餘。
林邦棟林邦棟
1998年已錄入《中國當代藝術界名人錄》;1998年被授予浙江省工藝美術大師光榮稱號;1998年浙江省民間剪紙精品榮獲一等獎;1999年已錄入世界名人中國卷(六)卷509頁;99溫州傳統工藝美術薈萃昆明展,藝種《首飾龍燈》細紋刻紙在現場表演,國內外報紙刊登,電視台播放、拍影,並特發參展榮譽證書;1999年迎澳門回歸2000米的長龍登放溫州馬鞍池公園,報刊、電視報導,並上報世界言尼斯紀錄,現已赴廣東汕頭展覽。林邦棟13歲繼承父業,隨父學藝,勤奮好學,刻苦鑽研,作品精緻,造型優美,人物動態逼真,細紋刻紙和各種燈彩遠銷世界許多國家和地區,為創匯作出了貢獻。
1999年,他在雲南昆明世博會上現場表演細紋刻紙約4個月,儼然成“明星”;2001年曾遠赴歐洲表演技藝;這次在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專題展上表演,是他有生以來第三次參加大型表演。
林邦棟老人是北白象鎮東巉頭村首飾龍世家的第四代傳人,是樂清細紋刻紙高手,曾被評為中國民間剪紙藝術“十大神剪”,現為國家級工藝美術大師的他這次又榮膺“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殊榮。
林邦棟先生站在德國的講台上,講解中國的刻紙藝術。林邦棟先生作為浙江省唯一一名民間藝術家到德國考布倫茨州的博物館參加“中國民間剪紙藝術展覽”,並現場進行剪紙表演和向德國人講述剪紙方法。
林邦棟出生於北白象鎮民間工藝世家,自幼喜愛油漆畫剪紙,家人見他如此著迷,便開始潛心授教,功夫不負有心人,他刻的《魚躍龍門》、《松鶴延年》等作品多次在全國性的比賽中獲得一等獎,僅是獲獎獎狀就有上百個,其中刻紙《魚躍龍門》已出展18個國家。
林邦棟林邦棟
一絲不苟的刻紙藝術造就了林邦棟的認真、嚴謹、真誠待人的性格。一次他在北京一外貿單位簽訂契約,在北京國際書店工作的永嘉張樹賢對林邦棟創作的細紋刻紙佩服之至,騰出一房間讓林邦棟住,有時一住就是兩三個月,張先生從來不收其租金。有時林先生送上幾幅創作的剪紙張樹賢如視珍寶加以珍藏。兩人結下深厚友誼。
1996年秋天,中央電視台新聞評論部編導周兵先生在拍攝專題時,一見林邦棟的《魚躍龍門》,馬上被其吸引,願出高價收藏。這張創作於60年代、多次在國內外展出並獲獎的作品,也是文革期間林邦棟冒著隨時被批鬥的危險珍藏起來的倖存作品,林先生說什麼也不肯出售,便許諾重新刻一張給周先生。不巧在1997年的正月初六,林先生到茶山體驗生活,歸途中出車禍,躺在病床上已有3個月不能吃飯,林先生卻念念不忘自己對周兵先生的許諾。他以為自己再不能拿刻刀了,便毅然吩咐兒子將珍藏的《魚躍龍門》寄給周兵。後來他在醫生精心治療下,大小手術做了五次,用堅強意志擊退了死神的光臨,五個月後,傷勢稍稍痊癒,他又情不自禁拿起刻刀。
林邦棟林邦棟
2002年,已76高齡的他得戴上500度的老花鏡才能“下手”,但一提刀刻花,仍然是手不顫、氣不亂,刀刀入微。林邦棟的剪紙風格纖細娟秀,散發著江南特有的靈氣,不僅構圖生動活潑,令人驚嘆,那細膩線條絲絲相扣,更是令人叫絕。
林邦棟先生不但刻出了一片亮麗的天空,他扎制的被譽為“東甌古國,驚世之作”――首飾龍還成了溫州民間喜慶活動盛行的傳統彩燈一絕。他製作的首飾龍曾在省工藝美術展上獲得特等獎,他的作品曾上過中央電視台和法國巴黎中文電視台,世界上膚色各異的人們就是通過電視認識了他和他製作的首飾龍。
在1999年,雲南省昆明世博會上林邦棟先生製作的首飾龍成了一道亮麗的風景線。展出的4個月,每天都有許多外國朋友和中國的參觀者站在林先生製作的首飾龍前久久不肯離去,而坐在旁邊現場刻紙的林先生一下子成了“明星”。找他合影的、簽字的人很多,雲南省省長李嘉廷還特別在首飾龍前和他合影呢。幾位來自日本義大利德國等國的客人出1萬多美金要求收購這隻首飾龍,而林先生沒有答應。

刻紙特色

樂清的細紋剪紙最早是與南宋的“龍船燈”相輔而生。細紋剪紙是“龍船燈”上的“飾花”,人們習慣叫它“龍船花”。剛開始的“龍船花”相對比較粗獷、古樸、簡單,而現在的細紋刻紙則包含了花卉、鳥獸、山水、人物等,其精細程度,能在一方寸的紙面內刻出2000多個小洞孔。
林邦棟的刻紙作品用圖案紋樣來調整畫面黑白關係,纖細娟秀,散發著江南特有的靈氣,不僅構圖生動活潑,細膩的線條更是絲絲相扣。此外,他很注重蒐集民俗民風、民間傳說故事,並將它運用到細紋刻紙中,不僅使細紋刻紙的題材更為廣泛並富有民間特色,也使細紋刻紙的語言更加豐富燦爛。
林邦棟製作的首飾龍船,巧妙地將中國傳統的書畫、剪紙、雕刻、刺繡、彩塑藝術和編織等的傳統工藝結合在一起。這隻首飾龍4.5米長,寬2米,高2.3米,分四層長廊,共有100多個小窗,內有400個人物,每個視窗內表演者是三打白骨精等古裝、戲曲人物和做年糕等充滿情趣的民間日常生活場景。開始試驗製作時,首飾龍上的小小人物往往不是動作幅度不大,就是動作過於誇張。這可苦了林邦棟,400個人物,要有400多各具特色的動作,在那段時間,讓他反反覆覆琢磨的就是每個人物神態各異的動作細節。經過多少次學習、試驗、改進的艱難過程,這位年邁的工藝美術大師終於使首飾龍船中的人物,在電源的驅動下變得鮮活起來。
林邦棟林邦棟
剪紙藝術和雕刻製作首飾龍藝術是一項需要付出畢生心血的藝術,在商潮的衝擊下,從事這項傳統藝術和愛好者日漸減少,年事已高的林邦棟心中只有一個願望,能在自己有生之年為刻紙、首飾龍這兩門被稱作是“樂清絕技”的技藝尋找到更多的繼承人。

代表作品

《松鶴延年》《魚躍龍門》《天女散花》《萬象更新》《千目千手觀音》《忠孝節義圖》《忠孝節義圖》是取民間把馬、羊、虎、犬當作忠、孝、節、義的代表的意思,這是我把細紋刻紙和傳統文化題材結合起來的一個嘗試。每一幅圖就是一個民間故事。”林邦棟指著牆上的展品說。
作品作品
《一帆風順》、《年年有餘》等3件細紋刻紙精品亮相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專題展。

成就榮譽

1989年11月入選全國首屆民間工藝佳品,作品《梅鶴延年》 、 《祥龍戲瑞》特發獎狀表彰;
1989年3月中國剪紙大獎賽中作品《梅鶴延年》榮獲二等獎;
1990年浙江省剪紙研究會,作品《千目千手觀音》剪紙大展榮獲傳統一等獎;
1990年中華人民共和國輕工業部特發證書;
1990年剪紙《松鶴延年》創作體會發表於中國剪紙藝術報;
1991年首屆中國民族民間大獎賽榮獲細紋刻紙《魚躍龍門》一等獎;1993年中國民間藝術家協會剪紙學會,細紋刻紙榮獲工貿杯中國剪紙大獎賽最高榮譽獎;
作品作品
1996年浙江第二屆鄉鎮工藝美術精品展評上被評為首飾龍燈特等獎;
1994年中國民間名人錄上卷文庫中載文介紹細紋刻紙作品《魚躍龍門》 ;
1997年浙江省民眾藝術館、省民間研究所,作品《虎》榮獲一等獎;
1998年本人已錄入《中國當代藝術界名人錄》;
1998年被授予浙江省工藝美術大師光榮稱號;
1998年浙江省民間剪紙精品榮獲一等獎;
1999年已錄入世界名人中國卷(六)卷509頁;
1999年5-10月份在雲南省昆明世博會、99溫州傳統工藝美術薈萃昆明展,藝種《首飾龍燈》細紋刻紙在現場表演,國內外報紙刊登,電視台播放、拍影,並特發參展榮譽證書;
1999年迎澳門回歸2000米的長龍登放溫州馬鞍池公園,報刊、電視報導,並上報世界吉尼斯紀錄,已赴廣東汕頭展覽。林邦棟13歲繼承父業,隨父學藝,勤奮好學,刻苦鑽研,作品精緻,造型優美,人物動態逼真,細紋刻紙和各種燈彩遠銷世界許多國家和地區,為創匯作出了貢獻。
2000年8月論文《細紋刻紙松鶴延年創作體會》榮獲國際優秀論文獎。
2002年9月,在中國民俗風情剪紙大展上,作品《魚躍龍門》榮獲金獎。
2004年2月,參加神州風韻“中國民間藝術之鄉”剪紙邀請賽,作品《忠孝節義》榮獲金獎、十大神剪稱號。
2004年9月獲第七屆中國藝術屆2004年中國剪紙藝術博覽會金獎 。
其紙紮“龍燈”曾在法國巴黎與昆明世博會上展出,廣受好評。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