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阿王集遺址東王集村南1500米 處。遺址為隆起高地,俗稱堌堆頂。1994年,山東省考古所、聊城地區文物研究室、東阿縣圖書館聯合對該遺址進行調查。從採集到的陶器標本,可識器物有缸、豆、鬲、盆、缽等。經勘探發現龍山文化古城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東阿王集遺址
- 位於:東阿縣經濟技術開發區新城
- 原為:陳集鄉
- 現為:聊城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東阿王集遺址,東阿歷史,
東阿王集遺址
該遺址對於探討黃河中下游地區龍山文化的社會性質、冀魯豫地區的文化區系和古城、古國等課題,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東阿歷史
東阿,歷史悠久,地勢衝要,歷來志家每多艷稱。《山東通志》曰:“城頭黃石瞰狼水以岩岩,渡口清河貫魚山而浩浩”。舊《東阿縣誌》載:“東阿古之名邑也。會盟爭戰、廢壘遺墟,見經史者不一而足”。東阿為南北沖衢,四通八達,東南依山,西北踞河,自古為兵家必爭之地。 以“東阿”名縣,蓋自秦始。名稱含義及來歷由其所處地理位置所致。其地處古代齊、趙兩國邊境,古濟水今汶河在境內入大清河。(見《齊乘》、《山水》)東流與黃河平行入海。河曲形成大陵,故曰“阿”。阿有二:在趙者為西阿,在齊者曰東阿。(見顧祖禹《讀史方輿紀要》)據此可知“東阿”之得名與其地形特點密切相關,但命名的確切含義和年月,史籍缺乏記載。丁錫田之《山東縣名淵源》載:“《爾雅》雲大陵曰阿”。王先謙云:“西阿屬趙,即葛城。”《史記》趙與燕會阿是也。今直隸安州。言東者,別與西也。《項羽本紀》大破秦軍於東阿。則秦時已加“東”字矣。可見在春秋舊中國時“東阿”是齊國之阿邑。 說及東阿之歷史沿革,夏、商、周及遠古時代,無文獻可考,據地下挖掘材料證明,經中科院考古研究所鑑定,香山遺址屬仰韶文化,青冢子、王集遺址屬龍山文化。這就是說,在新石器時代,東阿地區已有人類生活其間。(見《中國歷史圖集》冊一) 漢時,東阿、谷城並屬東郡(見《漢志》、《史記》。漢高祖以魯公禮葬項王於谷城。東阿、谷城二邑並建,各據一城。東阿城在今陽穀縣境內的阿城鎮;谷城在今黃石山同步的東阿鎮。北齊時去谷城入東阿,谷城遂不置,城漸成廢墟。北宋開宣二年(公元969年),因避水患,東阿縣城遷往南谷鎮,即今東平縣的舊縣鎮,太平興國二年(公元977年),又遷到利仁鎮,即今舊縣鎮的大吉城村。紹聖三年(公元1096年),山洪為患,城池損壞,縣令耿居正又將縣城遷往新橋鎮。明洪武八年(公元1375年),知縣朱真為躲避水患將縣城從新橋鎮遷到今東阿鎮,築牆挖河,堅城固壘,使縣城初具規模。明治十二年(公元1499年)知縣秦昂又增修樓堞,開拓關廂,深鑿隍塹,更甃磚石,使縣城越發宏偉壯麗,城樓五座,城有五門:東門門楣書“少岱”二字,為“少岱門”;西門為“平安門”;南門為“聚寶門”;北門為“清溪門”;東南門為“天地門”。明萬曆年間(公元1573—1620年)知縣田樂、白棟相繼增修。城內狼溪河貫流其中,將城一分為二。橋跨河上,東西兩岸各建門樓一座,以司啟閉。康熙五十四年(公元1715年)知縣鄭廷瑾重修東門。乾隆五十七年(公元1792年)知縣張晉奉文興修,至五十九年竣工,城垣樓堞,煥然一新。並於橋西頭汲水處建柵欄門一座。嘉慶八年(公元1803年),黃河水漫溢,狼溪河不能宣洩,沖刷河東崖城牆四十餘丈。知縣楊希賢重修並加固。中華民國時期亦有補修城牆和重修大橋及東西兩門之痕跡。日寇侵占後,雖一再修補,但民眾懷著亡國之恨,不願為之出力,因之其效不大。戰爭和水患的破壞,使東阿縣城現已成為廢墟。城中居民全部遷出。目前只存有東門的城樓殘址。那殘缺不全的石基土牆、青磚拱門和滿臉倦意的灌木雜草,好像在向人們訴說著什麼,是自誇還是自悲,人們不得而知,就象一幅充滿古意的蒼涼畫供人觀賞品味。兩城中間的那座大橋亦然存在,只是由於多年的風吹雨打,洪水的衝擊,長期的負荷,戰爭的破壞,越發顯得蒼老。現在,它是濟南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但願它能在黨和政府的關懷下,人民民眾的愛護下,生命永存,因為它是東阿的標誌,是歷史的見證,也是一本很好的教課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