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鄉族擀氈技藝

東鄉族擀氈技藝

東鄉族還有一項傳統技藝——擀氈技藝,入選了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東鄉族聚居區山大溝深,平均海拔2400多米,屬高寒地帶。毛氈為高寒地所必需之物。東鄉族的擀氈種類較多,按質地分,有春毛氈、沙毛氈(山羊毛)、綿氈(綿羊毛)等;按大小分,有四六氈、五七氈、單人氈、拜氈等;按顏色分,有純白氈、花色瓦青氈、白里簇紅氈等;按用途分,還可以分為氈帽、氈鞋、氈墊等。東鄉族的毛氈和它的擀氈技藝聞名遐邇,尤其是製成的氈以柔軟、舒適、均稱、潔淨、厚實、美觀大方、經久耐用而聞名。目前,東鄉縣已在龍泉鄉建有兩處擀氈傳承基地,使擀氈技藝受到較好的保護與傳承。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東鄉族擀氈技藝
  • 申報:甘肅省東鄉族自治縣
  • 公布:884 Ⅷ-101
  • 時間:2008年6月
擀氈技藝簡介,擀氈技藝淵源,

擀氈技藝簡介

2008年6月入選國務院批准文化部確定的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東鄉族集中聚居在甘肅省東鄉族自治縣(以下簡稱“東鄉縣”)等地區。東鄉縣屬於甘肅省中部乾旱腹地的群山叢嶺間,周圍四條河把東鄉族山區圍得嚴嚴實實:北依黃河,西濱大夏河,東臨洮河,南靠廣通河。也許正是由於這種封閉,使東鄉族人至今還較為完整地保留著自己的東鄉語伊斯蘭教宗教信仰,以及悠久的歷史文化。

擀氈技藝淵源

東鄉族傳統技藝——擀氈技藝入選。 東鄉族民眾擅長養羊,毛氈的使用又極為普遍,因此,擀氈在東鄉族中十分盛行。男人們幾乎人人精於此道。不少東鄉族氈匠還遠赴肅北,甚至青海新疆等地以擀氈為業。東鄉族的毛氈種類很多,按羊毛的種類分,有春毛氈、沙毛氈、綿毛氈等;按規格分,有四六氈(即寬4尺,長6尺)、五七氈、單人氈和穆斯林作禮拜用的拜氈等;按花色分,有白氈花氈、紅氈、瓦青氈等。東鄉毛氈以柔軟、舒適、勻稱、潔淨、美觀大方、經久耐用享譽西北地區。
東鄉族擀氈的種類與製作工具
東鄉族擀氈的種類很多,按羊毛的種類分,有春毛氈、沙毛氈、綿毛氈等;按規格分,有四六氈(即寬4尺,長6尺)、五七氈、單人氈和穆斯林作禮拜用的拜氈等;按花色分,有白氈、花氈、紅氈、瓦青氈等。東鄉毛氈以柔軟、舒適、勻稱、潔淨、美觀大方、經久耐用享譽西北地區,但這並非東鄉的羊毛奇特,而是氈匠的手藝精湛。
東鄉族擀氈的工具主要有3件,即所謂的“氈匠3件寶,彈弓、竹簾、沙柳條”。工具雖然簡單,但制氈工序卻很複雜,分為彈毛、擀氈、洗氈等。其中彈、洗、揉邊技術性很強,尤其是最後一道工序揉弄氈邊最為講究。因為參差不齊的氈邊不能用剪刀裁齊,只能靠手工揉弄,沒有豐富經驗和高超手藝的人,是做不出筆直帶棱氈邊的。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