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城街道

松城街道

松城街道位於福建省霞浦縣境內,轄12個社區、6個行政村。省道沙呂段、小浦段過境。2003年撤鎮改設松城、松港2個街道松城街道轄萬賢、集賢、龍賢、興賢、俊賢、俊星、中乘、松興、城北、龍津、西關、彩虹12個社區居委會和青福、墓斗、涌山、馬洋、寶清、七寶洋6個行政村。辦事處駐原松城鎮政府駐地。東關居委會與其餘25村劃歸松港街道。有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松城街道
  • 位置:福建省霞浦縣境內
  • 氣候:中亞熱帶季風濕潤氣候
  • 平均氣溫:18.8度
  • 行政級別:街道
  • 人口:105337(2010普查)
  • 車牌代碼:閩J
概況,沿革,氣候,行政區劃,主要景點,經濟發展,

概況

霞浦縣轄街道,縣政府所在地。位於縣境中部。面積62平方千米。常住人口105337人(2010年六普)。轄12個社區、6個行政村。杭深(溫福)鐵路、G15瀋海高速和301省道公路過境。景點有龍首山公園、目蓮寺等。

沿革

1949年為松城區,1958年設松城公社,1984年建鎮。1996年,面積165.5平方千米,人口9.4萬人,轄西關、東關、萬賢、中乘、俊星、青福、七寶洋、涌山、墓斗、寶清、馬洋、長沙、大沙、沙頭、松漁、北岐、青岐、後岐、古嶺下、塔下、松農、後港、利埕、赤岸、橋頭、江邊、竹下、水坑、利洋、嶺頭、佳湖、下村、章家衕、八斗洞、小沙35個行政村和西關、東關、萬賢、中乘、俊星5個居委會。2000年松城鎮常住人口80127人(五普)。
2003年7月14日,省政府(閩政文[2003]209號)批覆同意撤銷松城鎮,設立松城、松港2個街道。2004年1月,松城街道正式成立,轄萬賢、俊星、中乘、西關、龍賢5個居委會和萬賢、俊星、中乘、西關、青福、墓斗、涌山、馬洋、寶清、七寶洋10個行政村,街道辦事處駐原松城鎮政府駐地;原松城鎮的東關居委會與其餘25村劃歸松港街道管轄。
【2013年代碼及城鄉分類】350921001:~001 121龍津社區 ~002 121西關社區 ~003 121彩虹社區 ~004 121城北社區 ~005 121松興社區 ~006 121俊星社區 ~007 121中乘社區 ~008 121俊賢社區 ~009 121萬賢社區 ~010 121集賢社區 ~011 121龍賢社區 ~012 121興賢社區 ~200 220青福村 ~201 122墓斗村 ~202 220涌山村 ~203 220馬洋村 ~204 220寶清村 ~205 220七寶洋村

  

氣候

松城街道屬中亞熱帶季風濕潤氣候,溫和、多雨量,四季常青,自然條件優越,年平均氣溫為18.8度,無霜期達324天,年降雨量達1400毫米。

行政區劃

松城街道轄西關、東關、萬賢、中乘、俊星、青福、七寶洋、涌山、墓斗、寶清、馬洋、長沙、大沙、沙頭、松漁、北岐、青岐、後岐、古嶺下、塔下、松農、後港、利埕、赤岸、橋頭、江邊、竹下、水坑、利洋、嶺頭、佳湖、下村、章家衕、八斗洞、小沙35個村委會和西關、東關、萬賢、中乘、俊星5個居委會。

主要景點

縣誌稱其為“閩浙要衝”、“海濱鄒魯”。松城東瞰泡溟,西枕疊翠,風光旖旎。城南有南峰古庵,始建於公元957年,明古詩讚曰:“竹路逢人靜,山僧入定尊,朋游坐不厭,落葉滿金樽。”與之相遙望的城北龍首山,山勢巍峨,如龍翹首,遠望東海。蜿蜒數十里的龍首山脈有“建善寺”、“金山寨”、“鳳凰池”、“芙蓉鄉”、“望梅樓”、“石澗堂”等風景點,宋代著名理學家朱熹、清郡守李撥等曾留有“白雲深處”、“海國桃源”等題刻;龍首山麓的“龍首庵”建於明代,現為縣佛教協會會地;中脈蓮花峰有“聖水寺”、“黃巢坪”等名稱,峰下有龍首山賓館;西脈為塔崗山,山頂有七層實心石塔,號稱虎鎮塔,系清康熙年間總兵黃大來所建,乾隆年間虎鎮塔重修為八角樓閣式,造型典型,結構精密,氣勢雄偉,直指雲天。塔下有寺,名陰峰閣;城東有千年歷史的八閩第一古剎―建善寺,是霞浦縣最早、最大、最具名氣的寺廟,寺里有木棉、銀杏、須榕等珍貴物種,還有碑、詩、書,唐大中四年(公元850年)宜宗皇帝李忱御賜的“大中建善”匾額,皆有很高的歷史價值。

經濟發展

2001年工農業總產值達6.12億元,企業2656家,企業總產值達7.63億元,村民純收入達4616元,村財平均收入達115.6萬元,財政收入達2692萬元,是省委、省政府首批“明星鄉鎮”之一併被授予省級“文明鎮”稱號。所轄的萬賢、中乘、俊星三個村是省級“明星村”,中乘居委會被省政府評為“模範居委會”。
松城街道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