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繼昌

林繼昌

林繼昌,別署林濟昌,浮世涼棚主;畫家、藝評家、自由作家。1963年出生於廣東揭陽,原居汕頭市,現居廣州市。廣東省作家協會會員,歷任過汕頭市青年文學協會會長、汕頭市現代人詩歌協會副會長、汕頭市作協秘書長,汕頭市偉南文學獎及桑梓獎評審等。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林繼昌
  • 出生地:廣東揭陽
  • 出生日期:1963年
  • 職業:畫家、藝評家
個人作品,社會活動,人物評價,

個人作品

林繼昌主編過民刊《新潮人》報、《中國紅俑》雜誌。曾經在《羊城晚報·粵東版》、《汕頭都市報》、《丹青典藏》開設過專欄。作品被廣東畫院、廣東作協書畫院、中華兒女藝術館及多家民間藝術機構收藏。已出版有《斷崖夢》(詩集)、《浮世文輯》(文集)、《西廂畫記》與《詩意的寓言》(油畫集)等。作品見於《作品》《當代詩歌》《詩林》《中國現代詩》《當代油畫》《畫刊》《藝術界》《畫廊》《美術界》《丹青典藏》《收藏與鑑賞》《現代書法》《南方都市報》《羊城晚報》等報刊雜誌。

社會活動

“中國紅俑首屆現代書法文化展”(1997廣東畫院)
“山水畫家姚鳴京畫展”(1997汕頭)
“突圍·實驗展”(1999汕頭)
“框裡框外——當代藝術展”(2012北京當代藝術館)
“集體通道——傳統水墨與當代水墨對照展”(2012北京當代藝術館台灣明道畫廊)等。
2009年“西廂別記——林繼昌油畫個展”廣東畫院
2013年“以太——當代水墨邀請展”北京宋莊道邦藝術沙龍
2012年“中國以上——中國繪畫邀請展”南京中華兒女藝術館
“解構水墨——國際當代水墨邀請展”上海多倫現代美術館北京當代藝術館
“宋莊首屆詩畫日”北京畫家村
“框裡框外——當代藝術展”北京當代藝術館
“南嶺韻——當代藝術名家邀請展”湖南南嶺藝術館
“集體通道——傳統水墨與當代水墨對照展”北京當代藝術館台灣明道畫廊
“物里物外——當代藝術開放展”廣州時尚天河廣場
2011年“歷史:新宋莊——現當代水墨展”北京上上國際美術館
“歷史:新宋莊——架上繪畫展”北京上上國際美術館
“十面蛙聲——當代油畫二人展”青島出版藝術館

人物評價

我對林繼昌油畫的體會,從這樣幾個關鍵字來介入——敘事、詩意、家園。敘事是和文學性聯繫在一起的,在現代藝術那裡,文學性是遭到貶斥的辭彙,然而在當代藝術中它又重新獲得生機,當然此文學性已不同於傳統繪畫當中的文學性。林繼昌的作品帶有強烈的文學性,不是說他在敘說完整的故事,而是指他將碎片式的記憶或想像浮現出來,構成忽明忽暗的敘事。他的繪畫關涉許多宏大的母題,比如自由、愛情、鄉愁、宗教,縈繞著終極關懷的氣氛和文人意趣,這些思緒置於紛亂喧囂的當代社會似乎行將飄逝卻又牽惹不斷。難怪有人由其畫面聯想到了“西廂”,但這不是純然的古式的纏綿悱惻,而是一種與當下社會產生緊張關係的優柔沉鬱的深遠幽思。
——胡斌(美術評論家、策展人,現任教於廣州美術學院)
很有意思的是,在繼昌幾乎所有作品中都出現了“水”這一符號,它們或滂沱,或涓涓;或高墜,或平淌;或為汪洋,或為小溪。畫中“水”的設定不管出於有意或無意,我都認為具有某種象徵性——暗示了作者的某種精神需要。“水”在物理特性上表現為滋潤、靈動、變化莫測,在審美上表現為動感、清冽和空靈,它為略帶澀重的畫面平添了些許委婉而動人的情緒;而在空間隱喻上,“水”衍生出“此岸”和“彼岸”的關係,一水之隔,兩岸相對,平添許多情愫!彼岸是雲?彼岸是月?抑或是魔境?生髮出許多疑惑!也許有了這些未知和疑惑,人生才顯得豐富而多彩吧?!
——陳映欣(廣東畫院專職畫家,美術評論家)
以我淺見,林繼昌畫中的圖式的存在最主要的卻不在視覺,而在於“言語”。林繼昌畫中的“言語”在我看來,較為典型是表現為一種詩意的存在。然而,若單單以詩意去體味這畫面的表達時,又會隱隱地感覺到不妥,詩意被某種未知的事物所制,壓制了“詩意”的發揮的,顯然是其畫中的情節。“詩意”和“情節”之間從來都是一種說不明道不清的關係,正如“言語”和“語言”一樣。“情節”總是一種描述,是意義的顯在的傳達,而“詩意”,在多數的情況下面,是反“情節”的。就算是有時候需要一種“情節”作用於“詩意”之上,這“情節”本身又大多會被有意地摘取某些片斷,成為一些邏輯鏈上的碎片。而“詩意”在此,其作用則在於,將這些看似零落的情節碎片,串聯成一個感覺上的整體。
——陳彥青( 清華大學藝術學博士)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