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永青,1、網際網路企業家。價值中國網CEO、創融國際資本公司董事總經理。兼職:英中商會(BCCC)企業家論壇執行委員、中華綠色承諾專項基金副秘書長、美國金融學會(AFA)會員。曾遊學美國\英國\法國等等5個國家,獲倫敦政治經濟學院(LSE)、紐約大學商學院(NYU Stern)、巴黎商學院(HEC Paris)的全球EMBA學位,是中國最早的全球EMBA獲得者;廈門大學MBA。並擁有哈佛商學院(HBS)資深經理人證書、英特爾(INTEL)技術顧問證書。
林永青,網際網路企業家。價值中國網CEO、創融國際資本公司董事總經理。兼職:英中商會(BCCC)企業家論壇執行委員、中華綠色承諾專項基金副秘書長、美國金融學會(AFA)會員。曾遊學美國\英國\法國等等5個國家,獲倫敦政治經濟學院(LSE)、紐約大學商學院(NYU Stern)、巴黎商學院(HEC Paris)的全球EMBA學位,是中國最早的全球EMBA獲得者;廈門大學MBA。並擁有哈佛商學院(HBS)資深經理人證書、英特爾(INTEL)技術顧問證書。曾在政府機關任企業改制顧問、英特爾(INTEL)公司中國區渠道市場經理、清華同方電腦公司助理總經理兼市場部總經理等職。其優異的經營管理經歷和經驗,被許多知名媒體廣泛報導:如《經濟觀察報》、《南方周末》、《證券日報》、《中國計算機報》、新浪網、搜狐網等。
1.紐約大學-NYU Stern,美國 EMBA,EMBA,2003 - 2005
2.倫敦政治經濟學院,英國 EMBA,EMBA,2003 - 2005
3.巴黎高等商學院,法國 EMBA,EMBA,2003 - 2005
4.廈門大學 MBA,MBA,1995 - 1998
德魯克管理學院,資深顧問
2009年1月 - 目前
*德魯克先生親自授權並命名的學院
*以傳播德魯克管理學說為己任的社會企業
*中國最權威的德魯克管理思想傳播機構
1999年,在德魯克先生的親自指導和參與下,創辦了北京光華管理研修中心――致力於德魯克管理思想的研究與傳播的社會企業。2005年,德魯克先生親自授權光華可以在中國使用“Peter F. Drucker Academy”的名稱。德魯克先生逝世後,仍舊得到德魯克家族的全力支持,並於2006年4月18日,與德魯克家族正式簽署法律檔案,得到德魯克家族授權,在中國獨家使用“德魯克”品牌,在相關培訓項目中和認證體系中冠以“德魯克”的名字。
彼得·德魯克管理學院是國內唯一的、由彼得·德魯克先生及其家族授權的管理學院。學院將繼續以傳播德魯克先生的管理思想為己任,致力於幫助中國的知識工作者學習和實踐德魯克的學說。
北京師範大學經濟與工商管理學院,兼職教授
2009年1月 - 目前
北京師範大學經濟與工商管理學院是北京師範大學的下屬學院,它的前身是北京師範大學經濟系,始建於1979年。經濟學院(系)成立20多年來,經過全體師生共同努力,教學和科學研究取得了豐碩的成果,並逐步成為學科門類齊全、教師梯隊合理、在國內有一定影響的學院。本院全體教職員工和學生正按照“建一流學院,創一流學科,辦一流專業,育一流人才”的目標,爭取在5—10年時間內把學院建成國內一流、在國際上有一定影響的商學院。
創始人 價值中國網(私有企業;11-50;網際網路/電子商務)
2004年6月 - 目前(共4年10個月)
價值中國網創始人
助理總經理 清華同方電腦
(國有企業;500-1000;計算機硬體及網路設備)
2002年1月 - 2003年5月(共1年4個月)
清華同方電腦公司助理總經理兼市場部總經理
市場經理 英特爾(中國)有限公司
(上市企業;大於10000;計算機硬體及網路設備)
1997年8月 - 2002年1月(共4年4個月)
負責英特爾公司在中國市場的渠道市場行銷業務
對林永青的職業評價 創始人 價值中國網
“太榮幸了,可以給林總寫評價!
1.容易相處,沒有什麼架子,這是共同做事情最重要的特質
2.與老總的職務相比,更像個知識分子
3.做事情比較快,反映很快
4.讀了很多書
5.有創新思維” 2008-8-20
牛華勇
與 林永青 共同工作過,但不在同一家單位
可以提供的知識服務
服務類別: 創業導師
詳細描述: 1、有理想、也有實踐:務實的理想主義者。沒有行動的理想是一場白日夢,而沒有理想的行動是一場惡夢。
2、有教訓、也有經驗:既從別人與自己的失敗中學習,也從別人與自己的成功中學習;從失敗中學習,需要智慧,而從成功中學習,需要勇氣。
3、學習和利用傳統、且信奉創新:必須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不要重新發明一遍輪子”。傳統里有知識,也有資源;但永遠走與流行相反的道路。
服務類別: 管理諮詢
詳細描述: -基於Web2.0的企業架構及戰略;
-虛擬企業管理;
-技術與文化的綜合管理;
-商業生態系統的建設與管理。
辦公室牆上掛著“日新月異”四個字,是身為哲學教授的老父親寫的,摘自周易,正符合林永青的心情寫照。不少媒體說林永青是傳統部落格的“偏執狂”、“顛覆者”、“破壞分子”,但在林永青看來,世上之事,只有變才有生機。他認為哲學可以看到事情的本質,而本質就是什麼也沒有,這樣的思維影響了他後來的商業風格,尤其是做部落格網站以來,林永青首先解決的是制度創新,至於盈利模式,都是技術問題。
早在福建省體改委幫助國有企業進行改制時,林永青就著迷於股權、制度變革,他的這一強項後來套用在部落格網站上了。在中國國內幾個有名的部落格網站中,價值中國網創建於2004年5月18日,很快就發展成為一個頗有人氣的專業財經部落格。作為大膽嘗試,2005年3月10 日,價值中國宣布將向部落格作者贈送股權,在成立一周年之際,其股權期權和股份收益開放計畫正式運營,邀請作者一起參與創業並分享財富,將網際網路的自由共享精神發揮到極致,在部落格網界掀起了一場經營理念的新革命。
除了是“價值中國網”創始人,林永青現在主要身份是創融投資公司總經理兼董事,主業是金融和投資,網站維護仍是創融公司其它業務收入來貼補。
林永青1999年曾任英特爾中國區渠道市場經理,當時英特爾CEO貝瑞特訪問成都,場面火熱,他記憶猶新——貝瑞特當過美國空軍F16戰鬥機的飛行員,他駕駛著英特爾公司“十倍速”地衝進網際網路時代。 林永青也當過清華同方電腦助理總經理及市場部總經理,當年他和李漢生一起參加過央視的《對話》節目。後來與幾個合伙人成立創融國際,投資過一些傳統IT項目,他英特爾時的同事、中華英才網創始人張傑賢,把公司股權出讓給後,又重新創業做網路支付企業——百付通,也是和創融公司合作的。 主業是金融和投資,林永青做部落格是“無心插柳柳成蔭”的一件事情。因為認識很多財經界朋友,希望多一個平台交流,劉韌的Donews IT社區網給他的印象最深,所以價值中國一開始走的就是專業化路線。多年前在英特爾工作時,林永青業餘做過一家啟點網,選擇一些國外IT媒體如《Upside》、《Business2.0》、《Wired》等翻譯成中文,向中國讀者介紹最新的網際網路商業模式和理念。啟點網當時還給網易提供過內容,但主要是業餘玩票的性質,沒有考慮過商業化。但因為這方面的嘗試時間之早,很多業界朋友都印象深刻。
部落格的好處勿庸置疑,但要經營一家部落格,就必須有一定的可信度和權威性,否則人家為什麼要來你這兒看?林永青和胡泳交流過,後者認為常見的那些部落格沒有多大價值,要做就做高端的,並用制度來保證,他很認同這種看法。價值中國的主題是“為中國經濟而思考”,短短一年間已經吸引了800多個作者,他們都採取實名制,為自己的言論負責,發表金融、投資、經濟、管理等專業文章。
不過,部落格最有爭議的可能就是很難商業化和解決不了網路著作權問題。林永青說,“網際網路的成功模式都是創新出來的,跟幾年前的個人網站相比,部落格會有一些顛覆性的改變,但不加管理就會是個大雜燴。”他想了很長時間,如何形成自己的特色,並以有效的方式來保障作者的權益。
2005年1月,林永青在紐約,美國股市突然給了他很大啟發:一個公司要開放,才會最大量地獲得大家的支持。部落格的價值還沒有被真正發掘,價值中國有了一個清晰且大膽的策略:以股權創新作為經營方式,根據作者們不同程度的貢獻來分配,與作者之間有一個法律規範,大家共同成長,等盈利以後將部分利潤返還給作者。林永青很自豪,“部落格變股東,全世界都沒有這樣的模式,網際網路提供了這種可能,不是所有業務都可以這么做的。”
在具體操作上,創融公司保留價值中國的50%股權(控股),也負責解決資金問題,其餘50%作為內部部落格股權(期權),以作者的貢獻率(文章數、點擊率等加權)乘以總分配股數來計算(動態的)。比如內部發行1000萬股,作者持有股份數為貢獻率0.00193×500萬=9650股,若價值中國以每股0.3元稅後利潤分紅,則該作者可得9650×0.3=2895元。
這也許是一場部落格分紅實驗,但林永青認為此舉具有極好的激勵和約束功能,更體現部落格的開放精神,網站本身要講誠信,作者們則要提供有質量的文章。創融不回購作者的股份,作者之間可以轉讓或贈與,將來也可以成立監事會或作者委員會參與管理。
但只有在盈利的前提下,這個很有想像力的遊戲才能實現。可林永青說,價值中國如何商業化很簡單,只是時間問題,他倒不著急,目前最重要的事情是怎樣積累大量權威的作者及文章,聚攏人氣。至少要達到二三千作者的規模,和一定的模式壁壘,他才會考慮商業化——價值中國可以做成一個線上財經媒體,或開放的諮詢公司,或開展E-Leaning,或與出版公司合作,“我們公司股東的構想,最少是幾個億美元價值。”
林永青承認自己是一個理想主義者,管理大師熊彼得、湯姆·彼得斯的創新觀念對他影響很深。“真正的創新或有競爭力的創新,應該是制度的創新,企業家才能才是企業的利潤來源;而且,只要人才是確定的,什麼商業模式都可以做。”這樣的思考方式也跟他個人的性格、背景、興趣有關,“我始終想有個大的成功,一定要創新,否則沒有機會。”
如果當初做業餘網路媒體也採用股權的開放方式,中國也許早就多了一家優秀的網路財經媒體了,但“當時沒有想到,這是個人經驗的問題”。林永青認為網際網路的誠信問題就是“舍與得”的關係,即長期利益和短期利益的平衡。在商業上,林永青更傾向於做前期的投資及架構,不喜歡做後期的經營管理,執行需要的是另外一種能力。
1999年,林永青譯介過一篇《IT精英的智慧》的文章,這些精英中有AOL、YAHOO和AMAZON的創始人,“在當前這個瞬息萬變的市場上活躍著一群IT精英,他們都是朝氣蓬勃的年輕人,有著與工業時代截然不同的新型商業觀,發現並界定了資訊時代的管理新規律”,他也希望自己成為他們中的一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