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風渠(河北邯鄲邢台東風渠)

東風渠(河北邯鄲邢台東風渠)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4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東風渠是1959年由邯鄲專區統一組織民眾開挖的一條平原灌溉大渠。1958年由魏縣自辦,1959年由原邯鄲地區接辦,以引黃(河)濟衛(河)為主要水源,以灌溉為主,結合航運、發電的大型綜合灌渠。

東風渠通過引衛河水源,穿漳河滏陽河銜接,縱貫邯鄲邢台兩專區的東部平原。總乾渠南起魏縣北善村,經廣平縣曲周縣東關入滏陽河,全長81.4公里,設計過水流量40立方米每秒,計畫擴澆、改善灌溉面積590萬畝。總乾渠下設的四條分乾渠均在邢台地區境內,即滏陽河為一分乾,沿老漳河故道為二分乾,三分乾在廣宗縣境,自曲周樞紐經威縣南宮舊城窪為四分乾渠。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東風渠
  • 地理位置:河北省南部
  • 流經地區:魏縣、廣平、曲周、威縣、廣宗
  • 發源地:魏縣北善村
  • 渠長:總乾81.4公里
形成變遷,幹流概況,流域概況,

形成變遷

1958年,為引衛河水灌溉牙里、雙井等區、公社的28萬畝耕地,魏縣出動1萬名勞力,自7月至9月開挖了從北善村衛河左岸向北至簡莊,長15.4公里的渠道,平均挖深6米,底寬8米,邊坡1:2,上口寬32米,開挖土方160萬立方米,命名為東風渠。同年11月魏縣併入大名縣後,曾計畫在1959年麥收前,將渠道向北廷伸與小引河挖通,擴大灌溉面積,並解決航運、蓄水、排澇等問題。這一計畫由於東風渠工程納入地區計畫而改變。
1959年,邯鄲地委、邯鄲專署為解決滏陽河以東、衛運河以西深水、苦水區灌溉用水,改變乾旱低產面貌,組織曲周大名永年磁縣南宮巨鹿內丘七個大縣(當時邯、邢兩個地區原有的30個縣、市,合併為九縣一市)的24萬民工,在魏縣1958年開挖的基礎上,擴建東風渠,乾渠向北延伸到曲周縣城南與滏陽河銜接,曲周以下開挖四條分乾渠。擴建工程從1959年10月25日正式動工,12月中下旬相繼完成。1960年元旦北善村進水閘開始引水。

幹流概況

東風渠1條總乾,4條分乾總長達384.4公里,貫穿邯鄲邢台2個地區(當時邢台專區合併為邯鄲專區)的魏縣廣平肥鄉曲周邱縣廣宗巨鹿威縣南宮平鄉隆堯11個縣(當時為大名曲周南宮巨鹿內丘5大縣),灌區控制面積635萬畝,有效灌溉面積590萬畝。1960年1月27日全線通水,當年春季澆地246萬畝。但不久就因上遊河南省廢止引黃,水源中斷,而不能發揮應有效益。1977年,經省統一規劃,已將廣平縣後固寨以下的總乾渠改建為老沙河排水渠。
總乾渠主要建築物有:魏縣境內有渠首進水間(包括船聞)、穿漳涵洞、西營節制閘;曲周縣境內有曲周樞紐(包括船間、節制間、四分乾進水閘各一座)。

流域概況

東風渠廣平段)
位於廣平縣城東,南北走向。1959年冬開挖,1979年擴挖。從魏縣廣平縣南寺郎固鄉入境,經寺郎固、城關、南陽堡三個鄉鎮,從南陽堡鄉出境至曲周縣廣平縣境內全長10公里,深6米,流域面積90平方公里,總流量150立方米每秒,是廣平縣內最大的排水渠。上有四座較大的橋樑。因該渠開挖時間正是“大躍進”年代,取有“乘東風、大躍進”之意。1962年該渠停灌。
東風渠邢台地區
1959年至1960年間,邯鄲專區組織邢邯的有關縣分三期工程挖總乾渠一條及部分建築物和分乾渠。合併後的南宮巨鹿內丘三個大縣組織民工施工,總計出工人數5.3萬人,投工290.5萬工日,完成工程量374萬立方米。
東風渠總乾渠於1960年1月27日開通,並正式引水灌溉。但由於渠系不配套,有灌無排,打亂自然流勢,導致地下水位抬高。1960年1月通水後,造成沿渠兩岸大片耕地嚴重鹽鹼化邢台地區的四條分乾渠除一、四分乾渠保留外,二、三分乾及支渠於1961年後陸續被民眾填平耕種。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