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風湖峽谷景區

東風湖峽谷景區

東風湖湖峽谷景區是通往蜚聲中外的織金洞百里杜鵑景區的一個美麗的高原平湖。位於貴州貴陽80餘公里至新建的東風電站處,一壩截住河谷,把湍急狹窄的河溪變成了碧波萬頃的高原平湖。從大壩碼頭登舟上溯37公里便可到達織金洞背面,37公里長的平湖,在山巒峰嶺中隨熱而轉,曲曲折折11道彎,山因水而靈氣瀰漫,水因山而風情萬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東風湖峽谷景區
  • 地理位置:貴州貴陽
  • 氣候類型:亞熱帶濕潤溫和型氣候
  • 著名景點:東風湖
地理環境,主要景點,崖壁,小三峽,旅遊信息,

地理環境

彎彎曲曲的東風湖是通往蜚聲中外的織金洞和百里杜鵑景區的一個美麗的高原平湖。

主要景點

崖壁

東風湖的山勢雖不似長江三峽的險陡,卻兼有三峽的雄奇和桂林的秀麗。在這幅長長的峽谷畫廊中漫遊,你可盡情領略多彩的喀斯特風貌;時而山巒連亘,時而秀岩叢生,時而懸崖矗立,時而峭壁橫列,時而石坡困臥,時而孤峰獨聳,時而鐘乳懸附,時而石頁點綴……可謂集雄渾壯麗、玲瓏精緻於兩岸。山色青翠,因水光相映,因朝霧夕暈,陰睛風雨變紀無窮,或山嵐條條,或霧氣繚繞,或雲蒸霞蔚……而東風湖上最迷人的山形要算岸上的崖壁了。崖壁上青山遠襯,層次紛繁。崖壁美在浩繁,美在徒刑豐富,美在異彩紛葉。東風湖岸時有峰巒石坡隔斷,崖壁如一幅一幅的畫卷展開去,石壁高多在三五十米之間,其中大河邊後數十米長的石壁一片青黛色,由於千萬年風雨剝蝕,或層層豎列,或片片橫疊,輪廓清晰,皺褶分明,頗有韻味。卷洞門段石壁長近千米,壁面或突兀俯爺,或嶙剛錯落,多青、灰、紅三色雜呈、斑駁陸離,壁疑間綠色植物如鐵掃把,廊頭樹之類或叢生簇長,如帶纏附,給人遐想。過卷洞門後一片白色石壁,時而有規則地橫豎層疊,時而無規則地陡生峭長,頗具特色。與白色石壁相連的一段紅色石壁,紅白對比,濃烈而明艷。集崖壁畫大成的最佳處,莫過於化屋基了,繞過奇特聳秀的筍子岩,環顧四周崖壁如四面屏風把空靈的湖面圍住,崖壁高多在50米以上,崔嵬雄峻,氣勢磅礴,崖頂群峰連綿,錯落有致,其狀如相擁、相吻、相咬,或平坦緩和或如刀削割,壁面紅色雜以青灰深,綠縱橫交織,其中100餘米長的石壁中部,長長的綠帶仿佛橫腰而拴,頗為壯觀。置身於崖壁畫廊中,你自然會聯想到關山月、李可染的山水畫。崖壁底臨水的是一片片秀岩,苗家人在此居住,現已規劃為民族風情景遊覽點,不久遊客至此,可上岸入寨觀賞到頭飾長角、著彩裙起舞的苗家風情。

小三峽

東風湖大小寬窄11道彎,每段彎狹窄處都有風資各異的峽谷景致。最佳處要數大河邊、小三峽、點葫蘆、甲臥、三叉河、卷洞口河段了。大河邊前方峽谷口,一青色石山高80餘米,形似屏風,橫立雄峙,與右岸數道石樑相對,山嵐籠罩,鎖住水路。我們游湖是在陽光迷茫的冬晨,山色深沉、水波冷靜。最有三峽意境的點葫蘆處的谷口,兩邊石山斜交水面,岸邊青枝綠葉可辨,中間遠山三峰高聳,山體青灰微暗,山頂白霧晴雲相融,神奇飄逸;層次最複雜的甲臣河段的峽谷,谷口兩山對峙,綠蔭密布,中部一石坡稱人頭山突然切入水面,其後山巒隱約四五層,山色由深黛變為淺灰,由濃到淡,由明至暗,撲朔迷離,虛無飄渺,一派朦朧的美。岸壁形成的谷口又別具特色,如三叉河口,長百餘米,高數十米的船頭山形似巨船橫在三叉河口,長百餘米,山頂秀峰數點,臨河石壁如刀砍斧劈出的一幅壁畫,與左面高聳的灰白石崖運載峙而形成通往鴨池河的雄峻峽谷。卷洞門峽谷兩坡相對如張開的兩扇門,門內兩平緩石山相接亦似小門微閉,倒給人一種“天門中斷楚江開”的感覺。如果你回望駛出的一個個峽谷口,又是與先前不同的另一番景象。觀賞湖面的秀峰山巒,多如美女怪獸之類,我們不禁問船家東風湖上可有神話傳奇愛情故事,船家笑稱不知,讓人感到遺憾。

旅遊信息

交通
從省城貴陽驅車80餘公里至新建的東風電站,一壩截住河谷,把湍急狹窄的河溪變成了碧波萬頃的高原平湖。從大壩碼頭登舟上溯37公里便可到達織金洞背面,37公里長的平湖,在山巒峰嶺中隨熱而轉,曲曲折折11道彎,山因水而靈氣瀰漫,水因山而風情萬種。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