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林居裔
- 別名:林茂恩
- 出生地:仙遊縣游洋鎮
- 主要成就:林居裔起義
林居裔起義,起義意義,
林居裔起義
北宋太宗太平興國三年(978),割據漳州、泉州(含莆田、仙遊)地區達十九年之久的陳洪進,向宋朝納土歸順。在陳統治期間,漳、泉農民既受地主階級殘酷剝削,又遭軍閥官僚敲詐勒索。納土這一年,陳洪進又對人民大肆搜刮,向宋王朝貢獻了大量金銀和貴重物品,使尖銳的階級矛盾更加激化,從而引發了林居裔領導的農民起義。
起初,農民軍主要活動於游洋和莆田百丈嶺一帶山區。隨後,林居裔率領義軍向泉州方向發展,沿途又有許多農民參加,隊伍擴大到萬人以上(圍泉州兵力,《續資治通鑑長篇》卷十九《太宗紀》和《八閩通志》卷三十七《喬維岳傳》均稱十餘萬;《宋史》卷二百七十六《王繼升傳》則載:“游洋洞民萬餘叛,攻泉”。是年,整個漳泉地區僅有151978戶,莆仙山區人口有限,就是沿途有惠安、晉江、南安的農民參加,也不會有十餘萬人。故采《宋史》所說),遂於當年十二月進圍泉州城。泉州“城中兵才三千,勢甚危急,監軍何承矩、王文寶欲屠其城,燔府庫而遁”(李燾《續資治通鑑長篇》卷十九《太宗紀》),通判喬維岳堅決反對,才據城固守待援。兩浙西南路轉運使楊克讓聞訊,即率領在福州的屯兵南下支援。起義軍在城內外官兵的夾擊下,撤圍退走,後遭到泉州兵馬都監王繼升率騎兵夜襲,損失較大,遂退回據守莆仙山區。
太平興國四年,宋廷“詔就近調兵收討”(弘治《八閩通志》卷六十《靈顯廟記》),地方官府即派官兵進擊。游洋山區地勢“至險峻”(顧祖禹《讀史方輿紀要》卷九十六《福建》二,《興化府·莆田縣》),易守難攻。官軍前鋒陳應功“越溪谷鏖戰”(弘治《八閩通志》卷六十《錄顯廟記》),為農民軍擊殺。後在官軍的引誘下,林居裔“遂率眾降”(《宋史》卷二百七十六《王繼升傳》稱:王繼升“夜襲破之,擒其魁,械送闕下,餘黨悉平。”而《八閩通志》卷八十引陳鑄《西林院記》載:林居裔“侵撼鄰封。及敗,尚據此土。太平興國四年,遣偏師伐之,且諭以不死,遂率眾降,因置軍焉。”可證《宋史》所稱林居裔被擒不確)。起義失敗後,宋朝政府以游洋民風強悍,於太平興國五年特設興化縣和興化軍,以游洋鎮為縣治和軍治,加強對山區人民的控制。
起初,農民軍主要活動於游洋和莆田百丈嶺一帶山區。隨後,林居裔率領義軍向泉州方向發展,沿途又有許多農民參加,隊伍擴大到萬人以上(圍泉州兵力,《續資治通鑑長篇》卷十九《太宗紀》和《八閩通志》卷三十七《喬維岳傳》均稱十餘萬;《宋史》卷二百七十六《王繼升傳》則載:“游洋洞民萬餘叛,攻泉”。是年,整個漳泉地區僅有151978戶,莆仙山區人口有限,就是沿途有惠安、晉江、南安的農民參加,也不會有十餘萬人。故采《宋史》所說),遂於當年十二月進圍泉州城。泉州“城中兵才三千,勢甚危急,監軍何承矩、王文寶欲屠其城,燔府庫而遁”(李燾《續資治通鑑長篇》卷十九《太宗紀》),通判喬維岳堅決反對,才據城固守待援。兩浙西南路轉運使楊克讓聞訊,即率領在福州的屯兵南下支援。起義軍在城內外官兵的夾擊下,撤圍退走,後遭到泉州兵馬都監王繼升率騎兵夜襲,損失較大,遂退回據守莆仙山區。
太平興國四年,宋廷“詔就近調兵收討”(弘治《八閩通志》卷六十《靈顯廟記》),地方官府即派官兵進擊。游洋山區地勢“至險峻”(顧祖禹《讀史方輿紀要》卷九十六《福建》二,《興化府·莆田縣》),易守難攻。官軍前鋒陳應功“越溪谷鏖戰”(弘治《八閩通志》卷六十《錄顯廟記》),為農民軍擊殺。後在官軍的引誘下,林居裔“遂率眾降”(《宋史》卷二百七十六《王繼升傳》稱:王繼升“夜襲破之,擒其魁,械送闕下,餘黨悉平。”而《八閩通志》卷八十引陳鑄《西林院記》載:林居裔“侵撼鄰封。及敗,尚據此土。太平興國四年,遣偏師伐之,且諭以不死,遂率眾降,因置軍焉。”可證《宋史》所稱林居裔被擒不確)。起義失敗後,宋朝政府以游洋民風強悍,於太平興國五年特設興化縣和興化軍,以游洋鎮為縣治和軍治,加強對山區人民的控制。
起義意義
林居裔起義有何重大歷史意義?由於《宋史》、地方志等記載無不簡略,語焉不詳,所以我們今天難於對這次起義有較多的了解和全面的評價。雖是如此,但是有一條卻是誰也否認不了的,那就是林居裔起義是宋初莆田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沒有這次起義,也就沒有興化軍的誕生;沒有這次起義,莆田即興化也就不可能成為一個“獨立”的行政區問世,從此開始與泉州、漳州等郡平分秋色。辛亥革命後幾十年間,莆仙兩縣一度歸屬他方,但是到了改革開放年代,莆田一建市,所管轄的區域仍是歷史上的莆仙二縣。所以,林居裔起義成了興化軍設定的“助產婆”,成了莆田崛起的一個新起點,具有重大歷史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