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東馬塍
- 創作年代:南宋
- 文學體裁:詩
- 作者:朱淑貞
賞析,手法,反襯烘托,反被動為主動,
賞析
作者以激揚的情調,描繪了一幅生機盎然的暮春田園風光圖。“詩傳畫外意,貴有畫中態。”作者先從視覺上用實筆勾畫了東馬塍(地名,塍,音chéng[chéng[chéng,田間土埂)碧草如茵、溝塍縱橫、繁花鬧春的迷人風光;接著,又用虛筆把人事安置於芳香濃郁的水彩畫裡,使詩不只是一首詠景抒情的小調,更為突出的是表現了“以食為天”的農民們的勤勞。雖未與人,但呼之欲出,仿佛星星點點地散落在曠野里。“景無情不發,情無景不生。”作者觸目感懷,寄情筆端,遣詞生彩,如形容詞“芊芊”、“暗”、“急”及動詞“穿”、“護”的運用,便把軟紅春光照耀下的芳草競綠、繁花爭俏、溪水輕唱、農民勞碌……把農村生機勃勃的春景圖細膩傳神地刻畫出來,既是對生活的與真,又是對人情的讚頌。
手法
反襯烘托
,妙生理趣,是這首詩的又一特色。後兩句是說,人們從早到晚忙著蠶事,可是農事又催促著他們去耕作,不知那迷人的春色為誰而盡興爭妍!以誘人的濃濃春色反襯蠶事的“忙”、農事的“急”,巧妙地烘托出農村一派繁忙、生機勃勃的動人景象。最後一句是以反問的句式表達感嘆的語氣,是議論,也是抒情,頓生妙趣。咀嚼靜思,我們不能不佩服女詩人走出戶外放眼天地,對自然觀察得細緻,對生活體味得深刻!
反被動為主動
賦予無生命之物以人的感情,是這首詩的第三個特色。在“活水穿花暗護田”和“不知春色為誰妍”中,“水”與“春色”是無生命的客觀事物,“穿”、“護”、“妍”三個動詞把它們與活了,“暗”字突出了“護”的情態。水順著溝塍向低處流去,草木百卉在煦曖春風的吹拂下萌芽吐蕊,本是自然之理,而經詩人的安排,就賦予它們以人的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