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花江大頂子山航電樞紐工程

松花江大頂子山航電樞紐工程

松花江大頂子山航電樞紐工程是我國平原封凍河流上建設的第一座低水頭航電樞紐工程,是松花江幹流第一座控制性工程。該工程總投資28.78億元,2004年9月開工,2010年12月23日,工程通過了專家驗收。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松花江大頂子山航電樞紐工程
  • 驗收時間:2010年12月23日
  • 開工時間:2004年9月
  • 總投資:28.78億元
初期運行效果,航運期告別枯水,形成人工湖,縫合南北經濟帶,年發電量3億度,
松花江大頂子山航電樞紐工程

初期運行效果

據工程指揮部有關負責人介紹,截至2008年12月23日,工程的土建、金屬結構安裝、廠房機電安裝、接線公路、輸變電線路、樞紐管理區等六大工程建設已完工或投入運行。其中,船閘、右側10孔泄洪閘、左側28孔泄洪閘、土壩、壩頂公路橋及船閘下游長順壩等土建工程已全部完成,電站廠房全部完工。船閘人字門、液壓啟閉機、泵站及控制系統已全部安裝調試完成,自試通航以來運行良好;右岸10孔泄洪閘、左岸28孔泄洪閘已安裝調試完成,並分別於2006年10月、2008年7月投入運行,設備運行正常。  
接線公路的全線路基工程、橋涵工程、路面工程、機電工程、交通安全設施等也已完工,路面通車順暢。6台水輪發電機組及其輔助設備已安裝完畢,輸變電線路、樞紐管理區等工程均已建完,並投入運行。

航運期告別枯水

有關統計顯示,松花江幹流的年均運輸量在千萬噸以上,其中大頂子山樞紐附近的水運量約占三成。然而,由於上游工農業用水量大幅增長及自然、人為多重因素影響,松花江哈爾濱段的斷航期逐年增加,通航期僅有100天左右。大頂子山航電樞紐建成後,可渠化上游139公里航道,使水位常年保持在116.0米左右。哈爾濱至沙河子段的航道將達到三級航道標準,通航保證率達到95%,使航運期提高到210天左右。至此,千噸船隊將徹底告別“枯水苦”,暢行松花江。據工程有關負責人介紹,大頂子山航電樞紐工程的建成,將為打造“水上運輸線”,使鶴崗、依蘭、沙河子煤炭上行至哈市,形成吉林大安等沿江地帶的煤炭專線,以及糧食、木材等專線,推動“江海聯運”儘快形成規模等起到重要作用。
松花江大頂子山航電樞紐工程

形成人工湖

隨著大頂子山航電樞紐工程的不斷蓄水,松花江哈爾濱段水位已蓄至115米, 待相關條件具備後,水位將常年保持在116米左右,比原來提高四五米,江道水面大大增加。隨著大壩上游水位開始上升,松花江兩岸間大面積的行洪灘地被回水淹沒,形成從樞紐大壩向上游至肇源縣澇洲一條長達128公里的人工湖。抬高的水位與市區排污工程改造相結合,使太陽島終年四面環水,再現碧水白帆的宜人景致。

大頂子山航電樞紐工程蓄水後,松花江北岸原有的濕地資源被成倍放大。位於呼蘭區的“黑龍江呼蘭河濕地自然保護區”申請立項,經批准的保護區總面積為19262公頃。其中林地1680公頃,蘆葦濕地、濕生草地、草甸等近萬公頃,是國內目前最大的城區濕地。  
隨著哈爾濱水環境改善,“水要素”、“水題材”已成為哈爾濱段沿江地段的“新賣點”,擇水而居開始成為部分市民購房時考慮的新要素。
松花江大頂子山航電樞紐工程

縫合南北經濟帶

2008年9月,大頂子山航電樞紐壩頂公路橋和接線公路已全線通車。這條橫跨江南江北、全長40.48公里、寬12米的二級公路與哈同公路、哈肇公路相連,形成了新的哈爾濱大外環交通網路,徹底結束了哈爾濱至佳木斯兩座城市的中心區域外區間440公里沒有一座橫跨松花江大橋及江北哈市三縣依靠擺渡過江的歷史。工程將這條斷裂的江北經濟帶與江南經濟帶縫合在一起,將有助於推動江北的巴彥、木蘭和通河三縣的經濟發展。今後,出行車輛從巴彥縣經賓西經濟開發區,至金家走外環,可以不進哈市市區直接南下長春、瀋陽,比進入哈市市區路線縮短了30多公里。

年發電量3億度

據工程技術人員介紹,大頂子山航電樞紐工程的電站為河床式發電站,電站廠房內裝有6台貫流式燈泡機組,單機容量為11MW,總裝機容量為66MW。2007年10月31日首台機組併網發電,至2008年12月其餘5台機組陸續併網發電。按計畫,大頂子山航電樞紐水電站建成後將接入黑龍江省電力系統,預計多年平均發電量為3億多度,有望使省網減少35%的外購電量,對增加黑龍江省水電比重、改善黑龍江省電力系統結構、發展潔淨能源起到積極作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