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概況
近年來,東莞市政府大手筆規劃投入,擬投資4600萬元擴大該校辦學規模,現已建設中。該校前身是普通初級中學,1987年改為職業高級中學,2000年躋身國家級重點職校的行列,2006年 被評為“東莞市現代教育技術實驗學校”,學校還榮獲“省職業教育先進單位”、“市職業教育質量評估一等獎”、“教育信息化示範單位”等多項殊榮,是全國計算機信息高新技術考試站、公共就業技能培訓定點機構、高等院校畢業生實訓基地。該校“區域性職業教育模式”得到了教育部門和社會各界的廣泛認可,多年的辦 學實踐,取得了豐碩的成果。學校也被譽為“職教明珠,人才搖籃”。
目前在校
學生有2892人,,,大多是“雙師型”教師,師資力量雄厚。
開設的專業
辦學理念
自從在市
中職學校專業建設規劃經驗座談會上提出了“準企業化”模式後,該校受到上級領導的肯定,也受到各大媒體的高度關注。如《
南方日報》以《沿海職業教育 結合實際推陳出新》為主標題,專版推廣該校的“準企業化”教學模式;再如《
中國教育報》以《廣東:政府政策破解職教發展難題》為題,把該校作為典型案例作 經驗推廣,詳細介紹了該校“準企業化”教學模式的內容及具體操作;《廣東教育.職教》以《對接虎門產業 服務東莞經濟》為題專門介紹了該校的辦學紀略,被以特色案例推薦到教育部職成司內部資料交流,還被推薦上省教育廳網首頁。
1、對接虎門產業,增強職業教育
服務力。近幾年,該校辦得風生水起,成為當地企業主動尋求合作的對象,首先就在於該校對接虎門服裝產業,打造服裝簇群專業,增強了職業教育服務經濟的能力。在設定專 業時,不能一味追求多專業化,而應結合區域經濟發展和市場需求,配合區域產業結構調整,緊跟產業發展步伐,從中找到專業建設的契合點,並集中優質資源做大 做強。除了服務虎門本地經濟,該校還充分發揮國家級重點中職學校的示範和輻射作用。
2、探索“準企業化”模式,增強職業教育吸引力。除了對接產業,該校還勇於創新人才培養模式,通過內涵建設,提高了人才培養質量,增強了職業教育吸引力。該校實行以生產實習工廠為平台,集教學、培訓、研 究、生產、銷售、展示於一體,具有完整生產流程的“準企業模式”,從款式設計、
打樣、裁剪、縫製、製衣到服飾展示、管理銷售等,通過一整套流水線上的實 踐,有機融合企業工作文化與學校專業教育。該校將企業管理的理念、方法、架構,運用到教學管理與專業建設中,模擬服裝企業內部的崗位運作機制,制定與生產 實踐、社會發展需要相結合的培養方案和課程體系,課程內容充分反映相關產業和領域的新發展、新要求。同時,在校內建立崗位實訓室,建立學校、用人單位和行 業部門共同參與的學生考核評價機制,通過改革課程體系、實施模組化教學、採取靈活彈性學制、轉換企業崗位角色、培養就業創業能力的培養途徑,學生畢業後就 能頂崗操作,與企業零距離接軌。
辦學特色
該校立足區域經濟發展與產業結構調整和產業升級,實施彈性學制、學分制和選修制,走“校企結合、
產教結合,走出去、拉進來”的發展新思路,建立了訂單式等多 元化、多層次的集產、教、貿、研於一體的教育與經濟發展雙贏的“區域性職業教育模式”。近年來,學校專業建設與經濟社會良性互動,該校不斷創新辦學模式, 以服裝專業為龍頭,走校企結合、產教結合,走出去、拉進來的發展新思路,形成了以訂單培養、
工學結合為主,經濟補償、合作培養為輔,互利共贏、共同發展為 目標,融培養培訓、技能鑑定、基地建設、科研生產為一體的
校企合作模式。結合區域經濟特點,該校構築了“校企合作”立體人才培養體系,建立了訂單式、頂崗 式、半工半讀式等多元化、多層次的辦學模式,建有學校與高校、中職學校、企業、行業的合作關係,實現校企“雙贏”新局面。目前與學校建立長期訂單式、頂崗 式、半工半讀式合作關係有
以純製衣集團等40多家大型企業。該校每年與企業合作舉辦企業冠名的如“名哥杯”、“以純杯”、“卡龍杯”、“
伊韻兒杯”、“
卡蔓杯”、“
衣訊杯”、“中國移動.校 訊通杯”等
校企合作的畢業生設計大賽和“
富民服裝商務中心杯”、“歐位杯”等課程設計匯報表演。走進市場,貼近企業,該校校企合作的成功實施,再次體現了 該校服裝專業的“簇群效應”,彰顯了“準企業化”模式顯著成果。近來,該校又與北大青鳥合作辦班,標誌著校企合作躍上新的台階。活動得到很好的實踐和檢 驗,這不僅可以鍛鍊學生實踐能力,為學生提供了學習成果展示平台,提升學生技能水平及就業優勢,同時向企業推介人才,為學生拓寬就業渠道。
地圖