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寧府城隍廟

福寧府城隍廟

福寧府城隍廟至今已有九百多年的廟史。元、明兩代,長溪縣升為福寧州,原縣城隍廟,改為州城隍廟。清代,福寧州升為福寧府,原福寧州城隍廟隨即改為福寧府城隍廟。

福寧府城隍廟位於福建省霞浦縣松城街道(原松城鎮)萬賢村,城隍廟始建於宋元佑二年(1087) 。現存明嘉靖二十二年(1543)“重建城隍廟”石碑等, 現主體建築為1995年重修。1999年公布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有當地鄉賢林承強詩讚:

福寧府城隍廟 城隍春有腳,壓歲福無邊。 喜慶黎民富,歡歌日子甜。

城隍是中國宗教文化中普遍崇祀的重要神祇,大多由有功於地方民眾的名臣英雄充當,是中國民間和道教信奉守護城池之神。原奉祀的城隍爺,亦依例晉爵為監察司民威靈公。據《霞浦縣誌.祠祀志》載:舊時“每歲春秋仲月,地方官於風雲雷雨壇合祭,每月朔、望行香及祈禱皆詣廟”。崇拜神“為西漢御史周苛。因守滎陽,羽破城、苛罵不絕口,羽怒,烹,高祖即位,思苛忠烈,令天下郡縣各設城隍廟祀之”。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福寧府城隍廟
  • 分類:道觀
  • 地區:福建
一宇兩廟,白馬紅馬,

一宇兩廟

清代,福寧州升為福寧府,福寧府統轄霞浦、福安、壽寧、福鼎、寧德五縣(當時周寧、柘榮尚未設縣),福寧府城隍也統轄五縣城隍,城隍廟內,並塑有五縣城隍神像合祀之。 清乾隆二十二年(公元1757年), 霞浦縣知縣胡世鈺,將福寧府城隍廟東側的原藍溪書院舊址,改建為霞浦縣城隍廟。這樣就出現同一個廟宇裡面有兩個城隍廟,即福寧府城隍廟和霞浦縣城隍廟,這種“一宇兩廟”現象在福建各地比較少見。霞浦縣城隍廟比較小,門前對聯:廟小城隍大,檻低百姓親。
霞浦城隍廟歷史文化
1、福寧府城隍廟歷史沿革
霞浦縣古名溫麻,創建於晉太康三年(公元282年),縣治在今霞清縣古縣村、縣境範圍相當於現在的連江、寧德、周寧、壽寧、福安、霞浦、福鼎、柘榮8縣及羅源、政和、各一半的面積,除遼闊的海洋、眾多的島嶼外,陸地總面積約有1.16萬平方公里。(現僅存1500平方公里)
唐、宋期間,連江(包括羅源)從溫麻縣劃出自立為縣,原溫麻縣改名為長溪縣,縣治由古縣村移至今之霞浦松城鎮,後因寧德、福安各自建縣,長溪縣境面積縮小為3500平方公里(即今之霞浦、福鼎、柘榮三縣領地)
北宋元礻右 二年(公元1085年),創建長溪縣城隍廟(即福寧府城隍廟的前身)為閩東境內第一座城隍廟,至今已有九百一十三年的廟史。元、明兩代,長溪縣升為福寧州,原縣城隍廟,改為州城隍廟。清代,福寧州升為福寧府,原福寧州城隍廟隨即改為福寧府城隍廟。原奉祀的城隍爺,亦依例晉爵為監察司民威靈公。每歲春秋仲月,地方官於風雲雷雨壇合祭,每月朔、望行香及祈禱皆詣廟。神為西漢御史周苛,因守滎陽,羽破城、苛罵不絕口,羽怒,烹,高祖即位,思苛忠烈,令天下郡縣各設城隍廟祀之。故福建都城隍廟與福寧府城隍廟,所祀之神,皆為周苛御史也。
福寧府統轄霞浦、福安、壽寧、福鼎、寧德五縣(當時周寧、柘榮尚未設縣),福寧府城隍也統轄五縣城隍,城隍廟內,並塑有五縣城隍神像合祀之。霞浦縣是福寧府的所在地,起初只有福寧府城隍廟,未有霞浦縣城隍廟,鑒於福寧府五縣其他四縣都有縣城隍廟,因此霞浦縣知縣胡世鈺,於清乾隆二十二年(公元1757年)將福寧府城隍廟東側的原藍溪書院舊址,改建為霞浦縣城隍廟。另外於明嘉靖間,戚繼光參將,帶領的浙江義烏兵,來此剿除倭寇,義烏兵營有一段時間常駐本縣,他們都帶有義烏城隍爺的香位前來,這些義烏兵也就在駐軍處,建立了一座義烏縣城隍廟,因此霞浦縣城就有府城隍、縣城隍和義烏城隍三個城隍廟,所以霞浦城隍文化特別發達,老百姓和政府,對城隍文化也比其他地方格外重視。三個城隍廟,都有較多神產,尤其是福寧府城隍廟,神產之多,富甲福寧府的所有廟宇。
2、福寧府城隍廟原有建築規模
福寧府治的霞浦縣城,背倚龍首山,面向松山海形勢險要,景物幽美,物產豐富,氣候宜人,城內房屋鱗次櫛比,各種廟宇不下一二十座,其中最大廟宇就是福寧府城隍廟。該廟占地約7畝,坐北朝南,內有三進,分為三堂,第一堂亦稱前座,面向東門大街,為重檐歇山頂雙層磚木結構,左右有東西轅門,中為弧形照牆,牆中有彩色巨型麒麟圖像,入內有東西馬廄,塑有披鞍大馬及馬夫神像,栩栩如生,顯得莊嚴威武,經中天井上台階為長廊,廊上卷棚頂,懸柱樑邊掛滿宮燈,裝飾極美觀。前座入口處有紅漆大門六扇,平日左右邊門出入,神誕節日正門始啟,正門內正中,有六角形戲台,面積約50平方米,高約1.5米,台沿雕刻花鳥人物,五彩油漆,台頂天花板為八角形斗拱,結構精緻,台前為觀眾看戲的大廳,兩旁為小天井,天井外上有環樓,下有廂房,專供婦幼看戲之用。
二堂又稱中座,為單層懸山頂磚木結構,登上台階,東西兩邊各有廂房六,祀有科房官員及福寧府屬五縣城隍神像,中有大廳,供行人走路及節日城隍出巡前,排列儀杖、鑾駕之用。
三堂左右為鐘鼓樓,廳中大殿為城隍爺座位,座位背後有一暗室,內塑有一尊特別高大的城隍師爺神像,俗稱土城隍,室內陰森森,非有緊要事故,人們不敢進內點香。
此廟系北宋元礻右 二年(1085年)創建,明洪武三年福寧縣令郭征一修,成化十六年福寧州判黃晟又一修,嘉靖乙巳年,福寧州知州黃良材,曾擴建並大修一次,進士林炫有記。該次修廟立有碑石一座,經地下發掘出土,今仍樹立於廟中。最後於民國四年全宮又進行油漆重修一次。自從建廟至今,將近千年歷史,地址始終沒有變動。
3、福寧府城隍廟現狀
福寧城隍廟歷史悠久,雖歷經重修,但也不無坎坷的遭遇,民國初期經常被國民黨軍隊,作為駐兵營房之用,抗日戰爭時期,一度作為縣國民兵團團部辦公的場所,後又被縣司法處(法院)占用。解放初期暫為縣公安局使用,其後長期被借用作為解放軍的營房。
1990年部分熱心公共事業的萬賢村老人,為恢復城隍文化景觀,同時作為老人活動場所,自發成立福寧城隍廟籌建組,推舉理事五十一人,辛苦經營,籌集資金百萬餘元,按照原有的廟貌,進行重建,在民眾及有關部門的贊助和支持下,一座規模宏偉金碧輝煌的福寧府城隍廟,終於在1995年,正式落成。
廟宇坐北朝南,建築面積400平方米,高14.56米,屋頂為重檐歇山頂式,鋼筋水泥及磚木結構,上面披以金黃色琉璃瓦,走廊中間有四根青石透雕的龍柱,左右有花崗岩方形石柱,刻有楹聯:城隍廟建古善里,宋創明修今豹變;漢御史封威靈公,州興府繼縣蟬聯。此聯概括點明,府城隍廟的整個歷史過程,同時也敘述廟中所祀神名和封號,使人看後一目了然。聯為長溪詩社社長張景騫老先生撰,永安一中高級教師張一儀書。廊長22.4米,寬4.5米,廊內一字排二十單扇大門,門中玻璃框內鑲嵌有岳母教子、木蘭從軍等二十幅杉木精雕的傳統故事。設計幽雅美觀。入大堂有六支紅朱油漆大柱,莊嚴雄偉,堂正中神殿上,高懸福寧永福黑底金字1米寬,4米長的大匾額,左右柱上有大聯板一副,文曰:明日究無多,世人似覺未覺;私心少一點,善事難為能為。此聯富有哲理,為龍山樵撰,鄭名彥書。藻井八角形,繪有十四圖,彩色工筆的百鳥百獸圖,十分典雅,神座前有長3.5米,高2米,寬1米的大供桌一張,廳中豎敬神如神在篆體五字的木牌,左右兩廂塑有十八尊侍從,判官等立像。肅穆潔淨,令人欽敬。廟內現仍保存有歷史文物多種,如地下出土的明嘉靖二十二年立的重建城隍廟石碑、船形石槽、須彌座石鼓、梅花鹿石刻等,均有一定的歷史研究價值,福寧府城隍廟已於1997年12月,被霞浦縣人民政府列為縣文物保護單位。
一宇兩廟中的霞浦縣城隍廟一宇兩廟中的霞浦縣城隍廟

白馬紅馬

福寧府城隍廟內南面建有一個馬廄,有泥塑的白馬、紅馬各一匹,石造的馬槽一個,兩馬高大威武,白馬和紅馬旁邊各有一個馬卒牽著。據說這是城隍爺的坐騎,城隍爺白天騎白馬,晚上騎紅馬,巡視府縣各地,保一方平安。

白馬紅馬白馬紅馬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