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子坑村

松子坑村,位於坑梓街道西南部,距街道辦事處約2.7乾米。相鄰自然村有東坑村、盤古石村。地處深圳東北部低山丘陵地帶;村旁有寨頂山,海拔約300米;村西面有松子坑水庫,為深圳一級水源保護區;阿婆叫瀝河的源頭大瀝河從村中穿過。始建於清乾隆五十九年(1794年),黃氏先人黃酒元在阿婆叫瀝河上游建起松子坑圍,後逐漸形成自然村。土地改革時期,松子坑村與盤古石村合稱盤松村;其後兩村又分開。因當時村兩邊山上長滿松樹,“坑”在客家方言中,系指兩邊被山夾住的長山溝,故取名松子坑村;曾用名石悲龍村。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松子坑村
  • 行政區類別:村
  • 所屬地區:廣東省深圳市坪山區坑梓街道老坑社區
  • 地理位置:坑梓街道西南部
清朝,屬歸善縣。1912年,屬惠陽縣。1949年10月,屬惠陽縣第四區;1957年12月,屬坪山鄉;1958年11月,屬寶安縣坪山公社;1961年7月,屬坑梓農場;1963年1月,屬坪山公社;1979年1月,屬深圳市葵涌區坪山公社;1981年10月,屬深圳市寶安縣坪山公社;1983年7月,屬坪山區;1986年10月,屬坑梓鎮;1993年1月,屬深圳市龍崗區坑梓鎮;2004年,屬坑梓街道;2009年6月至今,屬深圳市坪山新區坑梓街道老坑社區。
世居村民主要為黃姓、郭姓。明末,黃氏先祖從嘉應州興寧(今廣東梅州)遷移至惠州府歸善縣白馬碗窯,再從白馬碗窯遷居坪山高寨子,後又遷到坪山江邊村;清康熙十三年(167年)從坪山江邊村遷移至坑梓;乾隆五十九年遷至此地。郭氏系出汾陽堂,南末按察使郭浩之後商;清康熙中後期,潮陽郭氏十六世祖郭兆龍定居松子坑,為松子坑郭氏開基始祖。
2015年末,戶籍人口250人,其中男性100人,女性150人;80歲以上7人,最年長者90歲(女)。非戶籍外來人口5000人。祖籍該村的香港同胞60人、台灣同胞10人。祖籍該村的華人華僑30人,主要分布在新加坡和馬來西亞。世居村民為漢族,客家民系,使用客家方言。
傳統經營以農業為主,主要種植水稻、番薯、花生、甘蔗等。20世紀80年代初期,引進“三來一補”企業,村經濟開始轉型。2004年實行村改居,松子坑村設為松子坑居民小組,村民成為城市居民。現村集體經濟以廠房出租為主。村民主要收入來源為村集體分紅、房屋出租、商業經營、工資性收入、財產性收入等。特色農產品有桂味荔枝、三月紅荔枝。
瀋海高速G15線、省道S359線深汕路、省道S356線橫坪公路、松子坑路穿村而過。1972年通電,1990年通電話,1992年通自來水,1998年實現全村村道水泥硬底化,2002年通網際網路。村內有籃球場和室外健身路徑。
該村黃氏族人參與了歷屆黃氏族譜的編修,最新族譜為2014年由坑梓黃氏宗親聯誼會續修的《深圳坑梓黃氏族譜》。族人以其先祖留下的兩首詩(“內八句”與“外八句”)為族訓,開有《黃氏家訓》傳世。
傳統民居均為土木石結構,一般為一進三開間,或一講兩開間,現存約10餘座傳統客家民居、2座宗祠。代表性民居有松子坑大圍(內含黃氏宗祠)和吉龍世居。
松子坑大圍,建於清鹹豐十年(1860年),由黃月亭創建,占地面積約1萬平方米,“三堂四橫、一望樓、一圍龍”式格局。圍屋未建角樓,只於後部建一望樓。
吉龍世居,又名江夏堂,由黃仲亮於清光緒十四年(1888年)創建,四廳結構,主要材料為土木石,現保存完好。
黃氏宗祠(江夏堂),位於松子坑大圍內,占地面積約1000平方米,祠堂外遍有門聯“江夏家聲千古赫;月亭事業萬事興”。
郭氏宗祠,始建於18世紀前後,占地面積約500平米,有兩堂。1990年翻修,誕修後仍保持原有格局,匾額書“郭氏宗祠”,對聯“汾陽世澤;按察家風”;門框及天井部分保留有祠堂當初修建時的建築石材。
每年農曆八月第一個星期六,松子坑村黃氏族人在龍田墓園舉行祭祀儀式,祭祀完舉後於黃氏祠堂共享大盆菜宴;郭氏族人原定祭祖之日為每年農曆八月初一,後改為每年農曆八月第一個星期日。
媽娘廟,位於寨頂山,廟內供奉阿媽娘。每年農曆三月二十三,村民會到廟內祭拜。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