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抗戰全面爆發後,明侖大學在長沙與另兩所大學合併辦學;1938年,又與之一起遷至昆明;歷史系教授孟樾一家住在當地一位軍界人士的祠堂里。其時,孟樾的二姨姐夫澹臺勉也將其電力公司遷至昆明遠郊。孟樾的大姨姐夫嚴亮祖是滇軍的一員猛將,曾在台兒莊立過赫赫戰功,後因一次戰鬥失利而在昆明休整。孟樾的大姨姐呂素初在自己45歲生日那天,請孟家和澹臺家去聚會;席間,嚴亮祖接到岳父呂清非在北平辭世的訃告。孟樾之妻呂碧初回家後不久即病倒。因敵機轟炸頻繁,明侖師生疏散到鄉間。孟家搬至龍尾村後,與中文系教師錢明經家隔街相望。澹臺勉的女兒澹臺玹(玹子)為慶祝在空襲中未中彈而在冠生園點心店請客,遇美國駐華使館官員、老朋友麥保羅。為當教授,錢明經同時遊說中文系江昉教授和甲骨文專家白禮文,並獲成功。暑假裡,孟家次女嵋(孟靈己)在去打針時,結識了流亡的猶太夫婦米先生和米太太。孟家前年從明侖奔赴延安的外甥衛葑被組織派回學校工作,並攜妻子凌雪妍同往。1940年,澹臺玹及孟家長女峨(孟離己)大學畢業。峨的同學仉欣雷對她心儀已久,而峨的偶像卻是生物系教授蕭子蔚。麥保羅向澹臺玹求婚,但澹臺玹要等考慮好後再作決定,隨後到省政府當翻譯。孟家搬到寶台山上後,一天,錢明經正和孟樾談詩時,剛從英國回國的治古典文學的尤甲仁攜妻子姚秋爾到訪,物理學教授莊卣辰一家也到訪。開學後,白禮文沒按時給學生上課,中文系主持工作的江昉大怒,讓錢明經接替了他。澹臺勉的兒子澹臺瑋從重慶到昆明上大學。澹臺瑋在學校里遇到莊卣辰之子莊無因,兩人互訴別後之況。嵋的同學殷大士鐘情於澹臺瑋,常借各種理由去找他。香港淪陷時,財政部長孔祥熙把運送文化人離港的飛機用於運狗,學生憤怒地遊行示威。國民黨宣傳部門一重人去明侖作報告,強調領袖的腦殼是最優秀的,抗戰大業、建國宏圖都要靠蔣委員長的腦殼,引起學生們的憤怒和嘲諷;學校對此不加干涉,又引起當局的不滿;孟樾分析宋朝腐敗問題的幾篇文章,也被認為是在攻擊中央政府,隨後,被兩個軍官模樣的人帶走,旋即放回。嚴亮祖在出征之際把女兒嚴慧書帶至孟家相托。凌雪妍生子衛凌難,在身體稍恢復後去小瀑布洗衣時溺水而亡。戰局好轉後,疏散到郊外的人陸續返城。開學後不久,為躲避戰爭,學校提出了再次遷校的計畫,教育部則決定徵調四年級學生去滇西、滇南戰場服務。人們一起談論時局,談論到底該不該遷校。數學系教師梁明時含淚說:“我們最好找一個地圖上都沒有的地方,讓敵人找不著”;校長秦巽衡則“聲音嗚咽,一字一字地說:‘不論發生什麼事,我們——我們決不投降’”。
創作背景
個人背景
《東藏記》的背景是抗日戰爭時的西南聯大,即小說中的明侖大學。抗日戰爭爆發時,年僅九歲的宗璞和全家隨父親馮友蘭從清華大學南赴西南聯大,在西南聯大度過了長達八年的青春歲月。在此期間,胸懷家國天下的知識分子在戰火逆境中的堅韌與堅守給年少的宗璞留下了難以磨滅的印象,《東藏記》即宗璞根據自己在西南聯大的經歷和生活體驗而創作的一部具有真實性的作品。
創作契機
早在20世紀50年代,宗璞就想寫一部反映中國讀書人在抗日戰爭時期的生活的長篇小說。但由於種種原因而沒有動筆,這種想法在她的大腦里貯存了三十多年。直到80年代,中國的政治氣候發生了巨大變化,宗璞自己也進入了熟練駕馭長篇小說的創作階段。
1984年,人民文學出版社在煙臺召開長篇小說座談會,邀請宗璞參加,再一次向她約稿。當時,宗璞在社科院外文所工作,還有研究任務,並計畫寫一本伍爾芙評傳。然而,一部長篇小說已在宗璞心中形成。1985年,她展紙提筆,開始了長篇小說《
野葫蘆引》的創作。這部長篇共為四卷:《南渡記》《東藏記》《
西征記》《北歸記》。
成書過程
1990年11月,馮友蘭去世,接著宗璞大病一場。1993年身體有所恢復,開始試著寫幾個短篇,下半年才動手寫作《東藏記》。然而,病魔並沒有放過宗璞,隔幾個月她就要生一場病,幾乎成了規律。再加上莫名其妙的干擾,寫作便如百歲老人趕集,走走停停,停停走走。
最要命的還是眼疾。由於宗璞自幼讀書如饑似渴,大概又未科學用眼,以至60餘年來,從未離開過眼鏡。這是讀書人的傷痛。而到了老年,又患上了白內障,眼更看不清了。親友們從她的健康考慮,勸她不要寫了。但她堅持要寫。 “我不能停,寫下去是我的責任。”她堅定地說。
到2000年,《東藏記》的主體才成型,這本書斷斷續續寫了七年。
人物介紹
孟樾
明侖大學歷史系教授。小說中首次對他的描寫便是“孟樾終於辭去了教務長一職”,顯示出了他不計功名﹑兩袖清風的為人師表形象。接著是嵋的視角,“在她的想像中,臘梅花下,有爹爹拿著一本書,坐在那裡。”宛如一幅圖畫,一位儒雅淵博的文人,如臘梅一般清高,散發出一種於學識之外的氣質,外在任何事物都難以影響他的內心,有種超然物外的道家氣派。
首先,作為一個丈夫,他寬容大度,溫柔體貼——知道呂老人的死因,也不忍告訴妻子,怕她傷心。見妻子因家事操勞憔悴,他自責而無奈“無論如何要買一兩斤好米,給碧初煮粥用”。後來實因生活困難,碧初去擺“太太攤”,他心裡感到酸熱,“她身體太差了,我勸她不要做的。”他是如此關愛妻子,只怨自己無能為力。
其次,作為一個教師,他知識淵博,受人尊敬——遠在延安就有人知其大名,要與他談《紅樓夢》,昆明當地土司也因仰慕而送來財物,連古怪的白禮之也讚許“就弗之還是個好人,該吃火腿”。
再次,作為一個學者,他視書如命,思想開闊——當梅林被炸,他第一個想到的是自己的書稿。不顧自己身在國統區,反而支持學生去延安,報國救國。他一針見血,指出解放區不重知識的詬病。理解妻子擺攤,稱是“解去習俗桎梏”。他仁愛﹑友善又憂國憂民。當新校舍起火,他第一個想到好友鹵辰,問“傷人沒有”,頗有孔子“問人不問馬”之意味。
最後,作為一位家長,他對兒女的愛隱含而深沉——這方面在小說中描寫較少,不僅僅是因為父愛如山的沉默,更重要的是他已化作一個肩負著時代責任﹑情系大家的愛國者,在一燈如豆的寒夜中疾筆書寫著“中國自由之路”。
呂碧初
孟樾的妻子,家庭婦女。作為母親,她慈愛而嚴格,教子有方——為撫養三個孩子,她剪掉秀髮,賣掉首飾,不顧自己面容憔悴,形容枯槁。她溫柔仁慈,細緻關照孩子的衣著飲食,更留意他們的心理健康,特別是對峨。
作為妻子,她溫柔體貼,深明大義——理解丈夫忙於教學,一人承擔起整個家。即便吃不飽,穿不暖,也從不抱怨丈夫。
作為女兒,她始終不能走出父親死亡的陰影,但她卻無比堅強。她內心深處有著更豐滿更美好的東西——對於美好生活的信念。她便是呂老人的精神繼承者,父親雖去,但這種不屈的精神卻永遠保護著她。
總體而言,她既有著普通母親偉大的女性之美,同時又有著一般女性所不具備的氣質。她善良——以聖母的姿態關心著身邊的每一個人;她知足——家人團聚便是她最大的快樂。
衛葑
衛葑是明侖大學物理教師,孟樾的外甥。他積極進取,在大是大非的問題上頭腦清晰——他信仰共產主義,抗戰全面爆發後,隻身離開北平後去延安,之後,又被組織派回明侖大學工作;對淪為漢奸的岳父凌京堯不寬恕。知識面寬廣——在延安,能勝任多方面的工作。忠於愛情、品行端正——在延安時,面對諸多妙齡女郎的追求,能不為所動,對妻子凌雪妍始終“一片冰心在玉壺”。堅毅——在延安受到不公正的待遇,在昆明過著艱苦的生活,他也沒有改變操守,而是保持著一個知識分子的良好品行。有君子之風——他雖然對澹臺玹有感情,凌雪妍意外身亡後,澹臺玹的身影更是在他眼前無數次地出現,不止一次想起澹臺玹做伴娘時的姿態,莊卣辰的妻子玳拉也勸他向澹臺玹求婚,但他總覺得玹子應該有更好的歸屬,放棄了求婚。不過,他也有軟弱的一面,如在延安受到不公正的待遇時,信念也曾產生過動搖。總的來看,衛葑是他那代追求進步的知識分子中具有相當代表性的一位。
作品鑑賞
主題思想
作者以寧靜、溫馨的筆調,細細地敘述逃難師生和戰火中的人們倔強而堅韌的生存態度,描寫了他們頑強的生活本領,即使在敵機的轟炸和艱苦的條件下,他們的生活也過得有情有義、有滋有味。對環境的嚴酷、敵人的殘暴,作者著筆不多,但也給人嚴峻的感受。敵機的轟炸、城市的燃燒、百姓和師生的死傷,作者處理得十分簡略,把它們構造成生活的背景畫面。溫情、寧靜的筆調,實際上表現出中華民族的堅韌不拔和博大胸襟。這個民族可以忍受一切痛苦,再大的災難,也不能阻止他們的繁衍生息。這個民族可以包容所有苦難,他們可以正視鮮血和死亡,而頑強、樂觀地生存下去。
藝術特色
人物形象
該小說在人物刻畫上,相對於女性而言,男性形象要灰淡一些。女性作為母性生命意識的載體,是作者自我鐘情的表現對象,作者的刻畫重心放在了女性群體身上。呂碧初的溫情、善良、堅韌和樂善好施,呂素初的心靜向佛、但求清靜,凌雪妍千里尋夫、堅貞多情,荷珠雖表面粗俗、養蠱弄鬼,但本質上還是明大理、顧大體;包括小一輩的姑娘、少女,其性格特徵和美好心靈都在作者的筆下一一展現。鄭惠芬搬弄是非、棄貧趨富的世俗嘴臉;姚秋爾的尖酸刻薄和自我欣賞,夫唱婦隨的饒舌長嘴,也描寫得惟妙惟肖。
視角
在小說中,作者用的是不受限制的第三人稱,她無所不知無所不在,在對描寫戰亂背景下遷居西南的知識分子的艱難和他們在工作生活中依然堅守本職、關心家人和朋友的從容心態上,宗璞有一個對整篇小說的全知視點套用的統籌性。從她的視角,讀者可以隨時關注到人物的心態和動向,男性知識分子的剛強和軟弱,女性的柔美和忍耐,孩子們的純真和堅強都得到全面展現,比如空襲後孟弗之急於檢查自己的書稿情況,莊鹵辰為了儀器連命都不顧,小娃從掩埋自己的土裡爬起來時想到自己的外公、戰爭、飛機和炸彈而意識到自己的重生,這些都能使我們從全知視點的角度感知到宗璞所塑造的知識分子的生動豐滿。宗璞的優秀之處並不僅僅局限於無所不知的全知視點,在對小說中人物內視點的流轉中,她很好地遵循了視點變換的原則,她既能深入到呂碧初的內心,借用被炸毀的臘梅林來抒發呂碧初內心的堅強,又能借一個小嬰兒的自白來抒發戰爭帶給人的無奈,同時穿插以猶太人的視角來展現戰爭的殘酷和活著的艱難,這些內視點的使用使我們更深入地透視到小說中人物的心理,而內外視點的互補又反映了作家邏輯的統一性,讓讀者從中更能真切地感受到作家在小說中所投射的感情和態度,豐富了小說的表現內容。
語言
宗璞的語言是柔情的,被一種母愛的仁慈與博大的情懷包容。書中眾多的女性人物,無論是至情還是至善、是古怪還是任性,都傳遞出三十年代知識女性的新鮮美好與青春氣息。警報與飢餓,在女性溫暖的雙手撫慰下變得能夠忍受;女性的柔情化解了恐懼與憂煩,消融著恥辱與絕望,使得西南偏遠的窮鄉僻壤,都籠罩著溫馨的家園氣氛;炮彈下的鮮血和死亡,也被覆蓋著淒迷的美感——所以,宗璞筆下的戰爭,是柔情的戰爭。
作品評價
當代作家
雷達:總體而言,《東藏記》雖然描寫了各色各樣旁逸斜出的人物情態,但在回眸抗戰歲月里流寓大西南的知識分子群體時,抱持的是一種肯定的、讚賞的態度,肯定他們續存中華文化精神的決心,堅持知識的傳授和人格的培育,於是,民族文化的火種不絕,就有了希望、有了活力,於是,他們在物質極其艱苦的條件下,精神富有,理想不滅。
出版信息
書名 | ISBN | 出版社 | 出版時間 |
---|
東藏記 | 978702003396-6 | 人民文學出版社 | 2001-4 |
東藏記 | 9787020033966 | 人民文學出版社 | 2009-5 |
作者簡介
宗璞,原名馮锺璞。原籍河南唐河,生於北京。中共黨員。1951年畢業於清華大學外文系。曾在《文藝報》、《世界文學》編輯部工作,中國社科院外國文學研究所副研究員。中國作協第四屆理事,第五屆全委會委員、主席團委員,第六、七屆名譽委員。1947年開始發表作品。1962年加入中國作家協會。著有長篇小說《
南渡記》、《東藏記》(《
野葫蘆引》第一、二卷),中篇小說《三生石》、《四季流光》,短篇小說《紅豆》、《魯魯》、《我是誰》等,散文集《丁香結》、《宗璞散文選集》、《鐵簫人語》、《中華散文珍藏本·宗璞卷》等,童話集《風廬童話》,另有詩歌、譯作多種,編有《宗璞文集》(四卷),作品譯為多種外國文字。《三生石》獲全國首屆優秀中篇小說獎,《弦上的夢》獲全國首屆優秀短篇小說獎,《
丁香結》獲全國首屆優秀散文(集)獎,童話《總鰭魚的故事》獲全國首屆優秀兒童文學獎,《東藏記》獲第六屆茅盾文學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