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文(林時爽)

林文(中國近代民主革命家、黃花崗七十二烈士之一)

林時爽一般指本詞條

林文(1887—1911),號時爽,福建侯官(今閩侯)人,中國近代民主革命家。1905年赴日本留學,並加入中國同盟會,追隨孫中山先生投身民主革命。1911年隨黃興參加廣州起義,英勇犧牲,時年僅二十四歲,安葬於廣州黃花崗,為黃花崗七十二烈士之一。

基本介紹

  • 本名:林文
  • 別稱:時爽
  • 所處時代:清末
  • 民族族群:漢族
  • 出生地:福建侯官
  • 出生時間:1887年
  • 去世時間:1911年4月27日
  • 主要成就:參加黃花崗起義,為中華民國建國捐軀
  • 畢業院校:日本大學
人物生平,書香門第,人物經歷,起義經過,後世紀念,

人物生平

書香門第

林文的祖父林鴻年,字勿村,福建侯官(今福建閩侯縣)人。林鴻年從小就勤奮好學,喜歡與人互相切磋學問。時年25歲的他在1828年中舉,道光十六年丙申(1836)中恩科狀元,他是福建省清朝時期的第一個狀元,也是清代260多年中福建三狀元之一。
1838年,琉球國王尚灝去世,要舉行冊封世子尚育襲位的大典,上報朝廷希望出使參加大典。由於林鴻年學識卓著,處事老練且嚴於律己,便成為出使琉球的最佳人選。於是林鴻年被清廷冊封為琉球國王正使,經福建,從馬尾閩江口揚帆出海,遠赴琉球。
林鴻年到琉球後,首先代表清廷向已故琉球國王尚灝致祭,而後舉行冊封大典,宣讀詔敕,冊封世子尚育為王,並賜御書的“弼服海隅”匾額。難得的是,在這典禮前後的160天內,林鴻年廉潔自守,屏絕饋遺,婉言謝絕琉球國王饋贈的宴金,禁止隨從人員攜貨勒迫銷售,還把從出使費用中省下來的240萬貫錢一併交與琉球國王進行賑恤。贏得了琉球舉國上下的真心感戴。
林鴻年回國後得到了清廷的極大信任。先後升任他為山東鄉試副考官、國史館協修、文淵閣校理、方略館纂修、廣東瓊州知府(1846)等職。可惜他畢竟只是個文人而非政客,最後被人誣陷排擠出局。
林鴻年在海南島的十四年間,施以法治,馭民以寬,並注重發展文教事業。他對瓊州的瓊台、雁峰兩書院進行整頓,併購置了大量圖書,使書院面貌一新,學子有書可讀,為海南的社會安定與經濟文化事業的發展做出了貢獻。
林鴻年回到故鄉時,正值閩浙總督左宗棠在福州開設正誼書院(現福州一中的前身),便聘林鴻年為山長,隨後的20年內,林鴻年一直盡心盡職地為地方教育事業貢獻自己的力量。
作為父子藏書家,林鴻年少時即勤學,生平極為嗜書,他在教書之餘廣收各類圖籍,所藏頗富,以術數、兵法之書為多。
他收藏過一部乾隆年間出版的兵書,名為《洴澼百金方》,此書著作權頁有“福大將軍鑑定”6個大字,左側用小字標明“此書止傳官常,望得者萬分珍藏勿泄”,右側印有“校正無訛,翻版必究”。可知此書僅限於官員間傳播,且要嚴格保密,相當於現在的“高級內參”。此書僅印100部,書中圖文並茂,極為珍貴,內有“勿村”朱文方印、“勿村又號艮谷”朱文長方印,此書後被陳瓊所收,現藏於陳瓊之孫陳扶春老人家中,成為陳家的傳家寶。此書對了解、研究清代軍事武器,有一定的幫助。林鴻年的藏書有的傳給兒子林晸,有的散出後被王壽昌等人收藏。當代藏書家林公武也收藏了百餘冊,其中有乾隆版的《沈氏尊生書》等。
林晸,又名如玉,字希村。光緒己卯年(1879)舉人,官終浙江知縣。林晸幼年便很聰明,喜讀書,兼精詞章考據之學,甚有文譽。
林晸是典型的“官二代”,但他又出身在書香門第,其父以“經術湛深,品行峻潔”而著稱。他聰慧才敏,由於出身與才能形成了外因、內因皆佳的條件。他的優越感滋生了自命不凡、恃才傲世的胸襟,但他又是能讀書、善詩文、博識聞的讀書人。在他身上既有公子哥兒的習性,又有文人雅士性格,始終生活在充滿人生矛盾之中,且官場又不得意,也只好與同好飲酒唱詩笑罵,攜美女以逍遙。林晸的舉止品行,是封建社會部分文人的典型象徵,喜劇悲劇集於一身。他既享受到人生的樂趣,又在酒色消沉中毀滅自己。某夜,林晸醉歸,其父叱令之時,以“少爺酉卒”命對,能對免責,林晸應對:“太子申生”,其才氣天資於是可窺一斑。
林晸和父親一樣也好收藏圖書,聚書很多,多為叢書、類書。

人物經歷

林文素有大志,為人豪邁任俠,不早娶妻。
1905年,留學日本,始入成城學校,學習軍事,繼改入日本大學法科。 1905年8月參加中國同盟會,任福建分會會長,孫中山先生深器重之。與黃興張繼胡漢民趙聲等最交契。
曾任《民報》的經理工作,有著作署名“天討”。後多次參加中國同盟會所發動與領導的武裝起義,組織領導了中國同盟國福建分會、龍記會館等組織,為革命奔走往來於南洋和香港之間。
1911年(宣統三年)應黃興與趙聲之約由日本回國參加廣州起義黃花崗起義)。

起義經過

4月23日潛入廣州。4月27日起義發動,林文隨黃興當先抵清總督署,即疾撲總督署衛隊,衝鋒陷陣,銳不可當。及至總督署內,索總督不獲。
返至東轅門遇李準部下,林文向前招呼謂:“我輩皆漢人,當同心戮力不用打”,不料言未畢,林文、林尹民劉元棟均中彈犧牲,黃興亦負傷,右手兩指垂斷,其餘犧牲者尚有數人。
林文欲招降反被還擊,犧牲時年僅二十四歲,因其未婚,親人以其堂侄若霖為後嗣。安葬於廣州黃花崗,為黃花崗七十二烈士之一。

後世紀念

每年的3月29日是黃花崗起義紀念日。人們在這一天會舉行各種紀念儀式來懷念這些為近代民主革命捐軀的先烈。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