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突圓蚧(Hemiberlesia pitysophila Takagi)屬同翅目(Homoptera),盾蚧科(Diaspididae)。我國對內、對外的森林植物檢疫對象。此蟲1982年5月首先在廣東省珠海市鄰近澳門的馬尾松林內發現,傳播蔓延速度很快,據廣東省森林病蟲害防治與檢疫總站2000年調查,分布面積已近2000 萬畝,其中受害枯死或頻死已更新改造的達數十萬畝。該蚧群棲於松針基部葉鞘內,吸食松針汁液,致使受害處變色發黑,縊縮或腐爛,從而使針葉枯黃、脫落。嚴重影響了樹木的生長,連續幾年受害,可造成松樹枯死。
於2010年1月7日 被中華人民共和國生態環境部列為:中國第二批外來入侵物種名單 。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松突圓蚧
- 拉丁學名:Hemiberlesia pitysophila Takagi
- 界:動物界
- 門:節肢動物門
- 綱:昆蟲綱
- 目:同翅目(Homoptera)
- 科:盾蚧科(Diaspididae)
寄主名稱,分布地區,福建省,廣東省,國外,危害症狀,檢疫方法,除害處理,生物防治措施,化學防治措施,檢疫控制,運輸,生物特徵,鑑別特徵,介殼,雌成蟲,雄成蟲,卵,生活習性,
寄主名稱
馬尾松Pinus massoniana、黑松P. thunbergii、濕地松P. elliottii、火炬松P. taeda、本種加勒比松P.caribaea var. caribaea、宏都拉斯加勒比松P. caribaea var. hondurensis、巴哈馬加勒比松P. caribaea var. bahamensis、南亞松P. latteri、琉球松P. luchuensis、光松P. glabra、短葉松P. echinata、卡西亞松P. kesiya、晚松P. rigida var. serotina、展葉松P. patula、裂果沙松P. clausa var. immuginata、卵果松P. oocarpa等松屬植物。
分布地區
福建省
福州市(福清市、長樂市、閩候縣、平潭縣、浪岐區),莆田市(涵江區、秀嶼區、荔城區、城廂區、仙遊縣),泉州市(洛江區、鯉城區、豐澤區、泉港區、惠安縣、安溪縣、南安市、石獅市、晉江市),廈門市(集美區、海滄區、同安區、翔安區、湖裡區、思明區),漳州市(漳浦縣、東山縣、長泰縣)];
廣東省
廣州市(白雲區、花都區、番禺區、增城市、從化市),深圳市(龍崗區、寶安區、羅湖區),珠海市(香州區、平沙區、開發區、斗門區),韶關市(新豐縣),河源市(源城區、龍川縣、連平縣、東源縣、新豐江、紫金縣),梅州市(五華縣),惠州市(惠城區、惠東縣、惠陽市、龍門縣、博羅縣),汕尾市(海豐縣、陸河縣),中山市,東莞市,江門市(蓬江區、江海區、新會區、台山市、開平市、恩平市、鶴山市),佛山市(南海區、順德區、高明區、三水區),陽江市(江城區、海陵區、陽西縣、陽東縣、陽春市),茂名市(電白縣、高州市、信宜市),肇慶市(端州區、鼎湖區、高要市、四會市),揭陽市(揭西縣),雲浮市(雲城區、羅定市、新興縣、雲安縣、鬱南縣);
國外
日本。
危害症狀
傳播。
檢疫方法
檢查苗木、盆景、特殊用苗等枝條上的針葉是否有蚧蟲。
檢查原木及運載工具是否在松針、鮮球果上攜帶有蚧蟲。
除害處理
加強對該蚧寄主松林的監測
尤其是對與疫情發生區毗鄰的松林,及時發現及並採取措施進行處理。
營林措施。在該蚧蟲危害的松林應適當進行修枝間伐,保持冠高比為2:5,側枝保留6輪以上,以降低蟲口密度,增強樹勢。修剪下的帶蚧枝條要集中銷毀。
生物防治措施
在疫情發生區,採用林間繁殖松突圓蚧花角蚜小蜂Coccobius azumai種蜂,並在林間人工釋放就地繁育的種蜂,並加強對當地天敵的保護和促進,實現可持續控制該蚧的目標。
化學防治措施
採用50%殺撲磷、25%喹硫磷藥劑,500倍液防治效果均達80%以上,對雌蚧的殺傷力也遠優於其它農藥。使用松脂柴油乳劑可在10–11月進行飛機噴灑或在4–5月地面噴灑。
檢疫控制
要嚴禁疫區或疫情發生區內的苗木、盆景或特殊用苗及松屬植物的枝條、針葉和鮮球果等調出,疫區或疫情發生區內砍伐的原木或枝椏一律就地作薪炭材、紙漿材使用,或就地銷毀。原木調運要作剝皮處理。
運輸
在調運檢疫過程中發現帶蟲苗木、盆景或特殊用苗應就地銷毀;對疫區或疫情發生區的各種松類苗木、盆景、聖誕樹等特殊用苗,經檢疫發現松突圓蚧,可用松脂柴油乳劑(0號柴油:松脂:碳酸鈉=22.2:38.9:5.6)3–4倍稀釋液、40%毒死蜱400倍液均勻噴灑或銷毀處理。
生物特徵
松突圓蚧在廣東省1年發生5代,每年的3–5月是該蚧發生的高峰期,9–11月為低峰期。3月中旬至4月中旬為第一代若蟲出現的高峰期,以後各代依次為:6月初至6月中旬,7月底至8月中旬,9月底至11月中旬。各世代完成所需的發育時間分別為52.9–62.5 d,47.5–50.2 d,46.3–46.7 d,49.4–51.0 d,114.0–118.3 d。在福建省福清市1 a發生4代,第一代與第二代具有明顯高峰期,第三代與第四代世代重疊嚴重。4-7月是全年蟲口密度最大、危害最嚴重時期。林間全年自然雌雄性比因季節不同略有差異,介於1.5:1–2.0:1之間。世代重疊,任何一個時間都可見到各蟲態的不同發育階段,無明顯越冬現象,越冬種群中以2齡若蟲為主。
該蚧少數卵胎生;多數卵生,但卵期很短,產卵和孵化幾乎同時進行。初孵若蟲一般先在母體介殼內停留一段時間,待環境適宜時從介殼邊緣的裂縫爬出。剛出殼的若蟲非常活躍,溫度越高越活躍,在松針上來回爬動,但實際爬行距離不會超過30–60 cm。找到適合的寄生部位後,即將口針插入針葉內取食,固定不動。固定後5–19 h開始泌蠟,20–32 h可遮蓋全身,再過1–2 d蠟質增厚變白,成為圓形介殼。寄生在葉鞘內的蚧蟲多發育為雌蟲,而雄蟲多寄生於葉鞘外的針葉上和球果上。2齡若蟲後期,一部分若蟲蠟殼顏色加深,尾端伸長,蟲體前端出現眼點,繼續發育為前蛹,再蛻皮成為蛹;另一部分2齡若蟲蟲體和蠟殼繼續增大,不顯眼點,蛻皮成為雌成蟲。雄蛹發育3-5 d後羽化為雄成蟲。羽化後的雄成蟲在介殼內蟄伏1–3 d,出殼後經數分鐘,翅完全展開後,沿松針爬行,或做短距離飛翔,待找到合適雌蚧後,將腹部朝下彎曲,從雌介殼縫中插入生殖刺,與雌蟲交尾。雄蟲有多次交尾的習性,交尾後數小時死去。雌成蟲一般交尾後10–15 d開始產卵,產卵期因季節而異,少則1個月,多則3個月以上;產卵量亦隨季節、代別不同而不同,以越冬代和第一代最多,約64–78粒,8–9月的第三代最少,約39粒。
影響松突圓蚧種群數量消長的氣候因子有氣溫、相對濕度、降水量和風等,其中氣溫是主導因子,當日平均氣溫大於23 ℃或低於18 ℃時,其死亡率增大;降雨不僅對初孵若蟲有機械殺傷作用,而且影響其固定和取食,當月降水量大於100 mm時,其蟲口密度與降水量呈負相關性。林分鬱閉度0.9的林內的蟲口密度要比鬱閉度0.5的大1倍以上。不同寄主對該蚧的抗性亦不同,晚松、卡錫松、卵果松、巴哈馬加勒比松、短葉松、黑松、展松和濕地松等8種松不論是抗性還是耐害性都顯著優於馬尾松、火炬松、南亞松、宏都拉斯加勒比松、本種加勒比松和裂果沙松等7種松樹。
鑑別特徵
介殼
雌介殼圓形或橢圓形,隆起,白色或淺灰黃色。介殼直徑約2 mm左右,有蛻皮殼2個;大小為1.25 mm×0.71 mm。1、2齡若蟲蛻皮殼為橙黃色,偏於介殼一端近邊緣部分。略有環狀帶紋。雄介殼長橢圓形,前端稍寬,後端略狹,大小為0.9 mm×0.5 mm。頭端微隆起,淡褐色,有蛻皮殼1個,白色,位於介殼前端中央。尾端扁平,蟹青色。
雌成蟲
體寬梨形,淡黃色,長0.7–1.1 mm。頭胸部最寬,0.5-0.9 mm。體側邊第二至第四腹節稍突出,臀板較寬,稍硬化,蟲體除臀板外,均為膜質。觸角疣狀,具剛毛1根。口器發達。胸氣門2對。臀葉2對,中臀葉(L1)突出,長略大於寬,頂端圓,每邊有2凹刻,外側大內側小,基部的硬化部分深入臀板中;第二臀葉(L2)斜向內,小而硬化,不二分;在中臀葉和第二臀葉間有1對頂端膨大的硬化棒。臀棘細而短,其長度不超過中臀葉,在中臀葉間有1對,在中臀葉和第二臀葉間有1對,第二臀葉前各3對。肛孔位於臀板基部。背管腺細長,中臀角間1個,中臀葉與第二臀葉間3個,在第七和第八腹節間;在第二臀葉前2縱列:一列4–8個,在第六和第七腹節間;另一列5–7個,在第五和第六腹節間。另外,在後胸到第五腹節的邊緣均有管腺分布。第四腹節有亞緣腺。腹面的管腺細小,分布在頭胸部和第一至第五腹節的邊緣,在前後胸氣門間呈橫帶,在口器附近及後胸氣門下方也有分布。無圍陰腺。口器前面近體邊緣處的背面有一圓形突起。
雄成蟲
體橘黃色,細長,長0.80 mm,翅展1.10 mm。觸角10節,長約0.20 mm,每節有數根毛,柄節粗短,鞭節各節大小形狀相似。口器退化,只存遺蹟,頭緊連前胸不能活動,單眼為半球形的突起。前胸無氣門。後胸基腹片上生有2對氣門;側板的上面著生平衡棒。足3對,發達,足跗節1節,爪1個,冠球毛無明顯膨大的末端。翅1對,膜質,翅面光滑,翅脈2條。翅較短而闊,白色透明且有金屬光澤。後翅退化成平衡棒,平衡棒前側有1個膜質紡綞形小片,端部有1條長刺毛。腹部由9個可見節構成。
卵
橢圓形,無雕刻紋,長約0.35 mm,寬約0.14 mm。卵殼白色透明,其表面有細的顆粒。但在卵巢中為淡黃色,不透明。雌蟲產卵於腹膜內,卵的表面被有細小的分泌物。
初孵若蟲 體卵圓形扁平,淡黃色,長0.25–0.35 mm。頭胸略寬。眼1對,發達,著生於觸角下側方。若蟲觸角4節,柄節較粗,基部3節較短,第四節長,其長度約為基部3節之和的3倍。口器發達。觸角毛髮達,末節上的毛特別長。胸氣門2對,胸足3對,發達,轉節上有1根長毛。跗冠毛、瓜冠毛各1對。腹面沿體緣有1列剛毛。背面從中胸到體末的邊緣有管腺分布。臀葉2對,中臀葉較大而突出,外緣有齒刻;第二臀葉小,不二分。中臀葉間有長、短剛毛各1對。
2齡若蟲:性分化前近圓形,淡黃色,長約0.35 mm,寬約0.34 mm,足完全消失,觸角退化只留遺蹟,腹部末端出現了臀板,其外形近似雌性成蟲。性分化後,雄若蟲比雌若蟲身體稍窄,體長約0.55 mm,寬0.35 mm,2齡後期雄性若蟲體型與2齡初期雄性若蟲相似,體形進一步變狹。雌性近似雌成蟲,體長約0.65 mm,寬約0.50 mm。雄性通常比雌的狹,臀板的附屬物和雌性相同。
雄蛹:預蛹黃色,棒錘狀,後端略小,長約0.72 mm,寬約0.40 mm,前端出現眼點。在前蛹期出現了一些成蟲器官芽體如觸角、複眼、翅、足和交配器。蛹淡黃色,棒錘狀,長約0.75 mm,寬約0.41 mm。觸角、足及交配器淡黃色而稍顯透明。口器完全消失。
應施檢疫產品:松屬植物植株、松針、鮮球果、枝條、原木、盆景。
生活習性
在廣東南部1年發生5代,無明顯越冬期。世代重疊嚴重。每年3~5月是該蚧發生的高峰期,9~11月為低谷期。3月中旬至4月中旬,6月初至6月中旬,7月底至8月中旬,9月底至11月中旬是初孵若蟲出現的高峰期。多數卵生,少數卵胎生。初孵若蟲一般先在母體介殼內停留一段時間,待環境條件適宜時爬出。剛出殼的若蟲非常活躍,在松針上來回爬動,尋找合適的部位將口針插入固定取食。一般從出殼到固定需經1~2小時。固定後開始泌蠟,蠟被逐漸增厚變白,形成圓形介殼。2齡若蟲後期,雌雄開始分化,一部分若蟲蠟殼顏色加深,繼續發育為預蛹,再脫皮成為蛹,進而羽化為雄成蟲;另一部分蟲體和蠟殼繼續增大,不顯眼點,脫皮後成為雌成蟲。寄生在葉鞘內的蚧蟲多發育為雌蟲,寄生在針葉上和球果上的則多發育為雄蟲。羽化後的雄成蟲一般要在介殼內蟄伏1~3天,出殼後經數分鐘,待翅完全展開後,沿松針爬行或做短距離飛翔,尋找合適雌蟲交尾,數小時後即死去。雄蟲有多次交尾的習性。雌成蟲一般於交尾後10~15天后開始產卵,產卵期因季節而異,少則1個月,多則3個月以上;產卵量亦隨季節、代別而不同,以第1代和第5代為最多,。氣溫是影響松突圓蚧種群數量消長的主要因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