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業企業管理

林業企業管理是指林業企業為了有效地實現預定的日標,保證整個企業生產經營活動的統一協調,而進行的計畫、組織、指揮、監督和協調等一系列工作。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林業企業管理
  • 目的:實現預定的日標
  • 工作:計畫、組織、指揮、監督和協調
  • 類型:管理
林業企業管理的基本方法,林業企業管理的創新,

林業企業管理的基本方法

方法即是辦法,是手段、措施、中間過程的反映,所以管理方法可概括為為實現管理目標而採取的各種手段、措施等做法的總稱。目前,林業企業常用的管理方法有行政方法、法律方法、經濟方法、教育方法、數學方法和社會心理方法等。
所謂行政,是國家行政機關和公務人員為實現國家的政治目的,行使法定職權,處理各種公務的行為和過程。依靠其法定的職權,通過強制性的行政命令直接對被管理者施加影響,並按行政組織系統進行管理的方法稱為行政方法。
1.1行政方法的特點行政方法具有如下特點:
(1)政策性。政策是行政方法的根本。管理者應注意黨的方針政策的學習,在實際管理工作中按黨的政策辦事,可避免以感情代替政策、濫用職權等現象的出現,也避免給工作和事業帶來損失。
(2)強制性。行政方法一般是通過國家行政權力機構發出命令、指示、規定、指令性計畫等,要求被管理者從思想上、行動上、紀律上服從和執行。這種強制性是原則性的,但它同法律上的強制性具有原則不同、制約範圍也不同的區別。
(3)權威性。行政管理的成效很大程度上取決於管理者的權威,權威越大,工作就能順利開展。管理者的權威通常由職位、品質和能力等因素所決定。
(4)穩定性。行政管理系統具有嚴密的組織機構、統一行動、強有力的調節和控制的特點,對外部干擾具有較強的抵抗作用,因此具有相對的穩定性。
(5)時效性。行政管理的實施可根據對象、目的、時間、地點的不同而變化,因此,這種方法具有一定的時效性,應根據具體的環境條件而適當採用。
(6)垂直性。行政管理是通過行政系統、分層次自上而下進行的,同一層次之間不存在命令或行政關係,只存在聯繫和協調、協商關係。
1.2行政方法的優缺點
行政方法,始終是林業企業管理的主要管理方法之一。該方法具有許多優點:集中統一;便於發揮企業管理職能;是實施其他管理方法的必要手段;具有一定的靈活性和彈性等。
但行政方法也具有相當大的局限性,主要表現在:受管理者的知識能力、道德修養、領導藝術等方面的影響較大;不便於下屬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的發揮;橫向溝通困難;不能很好適應現代社會化大生產和市場經濟的管理要求。因此該方法一般與其他管理方法配合使用,極少單一採用。
2.法律方法
企業管理的法律方法是指通過制定和實施法律、法令、制度和具有法規性的檔案進行管理的方法。法律方法也是強制性的管理方法,如果說行政方法是“形式”的強制,則法律方法就是內容上的強制,是行政方法進一步的表現。
2.1法律方法的基本特徵
法律方法的基本特徵是:
(1)階級性。法律是人類階級社會特有的產物,是統治階級意志的體現,是經國家制定或認可的並以國家強制力保證實施的行為規範的總和。其目的在於確認、保證和發展對統治階級有利的社會關係和社會秩序。
(2)強制性。法規一經制定和實施,就得強制執行。這種強制性較之行政管理方法更為嚴厲。國家制定的法律在國家管轄的領土範圍內,在其權力所及的一切地方,具有普遍的約束力。誰違反了法規,誰就要受到應有的懲罰,這種懲罰是靠國家的強制力保證的。
(3)規範性。就是指人們在社會生活中所應遵循的行為規則。法律規範有其特定的結構內容,具體說來,包括假定、處理、制裁三個要素,並且是這三個要素密切結合的整體。假定,是適用法律規範的條件和情況,法律規範所要求或禁止的行為,應當在什麼具體的時間、地點以及對什麼人才適用。處理,是法律規範中的行為規則本身,指明允許做什麼和不準做什麼,必須怎樣做和不允許怎樣做,這是規範性的主要表現。制裁,是指明不遵守法律時將要引起的後果。
(4)穩定性。法律一經制定就不宜經常更改,否則,就有損於法規的嚴肅性和權威性。
2.2法律方法的優點及適應條件
法律方法的主要優點:宜於用來調整企業管理組織中的各種關係,明確各子系統的權力、義務和相互關係,維護管理的相對穩定性和有序發展;將林業企業管理活動納入法律化、制度化軌道,使人們有章可循,使管理系統自動地有效運轉。
法律是促進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設的有力保證。但使用法律方法應具備一定的條件:要有相適應的社會道德輿論水平,否則,會降低法規的效用;要進行法制教育,增強人們的法制觀念,樹立法規的權威性;要加強法律建設,健全法規體系和法規結構,培訓熟悉法規、能嚴格依法辦事的人才。
3.經濟方法
企業管理的經濟方法是運用各種經濟手段,按照客觀經濟規律要求,調節各方面的利益關係,調動各種積極因素,推動生產發展,提高工作效率,實現企業管理目標的管理方法。按其管理對象不同,經濟方法可分為巨觀經濟方法和微觀經濟方法。巨觀經濟方法主要是通過價格、稅收和信貸等手段來調整國家、集體、個人三者利益關係,指導生產、消費,調節外貿、流通和分配,促進國家和地區經濟的發展;微觀經濟方法是指運用工資、獎金和罰款等手段來調動職工的積極性,激勵職工不斷提高生產技能和勞動生產率,並積極參與經營管理活動的方法。
3.1經濟方法的特徵
經濟方法具有如下特徵:
(1)規律性。經濟活動有其固有的規律,這就要求必須按經濟規律辦事,否則將會受到經濟規律的懲罰。
(2)利益性。各種經濟管理措施要符合廣大人民民眾的利益。
(3)制約性。在巨觀管理中,國家運用經濟槓桿來制約本系統成員的活動,使之與整個管理活動相協調,共同實現管理目標。
(4)靈活性。不同地區、不同部門、不同企業,在不同時間,可以運用多種不同的經濟方法來處理不同的管理問題。
(5)可測度性。各種經濟管理方法都離不開經濟指標,它們是反映某一方面經濟情況的絕對數、相對數或平均數的量,這些一般都是可以度量的。
3.2經濟方法的優缺點
經濟方法的優點是便於分權和加強橫向聯繫,有利於調動下屬單位與職工的積極性;缺點是可能會在一定程度上對人們的思想意識產生副作用。因此,必須配合宣傳教育,建立相應的法律、法規。
4.教育方法
企業管理的教育方法是指用思想政治工作的方法來解決各種問題。企業管理首先是對人的管理,人是有思想的,必須依靠思想政治工作改變人的精神面貌,調動人的積極性。
4.1教育方法的實質
教育方法的實質是用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來促進和保證企業物質文明的建設。教育方法能收到其他方法所收不到的效果,但說服教育的方法也不是萬能的。
4.2教育方法的特點
(1)啟迪性。在企業管理中使用教育方法重點在於開導、啟發人們的自覺性。它不是強迫員工必須如何去做,而是通過教育培訓,用道理說服人按照管理者的意圖去執行,因而具有啟迪性。
(2)全面性。教育方法在實施的過程中,涉及的人員範圍非常全面。上至經理(廠長)為首的領導層,下至中級幹部、基層幹部和全體員工,都需要明確崗位任職資格規定,並據以確定培訓需求,因需設教。
(3)權變性。權變性是指教育方法所實施的內容和模式,不是固定不變的。因企業戰略、方針、目標的不同,企業管理活動的特點也有所變化。管理者可在總目標的指導下,因時、因地、因事選擇不同的教育內容和靈活的方式方法。
(4)參與性。企業採用教育方法的目的在於使員工理解領導者的意圖,掌握開拓創新所需要的知識,具備崗位任職所必需的能力,自覺主動地參與企業管理。同時,教育的方法還要求各級管理者,甚至一部分員工本身也承擔一些教育培訓工作,這實際上也是參與了企業管理。
(5)經常性。教育方法在企業中往往不是追求“立竿見影”的短期效果,而應長期堅持,貫穿於企業管理的全過程。教育方法最主要的作用在於能使員工通過接受教育提高自身的素質。素質提高了,意識、能力等也就逐漸具備了。但教育的方法往往投資較大,且短時期內的效果不十分顯著。因此,要求企業管理者做深入細緻和堅持不懈的工作。
5.數學方法
企業管理的數學方法是指運用數據和有關數學科學知識為工具,對企業生產經營活動進行經濟分析。運用數學方法進行定量分析,可使人們對於客觀經濟規律的質的方面認識深化和精確化。當今電子計算機的套用,為在企業管理中運用數學方法創造了條件,數學方法日益成為企業管理工作中不可缺少的工具。但數學方法對無法定量的事物不起作用,而且它也只是輔助管理的手段,不能代替企業管理工作本身。
6.社會心理方法
企業管理的社會心理方法是指運用社會心理科學的知識,通過了解集體和個人的社會心理活動特點,按照人們在經濟生活中的社會心理活動規律,來搞好企業管理的方法。管理社會心理方法的基本特點是具有很強的針對性,這種方法的實質是滿足人們的社會心理需要,以達到調動其積極性的目的。它是思想教育方法的深化與延伸,但不能代替其他管理方法。
上述管理方法只有在實踐中有機地結合運用,配合一致,才能取得成效。

林業企業管理的創新

一、林業企業管理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改革將林業企業從計畫經濟下政府的懷抱中解脫出來,進入了市場經濟的海洋,林業企業不適應市場經濟發展的要求日益顯現。儘管企業管理曾經在一定程度上借鑑國外管理模式,進行了有益的探索,但是,在“向市場經濟過度”的進程中,林業企業管理不可避免地帶有過度期色彩,計畫經濟時代的管理模式烙印依然清晰,其弊端逐步暴露出來,主要存在以下幾個突出問題。
1.林業企業管理體制問題
大部分國有林業企業的管理體制改革只在表面層次上做文章,沒有深入下去,殘留著太多傳統經濟下的管理體制,已無法適當經濟社會對企業發展的需求,人力資源的結構性矛盾日益衝突,嚴重阻礙了林業企業的生存和發展。
2.林業企業管理機制問題
國有林業企業受傳統經濟思想影響較大,企業在機制的改革上還不完善,缺乏必要的激勵措施,多數管理機制還只是形式主義,只是走過場講空話而已,在管理機制上缺乏靈活性,企業之間及內部各相關部門之間也缺乏有效的溝通聯繫,嚴重製約了林業企業的經營管理。
3.林業企業管理觀念問題
在目前林業企業中,特別是大型的國有林業企業中,部門員工受傳統經濟模式的影響,還存著“等、靠、要”的思想,還在以為是吃“大鍋飯”的時代,在觀念上對現在企業的改革和發展缺乏必要的認識,企業改革的步伐有一點風吹草動就無法承受,安於現狀,缺乏創新意識,所以要加強對員工觀念的引導,使員工對企業的發展有憂患意識,把自己真正當成企業的一員。
二、管理創新在林業企業的作用
1.管理創新可以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促進企業的快速發展
可以說,管理創新最直接的目的就是企業發展,提高企業的資源配置。管理創新一方面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生產的成本提高生產的效率;另一方面可以通過最佳化企業內部的環境從而促進企業穩定快速的發展。
2.管理的創新的發展會在最大程度之上帶動新技術的發展創新
技術創新才是企業的成長與發展的力量之源。技術創新往往會收到企業內部環境的影響,而管理的創新恰恰在這一方面為技術的創新提供了所需的土壤。企業可以在內部設立專門的機構進行技術創新以實現對企業技術的突破。
三、林業企業創新管理的途徑
創新經濟管理是林區經濟的主體管理創新的現實表現形式有多種,但是,對林業企業創新來講,最重要的有三種形式:
1.林業企業內部管理模式的創新
林業企業管理創新的過程,是改進管理方法的過程,是提高生產率的過程,因為管理創新的目的是為了達到產品創新、技術創新、新經濟領域創新的目的,是為了提高管理的效率。管理創新的方法其實蘊涵管理過程中,其實就是一個PDCA循環過程,不斷地提高生產率,不斷地改進,就達到了創新的目的。林業企業管理創新必須要嚴謹細緻,企業發展是需要每一個環節的完美配合,企業要創新,就必須抓好企業經營活動的每一個細節。特別是在新技術、新產品等環節更要做大力度的改進。這也是使管理向合理、科學化發展的要求。
2.管理理念的創新
根據目前的一項調查顯示,目前我國的部分企業因受傳統經濟思想影響較深,在企業管理中還秉承著一貫的作風,在制度、行銷方法。經營管理上都缺乏創新意識,不關心有關企業經營的法律法規。所有這些都嚴重影響了企業經濟體制改革的深入進行。未來的企業,管理的好壞與企業的命運息息相關,所以在林業企業中,要求企業的管理者及時轉變管理觀念,加大教育力度,開闊自己的視野,引起優秀的管理人才,使管理創新上有一個良好的基礎。
3.企業行銷模式的網路化創新思想
行銷在一個林業企業運營過程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企業行銷是企業生存和發展的保障,所以任何一個企業想持續性的發展下去就需有一套先進的行銷模式。傳統的行銷模式已不適應當今信息代市場的需求,在信息化廣泛普通的今天,企業的行銷模式也應建立起網路化,網路化的行銷模式打破了傳統行銷模式信息傳遞慢,反饋不及時的缺點,不僅能使企業的信息及時傳遞出去,還在無形中減少了企業運營的成本,網路行銷模式的發展,有利於林業企業木材及其它產品的快速銷售,能近距離的和顧客溝通,提供適合消費者特點的個性化商品,為林業企業增加了經濟效益,所以林業企業應充分利用網路的平台,做好林業企業的網路行銷,加快林業企業的管理創新。
4.制度創新是管理創新的巨觀基礎,管理創新是制度創新的微觀運行
林業企業進行制度創新首先要完善產權制度,進行產權創新。林業企業肩負營林、提供林產品、實現生態效益和經濟效益的雙重任務,根據具體任務,運用現代化企業制度,對企業實行產權多元化改組,經濟成份上由單一公有制向多種所有制關係並存轉化。這完全是和人才的引進、新產品、新技術、新功能創造思維的引進是同步進行和同步實施的。
5.文化創新是管理創新的內在源泉,管理創新是文化創新的外在表現
企業文化的建立不僅要能體現企業獨特的個性,還要符合時代的發展與要求,企業文化也要不斷創新,與時俱進,體現企業文化的先進性。我們林業企業的文化,就是要在企業做大、做強、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發揮人才的優勢,使企業不斷發展的企業文化也在不斷發展的歷程。林業企業要實現長足發展,必須制定可行的企業長期發展戰略,實行流程管理,理順內部管理程式,以薪酬管理實現有效激勵,以制度實現有效制約,重視企業文化建設,提高企業的凝聚力。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