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文月

林文月

林文月(女,1933年-),台灣省彰化縣人,作家、學者、翻譯家。曾任台灣大學中文系講師、副教授、美國華盛頓大學中文系客座教授、史丹福大學客座教授、捷克查爾斯大學客座教授。身兼研究者、文學創作者、翻譯者三種身份,並且於這三個領域中都交出亮麗的成績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林文月
  • 國籍:中國
  • 出生地:上海
  • 出生日期:1933年
  • 職業:作家、學者、翻譯家
  • 畢業院校:台灣大學
  • 代表作品:《交談》、《作品》、《午後書房》、《京都一年》
  • 翻譯作品:《源氏物語》《枕草子》
  • 文學獎項:時報文學獎、台北文學獎等
人物生平,個人成就,文學研究,翻譯成就,文學創作,人物經歷,人物評價,媒體專訪,

人物生平

林文月1933年出生於上海日本租界。小時接受日本教育,1946年自上海回到台灣居住後,才開始接受中文教育。
少年少年
1952年進入影響她一生,也是她奉獻一生心血的“國立”台灣大學中國文學系,畢業於台灣大學中國文學系、研究所。在這段期間,林文月不僅碰到影響她極深的恩師臺靜農,也開始陸續在夏濟安先生主編的《文學雜誌》上發表有關中國古典文學的論文,由於見解獨到而文筆清麗,甚受歡迎。
1957年與畫家郭豫倫結婚,同年研究所畢業並繼續留任母校。
1958年(就讀碩士班期間)開始在台大任教。
1969獲國科會資助,前往日本京都大學人文科學研究所就讀“研修員”一年。也在這一年,林文月開始她獨具一格的散文創作。
青年青年
1970年的《京都一年》的出版正是日本行的豐收,也是她文學創作旅程的美好起點。
1972年時,開始在《中外文學》翻譯日本名著《源氏物語》,費時五年半而譯完。
1993年自台大中文系退休,移居美國。除獲聘為台灣大學中文系榮譽教授外,更擔任美國加州史丹福大學客座教授,繼續在學術上奉獻。

個人成就

文學研究

在台大讀書期間開始陸續在夏濟安先生主編的《文學雜誌》上發表有關中國古典文學的論文,由於見解獨到而文筆清麗,甚受歡迎。林文月中國古典文學研究專長主要專注在六朝與唐代,從曹氏父子、陶謝、山水、官體、田園、遊仙等詩型等專題,並發表許多精闢論述,成為台灣研究六朝文學的佼佼者。

翻譯成就

除了文學創作之外,她也是台灣最早從事中日比較文學研究的開拓者,更是傑出的翻譯家。由於其日文素養很好,曾對日本古典文學作品進行翻譯,如《源氏物語》、《和泉式部日記》。
1972年時,開始在《中外文學》翻譯日本名著《源氏物語》,費時五年半而譯完。後來經過林文月逐次地修改,終成目前華語翻譯《源氏物語》最優秀的版本。柯慶明教授認為林文月翻譯《源氏物語》的成功主要的因素在於:“林教授以豐富的學識,女性的細膩,典麗的文筆,對紫式部娓娓道來的敘事,作了傳神的中譯,並且詳加注釋與解說,俾便讀者深入了解。對書中七九五首的和歌,亦創出三句式楚騷體的特殊詩型,一一巧妙譯出,更添譯作風韻。初譯版與修訂版的封面,皆由其夫婿郭豫倫先生,利用臺靜農先生的題字,根據內容精心設計,亦是文壇佳話。”

文學創作

除了在學術與翻譯專長上的表現之外,林文月的散文創作更替台灣女性散文開創了不同的風貌,融合中國古典六朝文學的瑰麗家及日本文學的色彩,其散文華麗卻不濃艷,如一股淡香撲鼻令人永難忘懷。其散文作品過去常被“國立”編譯館選入國、高中生中文課本當作教材。
據何寄彭的研究,林文月早期的散文重哲理的辨析,而後期則轉為抒情感性,但其作品仍是正規的散文體例:“殆可形容林先生作品之整體美學風度。林先生雖然突破了現代散文的體式,但仍是散文的正統,也仍是近年來逐漸少見的‘純散文’。”近期的創作以回憶故人為主,此體裁在林文月的筆下,有了更新的書寫方式。以2003年的《飲膳札記》為例,它不僅是林文月散文創作的另一轉折,同時也開啟了一陣飲食文學之風,更成為現代生活散文的典範:以物記人寫實抒情合流,溫婉並深深的敲動人心。近期作品《人物速寫》,更進一步專以散文體力去刻劃人物,文中抒情與記述並重,更見其架構散文的高超功力。

人物經歷

1933  1歲 出生於上海市日本租界。啟蒙教育為日本語文。
1946 14歲 春,舉家自上海返回台灣,自國小六年級開始學習中國語文。同年秋,考取北二女,三年後直升高中部。
1952 20歲 考取台灣大學中文系,及師範學院藝術系,選讀前者。
1957 25歲 與郭豫倫先生結婚。次年中文研究所畢業,留母校任教。
結婚照結婚照
1960 28歲 至55年間,編譯《聖女貞德》、《居禮夫人》、《南丁格爾》、《茶花女》、《小婦人》、《基督山恩仇記》(東方出版社)。
1966 34歲 出版學術論著《謝靈運及其詩》(台大文學院)。
1967 35歲 出版學術論著《澄輝集》(文星出版社)。
1969 37歲 獲“國科會”資助赴日,任京都大學人文科學研究所「研修員」一年。
1970 38歲 出版遊記《京都一年》(純文學出版社)。
1972 40歲 出席京都國際筆會,提出日文論文〈桐壺と長恨歌〉。次年自譯為中文,並附〈源氏物語:桐壺〉譯文,發表於《中外文學》,始啟《源氏物語》譯文連載之緣,五年半而譯竟。
1976 44歲 出版學術論著《山水與古典》(純文學出版社)。
1977 45歲 出版傳記文學《謝靈運》(河路出版社),及《青山青史—連雅堂傳》(中國出版社)。
1978 46歲 出版散文《讀中文系的人》(洪範出版社)及日本古典文學譯註《源氏物語》(中外文學出版社,五冊本初版)。
1981 49歲 出版散文集《遙遠》(洪範出版社)。
1982 50歲 《源氏物語》修訂版上、下二大冊本出版(中外文學出版社)。《遙遠》獲得第五屆中興文藝獎散文項獎章。
1984 52歲 出版薩摩亞酋長演講稿集翻譯《破天而降的文明人》(九歌出版社)。
1986 54歲 出版散文集《午後書房》(洪範出社),獲得第九屆時報文學獎散文推薦獎。
1987 55歲 獲為香港翻譯學會榮譽會員。《源氏物語》修訂三版出版(中外文學出版社)。
1988 56歲 出版散文集《交談》(九歌出版社),獲得第十四屆(一九八九)“國家”文藝獎散文類獎。
1989 57歲 為美國西雅圖華盛頓大學客座教授。出版日本古典文學譯註《枕草子》(中外文學出版社)。出版學術論著《中古文學論叢》(大安出版社)。
1991 59歲 編印《臺靜農先生紀念論文集》(洪範出版社)。《源氏物語》重新出版(遠景出版社)。
1993 61歲 自台大退休。為美國加州史丹福大學客座教授。出版散文集《作品》(九歌出版社)、散文集《擬古》(洪範出版社)、日本古典文學譯註《和泉式部日記》(純文學出版社)、散文選集《風之花》(大陸出版)。獲聘台灣大學中文系榮譽教授。
1994 62歲 《源氏物語》獲得第十九屆“國家”文藝獎翻譯成就獎。
1995 63歲 為美國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客座教授。獲日本東亞同文書院紀念賞。
1997 65歲 出版日本古典文學譯註《伊勢物語》、散文選集《夏天的會話》(大陸出版)。
1998 66歲 始為日本《アジアエコ-》定期撰寫日文隨筆。
1999 67歲 為捷克查爾斯大學客座教授。出版散文集《飲膳札記》(洪範出版社)。
2000 68歲 出版《DEVET ZASTAVENI》(捷克文,譯六朝詩選講義)。《飲膳札記》獲第三屆台北文學獎及時報文學獎。十一月將手中現存之著作手稿、著作自藏本及畫作等數據捐贈台大圖書館永久典藏。
2001 69歲 台大圖書館於四月十二日起至六月三十日舉辦“林文月教授手稿資料展—台大近代名家手稿系列展之二”以及座談會、專題演講等系統活動。台大頒贈感謝狀。
2002 70歲 出版散文集《新世紀散文家:林文月精選集》(九歌出版社)。
2003 71歲 《林文月散文精選集》被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引進。
2006 74歲 《京都一年》首次引進大陸。
2008 76歲 《飲膳札記》首次引進大陸。
2009 77歲 《三月曝書》出版。
2011 79歲 《讀中文系的人》、《擬古》、《回首》、《蒙娜麗莎微笑的嘴角》在文化藝術出版社重新付梓,引進大陸。譯著《源氏物語》、《伊勢物語》、《十三夜》、《枕草子》被譯林出版社引進。《生活可以如此美好》於龍門書局引進出版,《青山青史——連雅堂傳》於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引進大陸。
2012 80歲 她與董陽孜榮獲台灣最高文化獎項。台灣“行政院文建會”介紹她:林文月透過散文創作、翻譯和學術研究,長年投入中國文學傳承和對日文化交流——她們“傾盡一生,致力發揚文化的推手”。
2013 81歲 《作品》、《交談》由九歌出版社授權,經由上海文藝出版社出版。《山水與古典》、《謝靈運》、《京都一年》由三民書店授權,經由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出版。
2014 82歲 學術論著《謝靈運》由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引進大陸,譯著《和泉式部日記》被譯林出版社引進,林文月日文翻譯作品簡體字版被譯林出版社出全。上海文藝出版社引進——2002年台灣九歌出版社陳義芝編選的《林文月精選集》,並出版。
2015 83歲 《人物速寫》和《寫我的書》由聯合文學出版有限公司授權,經由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理想國引進。

人物評價

論述、散文、翻譯,林文月先生專擅的三種“文筆”;也正是藉由經年累月、謹嚴琢磨的三種“文體”,林文月教授凝思運筆,營構了紛繁婉麗的文學之“理型”(Idea)的世界,並以“一支敏感而溫柔的筆”(余光中語),與事態人情、風景況物,做不倦的傾心交談。
林文月近照林文月近照
與通常的先沉湎浸潤文學創作,再於學院訓練中轉向學術論文的寫作的習常情形不同,林文月“正式”的文字創作是從學術論文開始。她首先面對的是台大中文系的本科及研究所要求的課業論文,在夏濟安先生的《文學雜誌》上的投稿也都是學術文章,而這也成為文星/洪範版的《澄輝集》、純文學/三民版的《山水與古典》等著作的理路淵源。
1969年,已在台灣大學中文學系任教的林文月到日本京都大學訪問一年,進行題為《唐代文化對日本平安文壇之影響》的專門研究,卻促發了林先生的另外兩項創作:一是因林海音先生之約,每月於《純文學》月刊發表一篇敘記京都情狀的散文,一年的連載,得《京都茶會記》、《奈良正倉院參觀記》等十五篇,所結集而成的,就是散文集《京都一年》,這是散文家林文月晚成的“初作”,也是《午後書房》、《作品》、《回首》、《交談》、《人物速寫》、《飲膳札記》等一系列或清通樸質、或豐美厚重的名作發軔之處。京都之行的另一項新進展,則是因其對平安文壇的研究中,必涉及平安時期的重要著作(亦為日本文學的經典之作的)《源氏物語》,一年的旅居時光使得林先生有時間和精力通讀、細味這樣的大部頭之作,也才有了後來《中外文學》的邀約下以五年半的時間“馬拉松”連載《源氏物語》的全部譯文,並繼而翻譯出《枕草子》、《和泉式部日記》、《伊勢物語》等日本古典文學要津,使得日文之經典再獲中文的神韻。

媒體專訪

即時播報:連戰表姐、七旬林文月滬上尋根
即時播報記者謝正宜報導:她生於名門,外祖父是有“台灣太史公”之稱的連橫,表弟是連戰,在台灣大學中文系就讀期間更師從文學大家臺靜農。
她年已七旬,以“三筆”風靡台灣地區:一筆關乎學術,有《澄輝集》、《謝靈運及其詩》、《山水與古典》等研究著述;一筆是文學翻譯,引介了《源氏物語》、《枕草子》等日本文學作品,被譯界視作日本古典文學作品的最佳人選;再一筆則是散文創作,三十年來苦心經營出《京都一年》、《讀中文系的人》、《遙遠》、《午後書房》、《交談》、《作品》等抒情作品集。
她精擅廚藝,家裡客廳總是高堂滿座,於人間煙火中引得臺靜農董橋林海音三毛等文人競相捧場,連李敖也曾酸酸說,“台大的一大堆男人圍坐在林美人的家裡,”頗有醋味。
林文月這個名字,也許尚未被更廣泛的大眾熟知,卻已經是各地中文系師生和文學愛好者長久以來的偶像,擁有學者、翻譯家、散文家三重身份的她,曾執教於台灣大學,2007年與余光中等人獲選台灣大學傑出校友,其人其文曾被文學評論界拈來與張愛玲相提並論,但更有年輕的冬粉說,娟秀文雅、往來無白丁的她是又一個林徽因
日前,從未曾將自己曝光於大眾的這位知名學人,因與家人踏上申城尋根,適得新作《三月曝書》出版方邀請,與學者陳子善教授午後笑談閱讀。
正敘西江灣路上海記憶
上世紀三十年代,老上海風情正濃,林文月在西江灣路540號度過了人生最初的十數年,而她曾因被店主善待而念念不忘的家邊小書店,據眾多學者考證,正是著名的內山書店。多年以後,林文月模仿《洛陽珈藍記》的寫法,細述從自家到學校的沿路情景,文章催化了眾多文人的“上海情結”,台灣大學一位博士按圖索驥,重走林文月當年的上海之路,果真一絲不差,連門牌都未改變,而林文月的攝影師學生特意帶著相機,把文中的老屋用圖像拓下,也是一絲不差,“把我嚇壞了,我記性其實並不好,經常丟三拉四,但很奇怪,當一支筆在手的時候,記憶自然而然地伸了出來。”而今,踏上申城熟悉的土壤,林文月只為尋根:“就在兩個小時以前,我的姐妹們還在西江灣路徜徉,幸好我03年曾回來過,才可以來這邊和大家見見面。” 日式學堂的啟蒙教育為《源氏物語》的翻譯奠定了最初的基礎,而《飲膳札記》中的“蔥烤鯽魚”又隱隱可以追溯到家中娘姨們的滬語對白,四十年代舉家遷回台灣,再習國語和閩南語,林文月自陳找不到自己的身份,“我覺得我什麼都不是,既不是純粹的上海人,也不是純粹的台灣人,更不是純粹的日本人,但好處是我可以比較客觀,不會只是站在某一個角度某一個立場來看事情。”
論文附錄《源氏物語》
作為最早出版的中文版譯者,林文月是去年日本《源氏物語》千年紀念大會邀請的四位外籍人士之一,而她的版本,至今被公認是最好的譯本之一。在上海的交流中,林文月透露,這一切,都出自一場歪打正著:1969-1970年,她遠赴京都大學留學一年,專攻比較文學,論文題目就是“唐代文化對日本文化的影響”,其中林文月提出:“沒有《長恨歌》,就沒有《源氏物語》”,“可能很多國人都不知道,這部日本最偉大的名著是受到白居易《長恨歌》影響的,故事開始就引用了《長恨歌》中的語句,把桐壺天皇對桐壺更衣的寵幸比作唐玄宗與楊貴妃的關係。”當時《源氏物語》還沒有出版中文譯本,為了讓讀者了解論文,林文月試著把第一章翻譯出來,附在論文之後,論文還未受到關注,這篇附錄已經橫空出世,引發了出版社的興趣,希望她繼續翻譯整部作品:“老天爺,他們不知道後面還有54章!《源氏物語》僅僅翻成現代日語就需要十年,而第一本英文譯本也用了十多年時間。”但喜歡“踮起腳做事”的林文月抱著姑且試之的心態,在《中外文學月刊》上開始翻譯連載,一翻就翻了66期,花了5年半的時間,總共是1300多頁,100萬字,“感覺像跟時間跑馬拉松賽。”
其實在林文月翻譯《源氏物語》之前,豐子愷就已完成了他的譯本,但譯本的出版卻在之後:“我看到豐先生的譯作時,已是自己的譯本誕生多年後,很可惜,如果能夠早點看到,也許能從中學習到很多。”但同時她也慶幸:“如果我知道豐子愷先生已經翻譯了,我怎么敢翻譯呢?而且那樣的話,我遇到困難,就會很依賴地去參考豐先生的文字,扼殺了我自己的特色,也可能保留了豐先生譯得不妥之處。”
先是女人再作學者
關於林文月的話題,很多人都會圍繞著“名門子弟”這個標籤打轉,對此,她十分坦然,曾言自己是“在傳奇中尋找普通人,在普通人里尋找傳奇”:“外祖父去世時我才三四歲,但已經是第三代中唯一有與他老人家合影的了。我母親是長女,連震東是外祖父的獨子,連戰是連氏二代單傳。我與弟妹先後有四人入台大,包括政治學的連戰,只有我是中文系。”得知林文月考入台大中文系,舅舅曾豎起大拇指,稱“外祖父的文學遺志有此女承繼了”,“其實我只是一個普通的家庭主婦,喜歡烹調和做菜。”
一介名門閨秀,所撰《飲膳札記》在老饕心目中堪比袁枚的《隨園食單》,“袁枚是遣家中廚師四處學藝,我則是親身嘗試,臺靜農先生、許世瑛先生(魯迅故交之子)、董橋、林海音、三毛,都曾在飯桌上捧過場。學生笑我做菜像做學問,記了許多筆記——為了避免重複以同樣的菜式款待同樣的客人,不記得是何時起始,我有卡片記錄每回宴請的日期、選單,以及客的名字,而今再度翻起,許多師長已經故世,許多朋友已經離散,更是唏噓,才會把這些筆記上的飲膳往事記錄下來。有人把這本書歸類在書店裡‘食譜’專櫃,我有一點傷心。”很多人因此將林文月視為林徽因式的文化沙龍的最佳繼承者,她卻謙稱:“文化沙龍的傳統,真的很好,我們也慢慢養成了習慣,每兩周的星期五都會小聚一次,聊的大多是文學現象、作品、還有新生辭彙。但要說繼承者,林海音才算是不折不扣的豪爽女主人,她那時任副刊編輯,還大力提攜了諸如林懷民之類的後生才子。”
一身兼做學術、翻譯和文章,又不失煙火氣息,林文月是女性心目中的“得天獨厚”,多年前她直言:“我實在不佩服現在那些只知道寫論文,從不敢進廚房的女教授。人生豈不就是苦樂參半?一個女性教員和家庭主婦有甘有苦,實在也是應該的。”而今,沖淡許多的她選擇更委婉的說法:“我覺得我必須要先做一個人,再做一個女人,再做一個學者、作者或者是翻譯者。”
【側記】七旬女先生凝固優雅 “冬粉”陳子善有備而來
攜女赴滬的林文月有最好的氣質裝扮打底:墨綠絲絨外套,掛著三層低調細珍珠鏈,配的包出自曾為奧黛麗·赫本訂製飾品的菲拉格慕。急速奔走的時間大神仿佛在靠近她時緩緩凝固,從她依然美麗的容貌可以看出;倉促急躁的現代生活也沒有能影響她所身處的優雅空間。無論多么魯莽如機關槍的問題,她都在略作思考之後,娓娓道來,“這是我第一次面對媒體,在台灣也不曾因為新書發布而公開亮相,面對面的交流讓我害怕,更有人以為既然寫過‘食譜’,便欲邀我現場表演‘廚藝’,令我惶怖窘困至極。”
在仰慕已久的“女先生”林文月面前,上海著名學者陳子善也“淪為”冬粉,對她的每一篇作品了如指掌,甚至“逼”著現場聽講者聆聽自己朗讀其中絕妙好句。為這番“午後論道”,陳子善也是準備良久,在他的隨身袋中,裝著厚厚一疊一看就年代久遠的林文月作品,每當“林先生”提及,便興奮地祭出展示,“《源氏物語》是我1997年到日本訪問時在東京的一家舊書店見到的,當時就跟舊書店老闆說要買這本書,他卻說:‘這本書已經讓人預定了,你真的需要也可以預定一套,我幫你想辦法’,半年以後,他來上海打電話給我說,‘書已經幫你帶來了,你來取’——這經歷我記得很牢。”
林文月專訪二
專訪台灣作家林文月:與表弟連戰關係親密
本刊記者 馮在
“人們往往把一個人的順利歸結於表面看到的幸運,卻忽略了順利的背後那一份努力和堅持。”台灣作家林文月在她的散文中寫道。
林文月“表面的幸運”,在於上天同時給了她名門出身和美貌。很多讀者對她感興趣,更多是因為她的外祖父連橫,連橫也是連戰的祖父,著名的《台灣通史》的作者,被稱為“台灣太史公”。其實,林文月本人“努力和堅持”所取得的成就遠遠超過出身帶給她的聲望,台灣文化界將她與周作人林語堂等相提並論——創作、學術研究和翻譯,樣樣成就斐然。她翻譯的日本古典文學名著《源氏物語》,被稱為“目前華語翻譯《源氏物語》的最優秀版本”。繼《京都一年》、《飲膳札記》之後,她的另一本散文集《三月曝書》也即將在大陸出版,這位台灣的著名作家、學者、翻譯家逐漸走入大陸讀者的視野。
2009年新年第一天,《環球人物》記者撥通了林文月美國舊金山家裡的電話。她說:“剛才正在準備明天做菜的食材,知道你這個時候要打電話來,所以十分鐘以前打住了。”聽她說話讓人聯想起她的散文,平淡、自然,但卻節制、含蓄,娓娓道來。
連橫寵愛的長外孫女
林文月1933年出生於上海日租界。母親連夏甸是連橫的長女,台南人。父親林伯奏是台灣彰化縣北斗鎮人。林伯奏在貧困的環境中,努力學習,以優異的成績獲得獎學金赴上海,進入日本人設立的東亞同文書院上海分校。畢業後在日本三井物產株式會社的上海支店任職,並從事房地產生意,在上海江灣路有不少房產,林文月就在那裡出生並度過童年。 在日本占領台灣的年代裡,依據《馬關條約》,台灣地區居民都是日本國籍。國小五年級以前,林文月一直在上海接受日式教育,由於年齡尚小,父母也就沒有給她講台灣被割讓給日本的歷史,林文月“一直把自己當日本小孩”。
1945年,抗戰勝利,日本宣布戰敗那天,林文月在國小操場上跟日本同學一起哭,“以為自己是戰敗國的子弟,過兩天,才發現自己是戰勝國的公民”。
1946年2月,林文月回到了“陌生的故鄉”台灣,開始接受國文教育。
1952年,林文月考上了台大中文系,舅舅連震東豎起大拇指連連誇讚:“了不起。讀中文系最好!你外公的學問有傳人了。”(連家兩代單傳,連震東學的是經濟,其子連戰則學了政治。)林文月身為連橫的長外孫女,從小深受他寵愛。提到外祖父,林文月說:“他走的時候我才四歲,我只記得他總是喜歡牽著我的手去散步。其實,我在寫他傳記的時候,也分不清,到底哪些是我的母親、舅舅或者姨媽講的,哪些是我親身經歷的了。”
林文月在《青山青史——連雅堂傳》中這樣評價外祖父:“連雅堂是位讀書人,他一生與高官厚祿無緣,死後留下一部60萬字的《台灣通史》,另外,還替他的孫子留下一個名字——連戰。”當年,連橫告訴連震東,中日必有一戰,而台灣的光復就在戰爭之後,假如生的是男孩子,就叫連戰。
林文月第一次看到表弟連戰,是在1946年回台前。那時連戰已滿十歲。當時,連震東奉命返台辦理接收事宜,連戰與母親從四川趕到上海林文月家中,準備與林家一起渡海到台灣。她還記得第一眼看到連戰時的情景:只見他拿起紅蘿蔔,既不洗也不削皮,在自己腋下一抹,用毛衣擦了擦就放到嘴裡,“當時只覺得,怎么有這么野蠻的小孩”。後來,林文月和這個表弟的關係頗為親密。
台大校園的傳奇人物
年輕時代的林文月,是台灣大學校園裡令人神往的傳奇人物。她高雅秀麗有才氣,文筆好又擅畫畫。台大中文系畢業的台灣作家郝譽翔在一篇文章里寫道:“曾經聽一位師長說,每逢他們那一輩人聚在一起,回憶學生時代,竟然整晚談論的話題都圍繞在林老師身上,可見林老師是青春時代最美好的記憶⋯⋯我也聽另一位師長感慨地說,天底下的美人很多,但如林老師一般,無人不以為其美的,恐怕還找不出第二個人來。”更有甚者,傳說台大著名景觀之一醉月樓,便得名於林文月。 台灣學者汪榮祖先生曾有一篇文章寫著名學者傅偉勛教授,也寫到傅先生那一代台灣大學的學生對林文月的迷戀,特別提到傅先生重會林文月,那時他們都已是七十多歲的老人,而他竟然緊張得雙手直發抖。
儘管擁有好家世與美貌,林文月進入台大中文系後,卻開始了無一日懈怠的充實人生。她在大學時代就翻譯了一系列來源於日本少年讀物的世界名著及偉人傳記,其中包括《聖女貞德》、《居里夫人》、《茶花女》等。除《源氏物語》外,林文月還翻譯了《枕草子》、《和泉式部日記》、《伊勢物語》等多部日本名著,並且以她豐富的學識、女性的細膩、典雅的文筆,形成獨特的翻譯風格。
林文月的散文,不起波瀾的文字間,有一股從容不迫的氣度。散文集《京都一年》、《飲膳札記》等,被認為在中國現代散文史上有開創性的意義。在《京都一年》中,林文月以一個旅遊者的眼光來看待20世紀70年代初期的日本生活,“文筆細緻,收放自如”。 之後,她又出版了多部散文集。
1999年,散文集《飲膳札記》出版, 台灣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原所長何寄澎教授評價它“是林文月散文創作的另一轉折,也開啟了一陣飲食文學之風,更成為現代生活散文的典範:以物記人寫實抒情合流,溫婉並深深地敲動人心”。陳平原教授則在大陸版《飲膳札記》序中寫道:林文月“自謙生於富貴之家,對人世艱辛的體會不夠深刻,很難成為視野宏闊、思想深刻的小說家;但反過來,若撰寫談論‘美食’的散文,則不但不成障礙,反是得天獨厚”。
文如其人。林文月的同事和學生都認為,她之所以永遠都是一位美人,在於她知道與現實的名利權位保持距離。從入台大中文系求學到1993年以教授身份退休,林文月置身書齋四十年,不問政治,真正實現了她外祖父詩中的夢想: “他日移家湖上住,青山青史各千年。”對此,林文月說:“家裡有人繼承了政治這方面就足夠了,而我從小就對寫作、畫畫感興趣,這大概也是我的幸運。”
喜歡為家人做飯
林文月的丈夫郭豫倫是著名的畫家,也是台灣五月書畫會的草創人之一。郭豫倫是林文月大嫂的弟弟,早在高中時代,他們就認識了。 他們的戀愛曾遭到林文月父母的阻撓,後來,連震東見到郭豫倫之後,勸林文月的母親:“阿姊,我看這個年輕人,除了窮一點,也沒什麼不好。他們既然相愛,你就成全了他們吧。”由此,他們才得以順利成婚。
林文月25歲以前從不曾有下廚的經驗,甚至連廚房都很少進過。結婚後,認為“作為一個女人,料理家人三餐,應是分內之事”,她開始學習廚藝。在她看來,“廚房裡的事情,跟做學問沒有什麼區別。做出一道豐盛的菜餚,和寫出一篇好的作品,一樣有成就感。”漸漸地,她開始在家裡經常舉辦沙龍式的聚會,以好廚藝款待朋友。她後來寫作《飲膳札記》,對家宴中每道菜的工序娓娓道來,儼然把下廚當成了一門藝術。
林文月對家庭盡心盡力,郭豫倫也給予她極大的支持。《源氏物語》初譯版與修訂版以及多部作品的封面,都由郭豫倫根據內容精心設計而成,而林文月部分書中的插畫,也是夫妻兩人聯手繪製。郭豫倫知道林文月傾力鑽研六朝文學,有一次還特意去買了一尊六朝時代的佛像,悄悄擺在書桌上送給她。郭豫倫喜歡收藏,林文月也常陪他一起玩賞,並聽他講各種收藏品的“身世”與取得經過。2001年,郭豫倫因肺癌在美國加州病逝。
林文月有一對兒女。兒子畢業於台大機械系,後留學美國獲博士學位,女兒淡江大學法文系畢業後也赴美,改讀建築,之後又念金工,如今已在珠寶設計方面頗有成就。現在,七十多歲的林文月和兒子一家住在美國舊金山。除翻譯、寫作,偶爾參加學術活動外,她也常給家人做好吃的菜餚。記者電話採訪前,她就已經開始為新年的家宴忙碌了。
“我這人有一個不同的地方,就是常常把責任、工作弄到後來變成一種享受。做家務清潔,我當成運動,把家變得可愛,就很有成就感。我對人生、世界一直充滿好奇心,永遠有興趣去發掘。即使累一點,也很快樂,或許我對生命太貪心了吧。”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