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風-4彈道飛彈(東風-4中遠程地對地彈道飛彈)

東風-4彈道飛彈

東風-4中遠程地對地彈道飛彈一般指本詞條

東風-4彈道飛彈(代號:DF-4,北約代號:CSS-3),是中國人民解放軍火箭軍裝備的一型陸基中遠程彈道飛彈。

東風-4彈道飛彈是中國第一種兩級彈道飛彈,使用東風-3作為第一級火箭),其原設計射程超過4000千米,以美軍駐關島的B-52轟炸機基地為目標,後射程增至5000千米以上,以將莫斯科及其他蘇聯西部城市納入射程範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東風-4彈道飛彈
  • 英文名稱:DF-4 ballistic missile 
  • 前型/級東風-3彈道飛彈
  • 次型/級東風-5彈道飛彈
  • 服役時間:1980年 
  • 定型時間:1970年1月30日 
  • 國家:中國
  • 研製單位:Factory 211 
  • 服役情況:退役
  • 飛彈類型:中遠程彈道飛彈 
發展沿革,研製背景,建造沿革,服役歷程,技術特點,設計特點,動力系統,制導方式,發射方式,性能數據,總體評價,

發展沿革

研製背景

1950年,在中國與蘇聯簽訂友好同盟互助條約之後,蘇聯在軍事研發、培訓、技術檔案、設備製造等方面給予中國軍方諸多幫助,並且授予中國一部分蘇聯武器的生產許可證。在彈道飛彈領域,蘇聯將R-1 (SS-1)、R-2 (SS-2)、和R-11F三型飛彈提供給了中國,中國基於蘇聯R-2 (SS-2)飛彈進行仿製生產了東風-1彈道飛彈。自此之後,中國在彈道飛彈和長程火箭領域有了長足進展,基於東風-1飛彈,先後研製了中近程的東風-2彈道飛彈,通過逐漸增程,又研製了中程的東風-3彈道飛彈,之後又計畫研製一型中遠程彈道飛彈。
1963年,《國防科技十年規劃》中提出,地地飛彈第二階段的發展途徑是以發展多級火箭為中心,研製出洲際飛彈。當時在進行洲際飛彈進行探索時,設計人員認為,從中程飛彈到洲際飛彈的跨度太大,中間應有一個技術台階,構想以中程飛彈為基礎研製一個兩級試驗型火箭作為過渡,用以解決洲際飛彈必須遇到的多級火箭技術。這個型號稍加改進可以作為發射衛星用的運載火箭。這就是多級試驗火箭(代號“SDF-4”)。1964年初,國防部五院一分院劉瑄、張鈞等主持進行了研製中遠程地地飛彈的技術途徑的論證,提出要通過這個型號的研製,突破多級火箭技術。圍繞多級火箭的各項基礎預研也隨之展開。當時提出應重點解決兩級飛彈的連線和分離,分離過渡段的姿態控制與發動機的高空點火等技術。1964年秋,中央專委、總參謀部明確提出,要儘快研製出一個遠程戰略飛彈,以適應國際形勢突變的需要。這樣,該項計畫就由研製多級試驗火箭演變成研製一種新型的中遠程戰略飛彈。
國防部五院一分院對研製這種飛彈應採取的技術途徑做了深入研究。1964年底,提出了兩種方案:第一方案是先研製一個以中程飛彈為基礎,稍加修改作為第一級,再用中程飛彈單管發動機作動力裝置設計新的第二級,組成一個兩級飛彈;第二方案是直接發展遠程和洲際飛彈,即設計一種大直徑的兩級飛彈,裝上不同重量的彈頭,兼顧遠程和洲際兩種射程。當年12月初,一分院副院長屠守鍔在向五院匯報時指出,該分院傾向於第一方案,認為這一方案關鍵技術不多,可以充分利用中程飛彈的成果和工藝裝備,能夠加快研製進度,實現儘早研製成功遠程飛彈和實現發射人造衛星的目標。
1965年2月3至4日,中央專委第十次會議確定,由國防部五院(已組建成為第七機械工業部)對中遠程飛彈組織論證,並提交報告。為此,一分院(已改稱七機部第一研究院)發動民眾對地地飛彈發展途徑開展大討論。這次大討論從2月18日開始,到3月7日結束,歷時18天。周恩來總理還委派國防工辦副主任趙爾陸參加討論會。這個討論會聽取了各方面意見,不但提出了未來若干年的發展規劃,而且還就一些飛彈型號的技術途徑進行了論證。當時,各方面都認為應當研製一個中遠程的試驗火箭,但是否單獨作為一個型號,尚有爭議。在對這個火箭的技術途徑上,提出了控制系統採用位置捷聯制導方案,慣性儀表採用氣浮技術,計算裝置用數字式方案,姿態系統用速率陀螺、燃氣舵,採用自動化測試方案等。
1965年3月,中國正式決定研製東風-4彈道飛彈。
1965年3月8-9日,七機部一院黨委常委會確定,中遠程飛彈作為一個獨立型號列入研製規劃。理由是:第一,在技術上可以為洲際飛彈突破兩級火箭的技術;第二,在軍事使用上可以覆蓋中程飛彈和洲際飛彈之間的區域,它還可以稍加改進用於發射人造衛星;第三,在時間上可以比洲際飛彈快兩年時間。
1965年3月11日,一院黨委上報了《地地飛彈發展規劃》(即“八年四彈”規劃),其中規定東風四號中遠程飛彈採用兩級布局,用東風三號中程飛彈作為第一級,二級用單管發動機加高空噴管。技術關鍵是:兩級火箭的級間分離,第二級火箭發動機的高空點火,提高陀螺儀和陀螺加速度表的精度,同時提出了東風四號的射程、精度等戰術技術指標。“八年四彈”規劃對1965-1972年間戰略飛彈的發展規划進行了系統的研究和規劃,從兩彈結合到中遠程飛彈,最後到洲際飛彈,都做了明確的規定。該規劃既考慮了國防建設的需要,又考慮了中國火箭和航天技術的長遠發展;既考慮了技術上的可行性,又考慮了經濟的承受能力,是一個科學、可行的計畫。

建造沿革

1965年3月20日,中央專委第十一次會議原則批准了這個規劃,要求中遠程飛彈於1969年開始飛行試驗,1971年定型。1965年5月,中央專委批准了中遠程地地飛彈的研製任務。七機部確定由任新民主持這項研製工作,從此,東風四號作為一個獨立的飛彈型號正式開始研製。
1970年1月30日,試射成功。

服役歷程

1980年,東風-4彈道飛彈開始部署。
1986年,東風-4彈道飛彈進行了多彈頭分導式重返大氣層的第一次試驗,約有30枚東風-4型飛彈正在服役。東風-4的民用型火箭為長征-1,該型火箭曾在1970年成功地發射了中國第一顆人造衛星。

技術特點

設計特點

東風-4彈道飛彈的研製工作要求實現一系列技術突破,如發動機可靠性、性能更好的耐高溫材料及改進型制導系統等,該型飛彈是一種採用液氫燃料和捷聯式慣性制導系統的彈道飛彈(IRBM)。

動力系統

東風-4彈道飛彈是中國第一個兩級液體中遠程地地飛彈。第一級以東風三號為基礎稍加修改;第二級為新設計的。兩級推進劑均用紅煙硝酸和偏二甲肼。第一級發動機地面推力為1120卡牛,第二級發動機真空推力為320千牛。主要解決了發動機高空點火和高空性能試驗技術;級間連線和高空熱分離技術;長細比加大後的姿態控制技術。

制導方式

東風-4彈道飛彈採用捷聯式全補償制導方案,不但有橫嚮導引,還有縱嚮導引,方法誤差小。為提高制導精度,採用靜壓氣浮技術。

發射方式

東風-4彈道飛彈是一種陸基機動飛彈,但以洞庫、隧道或地下發射井為基地,其設計性能可允許其機動至發射台,在加注燃料後發射。大多數東風-4型飛彈儲藏在山洞裡,戰時必須先移至露天,需要兩個小時灌裝好液體燃料後才能發射。

性能數據

彈體參數
彈長
28-29米
彈徑
2.25-2.4米
彈重
82噸
戰鬥部
1枚重2200公斤的300萬噸級當量熱核彈頭
或使用多個分飛彈頭,每個彈頭當量約5~10萬噸
飛彈射程
4000千米
4750千米(東風-4A)
命中精度
CEP約1400-3500米
制導方式
捷聯式全補償慣性制導
動力裝置
兩級液體燃料發動機,硝酸和偏二甲基肼液體燃料
發射方式
陸基機動,準備時間60-120分鐘

總體評價

東風-4彈道飛彈打擊範圍包括亞洲全境、美國阿拉斯加州全境、歐洲大部、加拿大北部、非洲北部和澳大利亞北部。
東風-4彈道飛彈的研製成功,對加強中國的戰略核力量,掌握多級火箭技術,發展洲際飛彈,發射人造地球衛星,開拓空間技術,都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