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經歷
童年裡的戰爭 戰爭中的學習
林在貫,1928年出生於寧波,祖籍福建,1934年遷至上海居住在原法租界,這裡為他提供了亂世里短暫的安定。1932年,淞滬會戰打響,那個時候的林在貫已有了記憶,蔡廷鍇、蔣光鼐等抗日將領成了作為孩子的他耳熟能詳的人物。他說:“這次會戰打的非常激烈,後來被迫撤退後還留下了謝晉元一個團在四行倉庫堅持抵抗。”說到這些的時候,林在貫激動起來。
當他上三年級的時候剛剛九歲,這一年是1937年,日本發動了全面侵華戰爭,上海的標誌性事件是“八·一三事變”。這時,林在貫因為是在法租界住,所以並沒有受到太多的戰爭影響,但還是因為戰爭給自己的孩童時代蒙上了陰影。“就在我們北邊,一大片火光不停地槍響。”林老對記者說:“不知道有多少老百姓遭殃啊,子彈是不長眼的。”林老說,那時候自己剛能讀通報紙,因為戰爭也不好好上學,天天關注報紙,最後知道日軍占領了上海,儘管沒有進入法租界,但心情還是很沉悶。他說:“就是感覺亡國了,心裡又恨又急卻毫無辦法,只能是關注。”1941年,日本偷襲珍珠港以後,占領了法租界,這一天發布的報紙,林老到現在還能清晰地記著:“在上海的美國炮艦被擊沉,運輸艦投降”。從此,林在貫所在的華童公學不能再以中文英文或法文教學,還要學習日文。據林老自己講,他小的時候是非常好學的,尤其對語言方面感興趣,如學習法語就很快能入門。但卻對日語特別反感,怎么也學不會,甚至到後來教日語的老師都央求他們:“起碼要學點,能應付過檢查去啊。”
雖然世態不穩,身為銀行職員的父親對林在貫的學習還是非常重視的,所以,儘管他的學業中途曾經因為各種原因中斷,最終卻堅持了下來。並且掌握了幾種語言,這為後來他的求學,工作都做足了鋪墊。
時代提供了機遇 努力促成了發展
1948年,林在貫以優異的成績考取了六所大學,但是他最終選擇了當時還在青島的山東大學就讀。結果還有一個多月就要放寒假的時候,家裡立催他回去,無奈之下,他的第一次大學之旅算是夭折了。但他沒有放棄,回到上海,他還想伺機再考大學,然而這時插班大學成了問題,因為好多學校以已經開學半年為由不收。這時,林在貫的闖勁再次突顯,他獨身一人去找了當時一所法國辦學校的教務長,並用法語和他交談,表示要在此插班讀書。這名法籍教務長也比較開明,認為林在貫肯定能趕上課程,於是允許了他在此插班。
第二年,林在貫再次考取了當時的
交通大學唐山工學院(現
西南交通大學),在他之前曾就有
茅以升、
林同炎、
竺可楨等老一輩國際著名專家學者從這裡走出。而林在貫最初來此讀書的願望則是因為“聽說了解放區好多感人的故事”所以他才決定:“一定要北上,那個時候就有個念頭,北方一定比南方好。”1952年,林在貫大學畢業,被分配到建築工程部中央設計院。
1953年中國的第一個五年計畫便開始了,所以林在貫還沒有來的及體味從學生到工作者的轉變,便已經投身到了如火如荼的社會主義建設中。當時他參加了大部分北京的重點工程的勘察設計,例如四部一會弱基,新北京飯店的勘察設計等。1955年初,準備成立綜合勘察院西北分院,林在貫是派來的籌備人之一,西北分院建成後,他以地質隊副隊長的身份留了下來。他在工作中最大的特點就是,遇到困難總是一個人去努力,去想辦法,直到最後解決。那個時候跟蘇聯專家們打交道比較多,他就又開始鑽研俄語,他看俄語資料,開始時一個多小時只能看半頁還邊查著字典,但他就是這么樂此不彼地做著,漸漸地他陪蘇聯專家出差不但是助手,還能當翻譯了。就是現在,林老除了對英語能非常熟練運用之外,還可以運用法語、俄語、日語等看資料,甚至寫作。
現在的林老就自己對工作上的貢獻的評價只用了草草四個字“還過得去”。而以下這些工程的名字卻都與林老有著密切的關係。它們是:馬列學院(今
中央黨校)軟基,洛拖廠,核901定址,陝西省人民政府大樓新舊基礎複合套用成功,舊金山國際機場軟土治理,加州海華德滑坡降水增穩,臨潼驪山滑坡(中日合作)研究治理, 012基地膨脹土處理、斷層對策與滑坡群治理,067基地改址決策,5401工程滑坡及時遷避,海口華錦園雙高層樁基岩溶發現、處治和某大廈基坑失穩的快速遏止,深圳某高大斜坡的土釘支護及南山醫院深基坑的格構式無筋水泥土牆成功支護隔水,西安市區某26層高層建築的天然地基和眾多21~29層高層建築CFG樁複合地基的成功採用,陝北、關中地區多起飽和土在設樁過程中強度喪失現象的正確判解和成功處理,以及對西安地裂縫“活動”的早期正確判解等。
迄今,他共獲有國家或省部科技進步獎7項,包括國家級金、銀、銅獎計4項和省部級一等獎多項的優秀工程共26項。著有論文數百篇,其中30餘篇在國際重要刊物上登載或在國際會議上做特邀報告、主題報告。著書多部,例如:《工業與民用建築工程地質勘察》、《黃土結構與物理力學性質》、《岩土工程手冊》、《(日、英、法、中、西)多國語防災用語詞典(日本京都大學出版社)》,《俄、法、中土木工程詞典》等。參與了《濕陷性黃土地區建築規範》、《岩土工程勘察規範》、《岩土工程名詞術語標準》《地下鐵道、輕軌交通岩土工程勘察規範》等20多種相關技術的立法、國家或地方標準的編制等。
這又豈是“還過得去”四字了得呢?
顧了事業冷了家 回頭彌補已無法
林在貫大師在事業上可說是功成名就了,想得到的名譽,不想得到的名譽幾乎得全了。談起畢生得過得榮譽,林大師倒有自己的看法。他說:“最初,我覺得榮譽和名聲並不重要,重要的是我要做好工作,問心無愧。後來漸漸的榮譽多起來,我感覺到這些榮譽實際上是對我所付出的、所做的一個記憶。”
然而事業上的工作多了,卻就不自覺地冷落了家庭,林老說起這些不無遺憾。1989年林在貫獲得“中國勘察設計大師稱號”,這也是林在貫整個事業發展的高峰,這時他才突然發現為事業付出了太多,給家庭做的太少。林老說:“現在想想後悔,我的子女都不在身邊,退休後我還經常出差,就只剩我老伴一個人在家裡,那個時候想不到,她也是個老人,她也孤獨。”這些對於現在的林老來說只剩下了遺憾,因為妻子已在2002年去世了。林老說,自己意識到虧欠了妻子之後也曾下意識的彌補,出差時能申請帶家屬就帶著,可是已經太晚了。
林老告訴記者,就在今天上午他才打開了妻子留給他的一個大箱子,裡面塞了好多衛生球。妻子臨終時說:“我把你今後要添的衣服都放在一個箱子裡,即使我不在了,也夠你穿到過世。”“裡面的衣服從內衣到外套應有盡有,只打的毛衣毛褲就十幾件替換的。”林老說這些的時候眼睛模糊著。他說起妻子,話語裡帶著無盡的遺憾,他一遍遍地說:“我們雖為夫妻,她對我好,我對他卻不夠好。”
一個人演繹著殘缺的美
現在的林老依然忙於工作,他說一個是想打發時間能夠暫時忘記孤獨,再說也確實是放不下工作。林老說:“希望能再乾兩年,然後再慢慢減輕工作量。”
記者臨走時才得知,再過幾天,林在貫大師就要過八十大壽了,雖然兒女們不在,但是身邊的工作人員還是忙著張羅,最後他還是從工作里找到了溫馨。他說一生只記住了兩句話,一是“一個人到世界上走一圈,留下的東西要比拿走的多才能問心無愧,要時刻問自己我留下了什麼?”另一個“學習永無止境,社會可持續發展,首先人要做到可持續發展。”最後他說:“有些事做得萬全了反不好,遺憾存在心裡反而覺得美。”
社會職務
歷任隊長、科長、工程師、主任工程師、總工程師,教授等職,現為西北綜合勘察設計研究院顧問總工程師。兼職中國建築學會地基基礎委員會委員與工程勘察委員會委員,陝西省土建學會顧問與地質學會副理事長,中日滑坡會議組委會中方副主席,國際土力學基礎工程學會幹旱地區土委員會委員;是美國土木工程師學會會員與國際工程地質協會會員。
主要成就
曾獲全國科學大會獎,省部級科技進步獎5項,國家與省部級優秀工程獎13項及優秀論文獎多次。
已發表的科研成果、論著、譯著逾百篇,其中15篇在國際刊物上載出;並有書著多部。
曾赴加拿大、美國、日本(多次)、澳大利亞、英國等進行考察、進修、科研合作、出席學術會議、作特邀報告等。
在工程地質和岩土工程上有深厚學術基礎和豐富工程經驗,同時也是語言學家。精通英語和法語,熟悉俄語和日語,掌握多種語言知識,因此曾參與編寫多種語言工具書,並是日本出版的五國語言防災科技辭書的總校閱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